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韩江小说《白》的介绍

文化   2024-10-10 22:49   北京  


一、作者韩江(韩语:한강,1970 年 11 月 27 日—),是韩国著名女作家
1. 家庭背景:1. 家庭背景:韩江出生于文学家庭,父亲韩胜源是韩国著名作家,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曾表示自己作为“文二代”曾承受过一些压力,但后来获得韩国的纯文学奖,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后,也会感谢有一个作家父亲。
2. 教育经历:毕业于延世大学国文系。
3. 个人风格:据与她有过接触的《收获》编辑吴越描述,韩江苗条挺拔,很有书卷气,说话轻声细语,目光柔和,有点小女生的羞涩和迷糊,笑起来鼻梁微皱,配着过耳的直发垂下遮住半边脸庞,格外青春可爱,并且是一个非常坚定、有自己想法的人,一直过着简单、自律的写作生活。
4、 写作经历:
1994 年凭借短篇小说《红锚》展露文坛。
1995 年的小说集《丽水之爱》以及 2000 年的《我女人的果实》,使她在竞争激烈的文坛新人中成为热门作家。
 1999 年,凭借短篇小说《童佛》拿到韩国小说文学奖。此后,陆续出版了《植物妻子》(2000)、《玄鹿》(2005)、《素食者》(2007)等作品。2010 年之后,又有《少年来了》(2014)、《白》(2016)等作品问世,新作《不要告别》于 2021 年出版。
韩江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过度使用电脑,她的手指和手腕曾受伤,创作《素食者》时很难用电脑打字,只能靠手写完成,然后请别人录入电脑,再在打印出来的稿子空白处修改,如此反复多次。这一经历体现了她对创作的执着和坚持。
4. 所获荣誉:
 曾折桂韩国李箱文学奖。还获得了韩国文坛其他各大主流奖项,如东里文学奖、韩国小说文学奖、今日年轻艺术家奖等。
2016 年,她的小说《素食者》的英文翻译获得国际布克奖。
2023 年,凭借小说《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2024 年 10 月 10 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审团称“因其充满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创伤并揭露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二、韩江创作《白》的背景:
 1. 个人经历的触动:
早夭的姐姐:韩江的母亲曾生下一个早夭的姐姐,这对她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姐姐出生后仅存活了两个小时,这件事成为了韩江内心深处的一个伤痛和记忆点。姐姐的早逝让她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有了切身的感受,也引发了她对于生死、存在等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成为了她创作《白》的重要情感和思想基础。
2. 游历华沙的经历:韩江曾应邀前往波兰的首都华沙,这座城市在二战期间曾遭受过炮火的彻底摧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建筑被炸毁,后来才得以重建。华沙的这段历史以及城市所经历的苦难和重生,给韩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她在华沙漫步时,看到这座城市的现状,联想到了自己早夭的姐姐以及生命的种种遭遇。华沙这座有着特殊命运的城市,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背景。
3. 对生命意义的长期思考:在创作《白》之前,韩江就一直在思考人类的生命、存在、死亡等哲学性的问题。她的其他作品,如《素食者》也探讨了人类的暴力、理智与疯狂、对他人的理解等主题。这种对生命意义的长期思索和探索,使她不断积累素材和感悟,最终在《白》这部作品中得以呈现。她试图通过对“白”的各种意象的描写,去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生命所展现出的坚韧和脆弱。
4. 文学创作风格的探索:韩江作为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文学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白》的创作也是她对自己文学风格的一种突破和尝试。在这本书中,她没有采用传统的小说结构,而是以一种松散的、碎片化的方式,将各种与“白”相关的事物和感受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这种创作风格的探索,既是她对自己文学创作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一种挑战。

