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MLB一直在努力降低三振率,或许也许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对症下药的“药方”可能比“病症”更糟。
真相 1:三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打者在挥棒时追求全垒打。
真相 2:他们追求全垒打的原因是——这能有效得分。虽然三振次数增加了,但全垒打的增加带来的收益更大。虽然这种额外的价值并不是很大,但只要它是正向的,球队就会继续这样做。
MLB无法强迫球队去做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但他们可以通过改变规则,调整定义“最佳利益”的激励机制。当MLB认为内野布阵猖獗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时,一次规则修改就将这个已经行之有年的战术禁止。但问题在于,你无法真正“禁止”全垒打,对吧?
《Baseball Prospectus》的专栏作者Russell A. Carleton认为联盟可能有一些足以根治这个问题的方法,甚至根据你对阴谋论的信任程度,这些办法可能涉及一些暗地里操作的“手脚”也说不定。
上图是自1950年以来全垒打/飞球*的总体趋势。这里的星号是因为它实际上并不是确切的“每个飞球”的数据,因为我们无法追溯到1950年代的击球数据。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全垒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全垒打+被外野手接杀的高飞球)”来得到一个足够接近的指标。你可能会注意到图表上的红线。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到过去74年中全垒打率的四个明显阶段。从1950年到1960年代末,飞球飞出大墙外的数量稳步增长。然而,这一趋势在1968年著名的“投手之年”急剧下滑。尽管随后短暂反弹,但从1969年到1992年,全垒打率维持在7%-8%的区间,只有1987年是一个奇怪的例外,当时就有人觉得这一年有些异常。
但在1993年,一切发生了变化。全垒打率突然跃升至10%-12%的区间,并在2015年左右再次出现激增。如果我们将MLB打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这一时期的全垒打率进行比较,会发现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打者的体型开始变大,而全垒打率*也随之上升。
这不难将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全垒打激增联系起来。MLB球队开始寻找更大体型的球员,全垒打率上升,三振率也随之攀升,挥大棒时代由此拉开帷幕。有大量证据表明,用力挥棒确实能提高打击输出——更强劲的击球让球飞得更远、更快,给防守方的反应时间更少。一代名将Dante Bichette掀起了全力挥棒的潮流,而后整个联盟也随之起舞,加入这场力量比拼。
MLB不可能控制球员的体型,对吧?或许可以通过规定新建球场必须拥有更大的外野范围来抑制这个趋势,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排除掉以上因素后,只剩下一个可以调整的地方,同时而这是他们一直不愿触碰的:如果MLB有意调整棒球的球,使全垒打变得更难打,会发生什么?
这里还有一张图表,分为与之前相同的时代段。这次是每“地滚球*”的安打率。同样,星号的意思是指一垒安打数除以(一垒安打数+被内野手处理的滚地球出局)。
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打者打穿内野的能力稳步下降,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见,他们将球打出墙外的能力却在上升。而到了1970年代,情况出现了逆转。打者更擅长将球击穿内野,但这同时似乎是以牺牲长打能力作为代价,这与人们对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普遍印象相符,那是一个以短程安打为主的年代。关于1970年代,还流传着一种神话——那是一个打者擅长“精准控制”球的方向和“打到防守空档”的时期。
然而,在后续的“挥大棒”时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每飞球的全垒打率上升,穿越内野的击球比例也增加了。即使在2015年左右全垒打率进一步大幅提升后,这一比例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事实上,获得安打的秘诀并不是精准控制击球方向,而是用力击球。问题在于,用力击球需要大力挥棒,而大力挥棒意味着有时会挥空,对吧?
