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行的术法包罗万千,很多初学道的人们在面对不同的修证方法时,总是会一片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去学习,更不知道究竟哪一种方法适合自己。
其实,只要功夫深,人人都是可以掌握一定的方术方法。但在术法背后,道教修行的心法更为玄妙。
(资料图)
道教心法以清静为本,修心炼性是一门无为的功夫,越是想要得到清静,偏偏越会生出三毒五苦。
道祖讲“为无为”,究竟如何在有为之中见得无为的妙处,着实难倒不少学道人。而其实,道教最根本的心法就在我们日常诵读的经典中。
在卷帙浩繁的经典之中,《清静经》被列为玄门清修第一典籍,且放在了《日诵早晚功课经》的第一篇章,由此足见其地位之重。究其原因,只在于这一篇短短的经文着实点破了修真的关键——“清静”
经中主旨在于“清静”二字,又因修道人要臻达“常清常静”的妙处,所以重点还突出一个“常”字,乃取恒常之意。太上老君告知天下修道人能够实现恒常清静的法门,便在此经之中。
道教以三清为最高神信仰,人们惯常把道德天尊视作太上老君。你我身在之凡尘本来是一个声色世界,我们所能看到、听到的一切内容,都是有形有相的物质存在。声色物质认知的极致,乃是以至大、至高、至寿、至尊为代表。
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世间万物皆是道气所化,因而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老子想尔注》中曰:“道者,一也。一散为气,聚为太上老君。”此太上老君,则是与人世间的大、高、寿、尊一一对比,且是对有形象之称谓的超越,因此礼拜太上,便是从有形的认知中去体悟大道虚空的过程。
也即是说,若人们能够把对世间万象的执着再精进一层,去参悟到万有背后的真空是什么,自然也就能悟出道果了。
(资料图)
我们生而为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和人间世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若是定性不足,就会被外界的物欲牵引而去。庄子称其为“物化”,是说人的情志被外物所化,从而失去了对自身自然之道的感知。
如此一来,又何以去求清静中的恒常呢?基于此,《清静经》着重阐述了众生求恒常之道的不同层次。其开篇言大道生化天地万物,告知人们世间一切有形有相均是道气所化,你所执着追求的不同事物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世间万物有阴有阳、有清有浊,正是在阴阳的相互转化之下万物才得以生成、生长。
人们难以清静身心,是因为内心总是被欲求牵引,只懂得向外释放自己的情志(这是属于阳的表现),却不懂得收敛内心(这是属于阴的表现),于是就会造成阴阳不调、清浊相分的结果。一旦与大道运行的本真相背离,所谓的修行也就失去了意义。
(资料图)
鉴于世人往往总是沉迷在欲望和诱惑中,《清静经》中便为众人求清静提出了一个渐进的层次:
首先,要知人之心神本好清静,修行必是要下一番澄心去欲的功夫。
经文中写道:“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这番话将人们之所以不得清静的原因说得透彻,反观之,想要求得真清静,就要以“逆则成仙”的方向去倒施而行。
既知因为被物化的欲望牵引而失去了清静,那么首要一点就是绝除外欲的诱惑,进而澄澈自己的内心。
一内一外,这同样是从阴阳两个方面入手。单纯地强调外欲,就会导致人们对尘俗的脱离。偏安一隅并不能换来心性上的安宁,若是心中无杂念,他物又何能伤我分毫?
正如东坡居士那句名言;“八风吹不动,现出紫金莲。”幡动还是风动其实都没有关系,唯有看客的心动了,才使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涟漪。
其次,主动去澄心涤虑是属于有为法,与此同时,也应该认知到去欲的念想也是一种欲求。
《清静经》中还要求人们要内观其心、外观其形、远观其物,通过对这三者的透析,可以证悟有无相生的道理。
(资料图)
经中要求对心、形、物三者的观照,其实是从一切有相之中洞察心中的湛然常寂。真正的大清静,在于不因外物的变化而动摇内心的真常。经中又曰“真常应物”,是指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守住心中的本然一性。
事来,则淡然处之;事了,则去留无意。此即是曰“常应常静”。唯有以恒常不变之心去应对万物,才能彻底证悟自身的恒常不变之清静,于此即可曰得道矣。
然而虽名得道,却也不可以因此而生出高低等级之分。老君虽然提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但并没有把上士与下士、上德与下德放在相互不容的对立面。
正相反,每个人在修真悟道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执着于任何一种道果亦都是中了欲求的毒。
综上所述,《清静经》不仅为大众讲述了清静的妙处,更着重阐发了得清静的步骤,以及如何实现“常应常静”的道果。
这三个层次的递进,正是从有为向无为的参化。回照修行本身,不着万物、不生贪求、不出妄想、不念有无,守住了恒常的心,便可守住了恒常的清静大道。
再退一步言,虽然我们仍在生死爱河中流浪翻沉,可不历经这一场有无、空色、执放的辨证,又哪里能悟得出大道虚无的要义呢!
北京白云观互联网宗教信息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