有志精进的三个迹象

文摘   2024-08-09 15:44   江西  

有志精进的三个迹象


江西省宜春中学 刘京平

在佛系躺平之风盛行的当下,喜欢标榜自己积极上进的人很多,喜欢假装自己正在努力的人也有不少,但是真的敢于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人,说实话,可能并不太多。

如果要考察一个人肯不肯精进,敢不敢精进,是不是有志于精进,窃以为,可以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以下三个迹象。

第一个迹象:敢于刀口向内,管控自己的脾气。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是一切事业之根本。而修身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正如《论语》中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面对他人的误解与指责,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会轻易动怒。有志精进的人,大都懂得在愤怒与冲动面前保持冷静。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力量源自于内心的平和与自制。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早年虽不乏冲动之举,但随着岁月的洗礼,他逐渐学会了“刀口向内”,即对自己的脾气,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与严格的自我约束。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刘邦正是凭借这份冷静与理智才在无数次危机中化险为夷,最终成就一番霸业。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冷静的头脑著称。面对司马懿的屡次挑衅与诈降,诸葛亮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淡定的心态,不为一时的怒气所冲昏头脑。正是这种敢于刀口向内、自我克制的精神,使得诸葛亮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个迹象:敢于刮骨疗毒,查找自己的病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志精进的人,不会逃避或掩饰自己的错误,而能像刮骨疗毒一般,勇敢地剖析自己的内心,寻找问题的根源,并付诸行动去纠正。

想当年,关羽在战斗中受伤,箭头深入骨髓,医生建议刮骨去毒以保性命。关羽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痛苦的治疗过程,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刮骨疗毒,不仅是对身体疾病的勇敢治疗,更是对心灵深处问题的深刻剖析与勇敢解决,既不逃避,也不掩饰。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文治武功显赫,更在自我反省与纠错方面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建立了谏议制度,广开言路,鼓励臣子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过失。这种刮骨疗毒的精神,使得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昌盛。李世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敢于直面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

第三个迹象:敢于壮士断腕,医治自己的顽疾。

“壮士断腕”的典故,彰显的是为了大局而牺牲局部利益的决心与勇气。在自我精进的道路上,一个有志者同样需要用这种壮士断腕的魄力,去根除那些阻碍自己成长与发展的顽疾。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便是一位敢于壮士断腕的杰出代表。在国破家亡的绝境中,他没有选择沉沦或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我革新的道路。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以非凡的毅力与决心,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最终实现了复国的伟大梦想。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齐国迅速崛起为春秋时期的霸主。然而,在晚年时,齐桓公因宠信奸佞而荒废朝政,导致国家陷入混乱。面对这一局面,齐桓公虽然心中充满悔恨与无奈,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妥协,而是毅然决然地采取措施整顿朝纲、清除奸佞。这种敢于壮士断腕、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使得齐国在短暂的动荡之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古往今来,那些能够青史留名、成就非凡的人,大都具备有志精进的品质。他们勇于自我革新,不断超越自我,以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意志,敢于刀口向内控脾气;敢于刮骨疗毒查病灶;敢于壮士断腕治顽疾。

如果觉得有点意思,

请收藏点赞加关注。

生活化语文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坚持平心而论:在纷繁复杂中探寻简单,在光怪陆离中洞悉真相,在司空见惯中创造鲜活。用语文的视角看生活,以生活的视角看语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