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剖宫产术后发热的“元凶”——阴道加德纳菌

学术   2024-11-02 12:03   重庆  

作者 | 陈凤欣

单位 |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前言


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可导致妇产科多种炎症,除引起细菌性阴道病以外,还可致早产、产褥热、新生儿败血症、绒毛膜羊膜炎、产后败血症、脓毒血症、尿路感染、肾周脓肿及膀胱炎,产后子宫内膜炎等。还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及软组织的感染。


现将—例剖宫产术后切口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如下,并就该菌培养鉴定及治疗等方面内容进行回顾,以供实验室及临床诊治参考。



案例经过


患者,女,28岁,因“停经9月余,少许阴道流血5小时余。”于2024年07月22日门诊入院。孕妇现妊娠38周+2天,已足月,胎儿、胎盘发育已成熟,入院产检头盆评分7分。


患者娠期糖尿病明确,因头盆不称阴道试产失败,于07月24日剖宫产分娩,术后予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产妇术后当天,病情平稳,因剖宫产术口为II类切口,女性生殖道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故予头孢唑啉钠静滴预防感染,予复查血常规及CRP了解血象情况指导抗生素使用。当晚20时58分患者头晕,发热,体温38.1℃。


7月25日患者术后第一天,发热38.4℃,查白细胞、C反应蛋白高;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但术口无红肿,临床考虑手术应激反应可能,不排除宫内感染,继续予头孢唑林钠抗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予加用阿奇霉素静滴抗感染治疗。


使用头孢唑林钠+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三天后,患者体温38℃,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无明显下降,效果欠佳,更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代头孢唑啉钠,抗感染治疗。


7月28日,更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体温下降,复查血象较前有所下降,但仍高出正常,查B超提示切口附近有血肿形成。


7月30日,查体发现术口皮肤红肿,且术后反复发热,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3天,体温下降,复查血象较前有所下降,但仍高出正常,不排除术口感染,予患侧术口清创,腹部术口右侧皮肤红肿,有波动感,触痛明显,考虑脂肪液化,不排除术口感染,予消毒后行剪开术口缝线3cm,可见淡黄色浓稠分泌物从切口排出,约20mL:,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


检验科收到临床送检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35℃培养48h后,8月1日见血平板形成细小、圆形、光滑、半透明的菌落,见图1,立即涂片革兰染色,见短小的革兰阴性杆菌,呈多形性,见图2。经MALDI-TOF-MS质谱鉴定为阴道加德纳菌,见图3。


图1 伤口分泌物培养48h  


图2 菌落涂片革兰染色


目前,CLSI尚未推荐标准方法来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性测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依赖经验性用药。根据文献回顾,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甲硝唑和甲氧苄啶等抗生素表现出敏感性。通常认为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是首选的药物,但其敏感性正在下降。

 

图3 质谱鉴定报告


8月1日,产妇无发热,口敷料淡红色渗出液,量少,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术口清创消毒后予解毒生肌膏涂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继续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复查C-反应蛋白31.70mg/L,血常规:白细胞16.0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40%、血红蛋白109.00g/L。产妇出院,出院后每天到医院换药至术口愈合。


出院诊断:1、头盆不称(正枕后位);2、孕1产1妊娠38周+3天剖宫产;3、妊娠期糖尿病;4、肺炎衣原体感染;5、腹部伤口愈合不良;6、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体温变化趋势,见图4。



图4



案例分析


剖宫产切口与阴道口并不是解剖相邻,此处分离到阴道加德纳菌的来源是什么?


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同时咨询了相关微生物专家,剖宫产术口分离到阴道加德纳菌可能为以下来源:健康女性阴道环境中的菌群以乳酸杆菌属为主,起到保护作用,阴道加德纳菌属于女性阴道中的寄生菌,在正常情况下数量较少,但在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可能导致感染和疾病。


该患者属于阴道顺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在顺产过程中,由于宫缩和助产士进行内检操作,有可能将阴道内的阴道加德纳菌带入到羊水当中。剖宫产手术时羊水里面的阴道加特纳菌就滞留在伤口这个位置,此外,该产妇还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这种高糖环境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有研究指出年龄、妊娠期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指征项数、留置导尿管时间、未应用抗菌药物是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1]在本病例中,患者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且产程时间超过了8小时,这些都是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


此外,患者在产后的休息时间不足,这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形成的高糖环境易滋生细菌,也使切口恢复延缓,迁延不愈,同时也会对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产生抑制,减弱机体抗感染能力,进而更易引发切口感染[2]


阴道加德纳菌为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其细胞壁与革兰阳性菌相似,但只含一层肽聚糖,因此用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多形性、细小杆菌或球菌,革兰染色不定,易被误认为革兰阴性杆菌。


本文患者伤口分泌物培养48h后取菌落涂片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提示对于孕产妇患者,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尤其是麦康凯平板不生长、血平板生长缓慢的革兰阴性或者染色不定的细菌,应考虑GV感染的可能性。


产妇术后使用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由于头孢唑啉对阴道加德纳菌敏感性较差,未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临床医生根据治疗经验,使用了更广谱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体温下降,复查血象较前有所下降,但仍高出正常,回顾整个病史,体温降至正常可能更应归功于腹部术口的清创引流和定期换药,提示抗感染治疗中清创引流的重要性。



案例总结


阴道加德纳菌与非特异性阴道炎(bacteriavaginosis,BV)有关,还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妇科并发症,如子宫全切的术后感染、绒毛膜炎、羊水感染、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3]当患者术后出现反复发热,需警惕该菌感染,实验室要重视对GV的培养和鉴定。有阴道侵入性操作时,应考虑GV感染的可能,应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菌,以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CLSI尚无推荐方法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敏试验,临床需经验用药。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甲硝唑和甲氧苄啶等敏感,对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环丙沙星类等敏感性较差,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和磺胺甲噁唑耐药。[3]






参考文献

[1]王央玲,黄海桃,李娇珍,等.剖宫产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06):665-668.

[2]霍会蚕,王如意,李艳云,等.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IFN-γ与TGF-β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3):2033-2037.

[3]周庭银,章强强.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94-297.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陈雪礼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