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轰动全网的现象级产品——中国3A游戏里程碑之作《黑神话:悟空》——霸榜各个热搜!微博阅读量飚升23.6亿!首日销量突破450W,销售额超过了15亿!
不仅实现了国产游戏在技术上的突破,创作了国产游戏史上的销售奇迹,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美学,被称之为史诗级美术制作,让整个艺术教育圈也沸腾了!
以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结合了传统中国元素与现代视觉技术,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艺术体验,不仅符合国内玩家的审美偏好,也吸引了国际玩家的兴趣。
而制作这款游戏的主创团队有约一半成员为美国留学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犹他大学cmu等。
其中美学领头人是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的杨奇,自幼学习传统绘画,毕业后参与了多款知名网络游戏的创意和研发工作,以其独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获得了国内外CG领域的一致认可,真的很值得我们国人骄傲!
巴黎奥运会的审美力、黑悟空游戏的火热,也让平时总盯着鸡英语、数学、竞赛的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学历贬值,AI挑战下,未来可能真的是属于有“艺术审美+设计能力+创造思维”的人才!
现在很多美术机构还在把时间浪费在教孩子临摹石膏体等传统艺术形式上。但这些靠AI两秒钟就能完成的事情,不应该成为学习艺术的重点。
只有脱离开电子设备,让孩子接触各种材料和工具,他们的感知力才是多元的;而多种学科的融合和碰撞,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孩子们在不断试错、观察中培养起了批判性思维和个性。
当一个孩子有了更多这样美学和艺术的体验,才会有勇气不断输出自己的洞察,按照自己的心流去进行有幸福感的创作,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信心。”
说这段话的是来自“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以下简称“丽娟”)的创始人丽娟老师,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丽娟坚持的“实验艺术”太难得了!她基本靠家长之间口碑相传,但上过都叫好,且一坚持就是10几年的“小而美”机构,非常神奇:
丽娟最神奇的是它自身不卷应试、不让孩子参加任何考级和比赛,却在出口端培养出了大量进入普林斯顿、CMU、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罗德岛、帕森斯等海内外顶尖名校的学生;
而这些去往普林斯顿、CMU的学生都认为,申请名校等短期成果并不是它们在丽娟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反而是创造力、审美力、批判性思考以及从创作中收获的满满幸福感,才是受用一生的能力。
“实验艺术”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又有什么魅力让孩子能坚持10+年?不卷应试的学艺术如何能屡进名校?
■ 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
走进丽娟,我被孩子们的作品深深迷住了。一年级的小女孩笑语,正在熟练的使用胶枪制作她的作品。
■ 在丽娟的笑语和她的作品
笑语妈妈印象最深的一个主题是“几何图形的制作”,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妈妈觉得很枯燥,“几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但女儿最后的作品却非常惊艳。
“孩子制作了一幅《清晨和黄昏》,还有一幅《草海》。她和我们说,她是四月出生的,就用几何图形做了一幅春天的草海。我觉得丽娟很厉害的一点就是,可以把看似很枯燥的东西,用非常美丽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体会到美的真谛。”
■ 笑语的作品《草海》和《清晨和黄昏》
在这里,笑语学到的不仅是画画,还要使用各种胶枪、锯子、电钻、钳子、螺丝刀、木头切割机等工具,去探索木工、雕塑、建筑、服装、工程甚至戏剧等艺术形式。
■ 孩子们探索各种材料
“丽娟的老师不会规定我们要做什么,可以自己自由地创作、绘画。”她最爱的作品是设计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本来我觉得我只能当个班主任,后来我自己当校长了!”当校长的她,想象出了水晶学校、果壳学校,还设计了学校的教室、运动场、卫生间……
之前笑语也曾学过画画,但爸爸认为,这些过度注重技巧、只能画规定主题的画画班,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扼杀了女儿的创造力。而这些创作,让笑语爸爸高兴地看到,孩子头脑里的想法“流淌”了出来,非常具有创造力和“心流”。
“艺术的目的目的不是为了‘技’,而是回归艺术本质,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把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丽娟的这个方向才是对的!”