从1950年到1968年,联盟的三振率逐步上升,但在1970年代却出现了下降,这是过去75年中唯一一个持续下降的时期。然而,这一变化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当时打击形态的潮流。1969年,MLB从20支球队扩展到24支,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投手的整体水平;同年,投手丘的高度也被大幅降低。这两点改变可能都对三振率的下降产生了影响,尽管三振率在1980年代初有所回升,但三振率真正暴涨的节点是从20年前开始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是“挥大棒”,但这个打击形态并非简单的“全垒打或什么都没有”。实际上,打者们的各类击球质量全面提升。这些强劲的滚地球更频繁地穿过内野,而高飞球更容易飞出球场。这正是用力挥棒的效果。
回顾一下各个阶段的趋势:
1950-1968:高飞球的长打能力提升,但地滚球的安打率下降,三振率上升。
1969-1992:打穿内野的机会增加,但这是以牺牲高飞球的长打能力为代价,同时三振率下降。
1993-2015:球员体型变大,挥棒更加猛烈,三振率上升,但击球结果整体改善。
2016-2024:打者挥棒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振率持续上升,但击球结果进一步优化;同时球的变化可能也对此产生了影响。
虽然不可能让球员变矮小,但联盟或许可以通过调整棒球的球来减少全垒打的发生。别搞错,并不需要把棒球变成保龄球,只需稍微降低它的飞行距离,使其更难飞出球场就行。这样,无需颁布诸如“禁止全垒打”之类荒谬的规则,打者仍然可以尝试全力挥棒,观众也仍然能看到全垒打,但棒球本身不会像过去那样“配合”打者。
打者挥棒形态的改变推动了三振率的上升,因为这种打法主要依赖全垒打的收益。如果调整棒球的特性,平衡“打中球”和“挥大棒”之间的收益平衡,理论上会让棒球回归更注重把球打进场内的打法。
那为何这个改变会被称之为“艰难的决定”?调整棒球的系数势必会减少球飞出球场的次数,而全垒打降级为其他击球结果后势必会降低得分效率。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高飞球会被防守球员接杀。如果我们希望回归1970年代那种高打击率、低三振率的棒球比赛,就必须接受这种(全垒打减少的)代价。
从1969年到1992年,比赛的场均得分落在了联盟历史的最低水平。这段时期虽然有起伏,但得分基本维持在每场比赛4.00到4.50分之间,远远低于其他时期。虽然球迷可能不喜欢频繁的三振,但他们确实喜欢看到球队得分。现在一个矛盾的问题来了:如果要减少三振,就必须削弱全垒打的吸引力;而降低全垒打的数量,也必然会降低得分。
因此用三振换取全垒打看起来是最符合逻辑的打法。尽管球迷们可能不喜欢看到三振,但也许可以理解球队为何选择这种打法:它能得更多分。MLB或许可以采取一些不会严重改变比赛内核的举动来解决眼下的局面,但这个改动所带来的结果也可能是更多3-2的低比分比赛,而这正是问题所在。诚然,低比分比赛有其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当比赛紧张激烈时;但观众需要对比赛充满情感投入,无论是对某支球队、某些球员,还是对棒球本身。如果比赛得分变低,普通观众还会愿意收看吗?这就是核心矛盾所在:你可以解决一个问题,但会制造另一个问题。
MLB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跨越一个禁忌——主动设计一款飞行距离更短的棒球,并将其投入比赛使用。尽管联盟曾提出各种看似荒唐的新规则,但对棒球本身的调整一直是个禁区。即使在2017赛季结束后,MLB自己的报告显示棒球发生了变化,联盟仍极力否认是人为调整,并将其归因于“自然变化”,仿佛这个变化是一次神秘的“天意”。
然而,MLB完全可以选择坦率公开,不仅调整棒球,还以此为荣。他们已经尝试过一些规则改变,并考虑过其他可能性,因此并非完全抗拒“改动比赛”这个举动。但出于某种原因,触碰棒球本身似乎是他们无法开口的禁忌。如果MLB愿意接受得分较低但更注重击中球的比赛风格,或许这种调整真的可以奏效。
也许MLB真正不愿明说的是,他们知道,尽管资深球迷不喜欢频繁的三振,但更多的普通观众更希望看到几发让人热血沸腾的全垒打和一场8-7的高比分比赛,即使这意味着更多挥空。最终,MLB必须做出选择并接受后果。你可以拥有更少三振的比赛,但得分会降低;你也可以拥有更多得分的比赛,但三振会增多。这是一个无法完美解决的矛盾,假装可以两全其美只是在浪费时间。这正是一个典型的“艰难选择”。
原文:Russell A. Carleton
翻译:Hasta la v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