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 – 9月21日
TAO ART,台湾台北市内湖区洲⼦街79-1号8楼
←左滑查看更多
马凌画廊与TAO ART合作的联展“共⽣渴望(Symbiotic Longing)”,集合了许鹤溪(Brook Hsu)、刘茵、杨季涓、王之博四位艺术家们富于⾊彩、质地与⽣命⼒的作品。她们⽣活及创作于不同地域,各⾃以独特的媒材及观点,表现出对⾃然的共感与⼈性中⾚裸、开放的⾯向,以真实的情感⼒量去揭露、回应或抵抗⼈类处境,对现实进⾏某种转化,借此创造出新的感知经验、连结与可能性。展览以共⽣状态为想像,探索这几位艺术家透过创作体现的过渡性空间,带领观者穿越⼈造与⾃然、⾃体与客体、内在感知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分野,朝向⽣命的整体性。
杨季涓,《Plastonki》,2020年至今,录音(20分钟)、陶瓷(约190件)、沙,尺寸可变 / 图片致谢TAO ART,摄影:陈又维
杨季涓的空间装置《Plastonki》(2020)以带有矿⽯质感、伴随童年记忆的⼿作陶⼟,巧妙地让海岸上的⽣命体和被海浪冲刷的塑胶制品在造型上产⽣呼应与对话,表达了⼈与⾃然材料之间直接、亲密的⾝体经验与互动关系。同时透过沙滩造景和攀岩场般的室内场景,融合了科学论述与寓⾔的耳边声响,指出⾃然与⼈为痕迹之间的复杂共存。
杨季涓,《小星星》,2024,陶瓷、色粉、釉药、白金水、不锈钢、链条,180 x 40 x 30 cm / 图片致谢TAO ART,摄影:陈又维
杨季涓更为这次联展创作了《⼩星星》(2024) 这件全新作品,将观点拉到更广的宇宙与银河;⼈类就如同这些⼩⽯头,都是源头不可知的星尘。
←左滑查看更多
许鹤溪,《生日颂歌》《生日颂歌3》,2020,地毯上墨水、丙烯,152.4 x 213.36 cm / 图片致谢TAO ART,摄影:陈又维
许鹤溪以《⽣⽇颂歌》(2020) 为题的绘画作品,灵感来⾃⽣⽇贺卡上的印刷图像,左侧是⼀群蝌蚪在合唱,右侧则是⼀只担任指挥的青蛙。她在两张地毯上分别以墨⽔和压克⼒颜料以渗透、浸染的笔触绘上图像局部,让画⾯中的两栖⽣物在脱离了原先的脉络之后,仿佛被赋予了⼈的⽣命能量, 展现出神秘迥异的质地。
许鹤溪,《手稿:女孩》,纸上铅笔,配有艺术家定制画框,纸本尺寸:30.5 x 22.8 cm,装裱尺寸:77.2 x 67 cm
另外两幅以细致线条描绘的⼈物⼿稿,无论是《女孩的肖像》(2022)中的天真神情,或《女孩》(2022)中⾚⾝裸体的跪姿,都让⼈有⼀种脆弱易伤的感觉。在女性⽣育⾃由与性⾃主权仍然不断承受威胁的当下,画⾯中的年轻女孩仿佛对于世间的暴⼒提出质问,等待观者的回应。
刘茵,《温泉》,2024,布面丙烯,170 x 200 cm / 图片致谢TAO ART,摄影:陈又维
在刘茵带来的新作系列中,主角“桃⼦”们都有着⼀脸夸张的少女漫画表情,情绪氛围强烈⽽叙事脉络隐晦,需要观者进⼀步地想像与揭露。《温泉》(2024)中在樱花树下亲密相拥的恋⼈神情遮掩,⽽像脸⼜像臀的《桃⼦》(A Peach,2024)正⾯与观者对视,让内在/外在、⼈/非⼈的关系在观看经验里变得暧昧;有着玫瑰花的《桃⼦》(Peaches,2024)则只⾒局部⽽不⾒全貌。
刘茵,《桃子》,2024,布面丙烯,80 x 100 cm
刘茵既挪⽤了写实静物画传统的⾃然主义绘画语⾔,也借由内⼼幻想迸发的少女漫画表情,以幽默⼿法挑战客观再现的逻辑;这两个不同时空的图像系统在艺术家⽣命经验中交错,让潜在的冲突开展出另⼀种可能性。
王之博,《好生活》,2018,布面油画,180 x 135 cm
王之博较早期作品《好⽣活》(2018)以清晰的女性形象与相互依偎的兔⼦,表现了温柔感受与对奢华的想像,⽽《轻微抵抗1》(2022)与《轻微抵抗2》(2022)则以华丽的⾊彩、笔触与物质肌理,暗⽰着纤细脸孔与飘动头发的意象,开启了⼀个似乎没有重⼒、没有⾝体的神秘空间,造成晕眩不安的感觉。在《无题》(2022)里,⼈的⽪肤被⽊纹覆盖,将难以指认的⾁体形态转化为精神体验的载体。王之博对绘画的探索无法单纯以抽象或具象的⾓度来解读,⽽是在精神性与物质性之间创造⼀种来回辩证的关系。
王之博,《轻微抵抗2》,2022,布面油画,131 x 116 cm
※如需更多信息,请在微信留言或电邮联系我们
office@kiangmalingue.com
刘茵
刘茵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她那些具有黑色幽默感的绘画及装置作品曾展出于广州观察社、北京泰康空间、柏林IMPORT Projects、罗马Adele C画廊和法国贝桑松Ecole Régionaledes美术学院。她也为广州艺术家独立出版的月度杂志《冯火》做封面创作。刘茵现工作和生活在香港和广州。
刘茵的近期个展包括:“春”,马凌画廊,香港(2023);“Publica”,箭厂空间,北京(2015);“Liu Yin: Oh, Chinese Boy… Don’t Be Ashamed…”,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旧金山(2011);“汤中倒影”, 观察社,广州(2010)等。近期群展包括:“水母之源”,天线空间,上海(2022);“在迷宫里”,马凌画廊,上海(2021);“Dream (Is) land!”,MINE PROJECT,香港(2021);“折纱”,马凌画廊,香港(2019);“Condo上海”,天线空间,上海(2019);“险怪:绘画的普世性”,木木美术馆,北京(2015);“柏林工作室”,Import Projects,柏林,德国(2014);“电光火石:桀骜不驯的对象”,泰康空间,北京(2014);“不合时尚”,广州美术学院,广州(2011)等。
1985年生于台北,现居住工作于台北。杨季涓将记忆做为知识来源与媒介,探索在人们、地方、物件、事件之间的种种关系,赋予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来载动其感性和叙事表达。她经常采用说故事的方式在她的雕塑或空间装置里,创造出一种温暖质地的时间量体、一个轻巧的入口,穿透展开在生活、家庭、政治、都市环境、文化肌理等各种向度的问题。
杨季涓近期个展包括:“秋天的落叶和果⼦”,马凌画廊,台北(2023);“Plastonki”,⾺凌画廊,⾹港(2021);“Plastonki”,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柏林,德国 (2020);“短篇集:风和日丽”,台北国际艺术村(2017);“Tick-Tock”,咩事艺术空间,香港(2017);“短篇集:从夜晚10点到清晨5点”,朱铭美术馆,台北(2017)等。她曾参加2023年台北双年展“小世界”,曾入围2018年华宇青年奖及2017年台北美术奖。
王之博
正在展出
多米尼克·诺尔斯:为我所爱而设的庄严肃穆、四季合宜的葬礼
香港湾仔适安街10号
2024年7月9日 – 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