■ 丽娟实验艺术创造力中心-上海闵行新校区(9月开课)
丽娟实验艺术招收年龄是4-18岁,这里有幼儿园的皮小孩,旁若无人地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也有平时被学业“卷”得不行的大孩子,在3个小时的课堂上,全然放松,打开心灵,体验到了“心流”和投入创作的幸福。
今年10年级的Dylan是在上海丽娟刚创办时就加入进来的,他的两个妹妹7年级的Emma和4年级的Jasin也在丽娟,Dylan妈妈研究生读的是艺术理论,本身对艺术就有自己的见解。她很早就意识到,艺术是不能功利的,而孩子们小时候上的各种艺术课,却有着太多的引导和机械的重复,禁锢了孩子的思考。
■ Dylan(左)和Emma(右)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Dylan妈妈买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书,用面团、纸壳、鸡蛋壳等各种材料,在家自己给孩子们启蒙艺术。直到遇到了丽娟,才放心地把三个孩子都交给丽娟。
■ Emma的作品《死去的机器人》
“因为它正是我想让孩子们尝试的不功利、不受限制的实验艺术。而且老师很用心,教研体系很完整,不是哄着孩子家长玩儿。”
在丽娟的3、4年,她的三个孩子都做了大量的尝试。Dylan在“上海记忆”的主题中,做了上海的黄包车,从对旧上海车的调研,到画草图,再到模型制作和布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大男孩的细腻和专注。Dylan也因此开始对产品设计产生了兴趣。
■ Dylan的作品“上海记忆”
对于10年级的Dylan,一个现实摆在眼前——马上就要面临升学,妈妈说,因为受到丽娟的影响,他可能会想要把艺术和自己喜欢的科技结合起来,探索交叉学科的可能性。
■ Dylan和他的作品
有在丽娟学习了7年的棠棠,毕业后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 棠棠设计的蛋壳灯被丽娟老师拍下并收藏
在丽娟学习了10年的一铭,进入了清华大学。
在丽娟学习了6年的照照进入了纽约大学。
■ 小时候在丽娟课上学习缝纫机的照照
还有在丽娟学习了8年的宝贤,进入了普瑞特艺术学院。
■ 宝贤在丽娟进行雕塑创作
■ 丽娟部分进入帕森斯、普瑞特、伦艺等院校的学生
在他们眼中,丽娟不仅是一个帮助他们进入梦想大学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他们一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验精神的地方。
创办丽娟20年来,丽娟老师接触过大量家长和孩子,也见证过很多焦虑的娃通过学习艺术变得舒展、更有自信。
“我曾看到一个皱着眉头、不情不愿的海淀孩子,在上完一次艺术课后,松开了眉头,和爸爸妈妈滔滔不绝地聊他的作品,情绪也从低落到高涨。这些年我看到过太多这样深陷焦虑的孩子,因为内卷,他们的情绪常年得不到滋养,各种抱怨、抑郁的情绪就会越来越深。所以越是内卷就越需要艺术的滋养,让孩子们有平衡、释放、做自己的机会。”
在丽娟,孩子们从4岁到18岁要接触近百种创造工具、近千种创作材料,通过一个个项目式的主题学习,将艺术与工程、建筑、文学、科学、设计等领域结合在一起,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和表达。
孩子们会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艺术方式去表达、探究。他们不用画得“像”、画得完整、涂色整齐,这反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而是要大胆去做,种下“创造”的种子。
孩子们会构建一整套的“创造方法论”:一起进行观察式调研、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制作、草图设计、材料实验、工具使用及制作、展示和复盘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
等到孩子9岁有了思辨能力,他会发现世界的问题,也会想要去解决问题。这时,丽娟就会教给他们使用各种工具,作出脑洞大开又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作品。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通过不断试错,勇敢尝试各种可能。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适合学习技法、提升表达能力。孩子们要完成文本素描、实验素描等技能,将孩子从想法到实践的创作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并且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时期的孩子开始关注社会,有自己的哲学思考,这时可以开始在更高维度进行艺术探索。比如Dylan和Emma都参与过“我受伤了”的主题,以及“爱情是什么”“基因”等跨学科课题,跳出艺术边界,从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层面解读世界,进行批判性思考。
孩子们可以进入艺术留学阶段,这时孩子们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作品集,可以将此前所有的作品进行筛选再创作,最终形成孩子们独一无二的作品集。
“AI越发达,就越需要培养能听见自己内心声音、能驾驭自己、有自己洞察力的人。
上海浦东艺术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美术馆3M层
上海浦西闵行艺术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虹井路280弄瑞都大厦3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