三、短篇小说《白》约2万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为全书奠定了一种凄冷且充满生与死思考的基调
 (1)《门》与《襁褓》的开场:
门的意象:开篇以《门》为引,这扇门反复被刷上白色油漆,试图掩盖其原本的斑驳锈迹。门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象征,仿佛是通往记忆深处的入口,同时也暗示着过去的经历和故事被隐藏在这扇门背后。白色油漆的反复涂抹,既有一种想要掩盖、忘却过去的意图,但又无法真正抹去那些曾经存在的痕迹,为整个故事营造出一种神秘且略带压抑的氛围。
 襁褓的引入:从《门》自然地过渡到《襁褓》,襁褓本应是迎接新生命的温暖象征,但在文中却与死亡的阴影紧密相连。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在刚下霜的初冬夭折,那洁白的襁褓包裹着逝去的生命,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反差。这种对夭折婴儿的描写,让读者瞬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为后续对生死主题的深入探讨埋下了伏笔。
(2)雪的意象反复出现:
《雪》与《雪花》:雪在这一部分中不断被提及,如《雪》《雪花》等篇章。雪花如羽毛般飘落,洁白而轻盈,它们无声地覆盖着大地,带来了一种寂静和冰冷的感觉。雪的洁白与寒冷,既象征着生命的纯净,又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在这寒冷的雪景中,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孤独和渺小。
《万年雪》与《暴风雪》:“万年雪”代表着一种长久的、似乎永恒不变的存在,但这种看似永恒的白色在暴风雪的侵袭下,也变得脆弱不堪。暴风雪的强大力量与万年雪的持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力。同时,暴风雪也象征着人生中的苦难和挫折,它们随时可能降临,打破生命的平静与安宁。
(3) 生与死的近距离呈现:
第一部分中,生与死紧密交织在一起。母亲第一个孩子的夭折,让死亡如此近距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周围的白色景象,如雪花、襁褓等,又与死亡的氛围相互映衬。这种生与死的近距离接触,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活着的人在面对死亡时,那种无奈、痛苦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在这一部分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4) 情感基调的奠定:
总体而言,第一部分的叙述节奏较为缓慢,语言简洁而有力,营造出一种冷冽、凄清的情感基调。作者通过对白色事物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生死思考的世界中。这种情感基调贯穿了全书,使读者在阅读后续内容时,始终能感受到生命的沉重和脆弱,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探索。
第二部分是对个体生命的探索与感悟
 (1) 诗歌意象事物的感受与思考:
白鸟的象征:文中出现的白鸟,是一种自由、纯洁且神秘的象征。白鸟在天空中飞翔的姿态,与主人公内心对自由和超越的渴望相呼应。它的白色羽毛在阳光下闪耀,代表着一种纯净的美,但同时白鸟的飞翔也是孤独的,这暗示着主人公在追求内心的纯净和自由时,所经历的孤独与挣扎。例如,当主人公看到白鸟在天空中翱翔时,她会联想到自己的生命状态,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像白鸟一样自由地飞翔,摆脱生活的束缚。
手帕的隐喻:手帕在这部分中多次出现,它是一种细腻情感的象征。洁白的手帕可以用来擦拭泪水、汗水,代表着对情感的宣泄和安抚。手帕的柔软质地和洁白颜色,与主人公内心的敏感和脆弱相契合。当主人公拿起手帕时,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力量在安慰自己,同时也让她意识到生活中的情感是如此细腻而复杂。
其他意象的延伸:除了白鸟和手帕,还有诸如方糖、灯光、大海、闪光、白石等具有诗歌意象的事物。方糖的洁白和甜蜜,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但它的易溶化又暗示着美好是短暂的。灯光的白色光芒在黑暗中照亮,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但也凸显出周围的黑暗和孤独。大海的广阔和深邃,代表着生命的无限可能,但也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闪光的瞬间耀眼而短暂,如同生命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白石的坚硬和洁白,象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品质,但在岁月的侵蚀下,也会逐渐失去它的光彩。这些意象的出现,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2) 对生命过程的细腻体验:
睡眠与纯棉白布的触感:当枕套和被套碰触到主人公的肌肤时,纯棉的白布给她带来一种莫名的安慰。这种对睡眠和纯棉白布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主人公对生活中最基本的感受的关注。睡眠是生命的一种基本状态,而纯棉白布的触感则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真实。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这种简单而纯粹的感受变得尤为珍贵,让她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呼吸与生命的奇迹:“某个天气转凉的早上,我呼出了白色的水汽。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我们的身体保有温度的证据。冷空气涌入漆黑的肺部,经由体温加热后呼出白色的水汽。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这一段对呼吸的描写,将生命的存在与自然的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白色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如同生命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绽放出的光芒。这种对生命奇迹的感悟,让主人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让读者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对衰老的初步感悟:
在这一部分中,开始出现对衰老的体验和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逐渐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衰老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是一种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她看到周围的人慢慢变老,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都让她感受到时间的无情。然而,正是这种对衰老的认识,让她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去感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她明白,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青春的活力还是衰老的沉淀,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4)情感的复杂性与痛苦的持久:
记忆的顽固性:“有些记忆不会因为时间而损伤,痛苦也是如此。时间会影响、毁掉一切的说法,并不是真的”。主人公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在她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记忆不断地困扰着她,让她在某些时刻陷入痛苦的回忆中。这种对记忆和痛苦的顽固性的描写,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沉重。人们往往无法轻易地忘记过去的痛苦,这些痛苦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过去的释怀与挣扎:主人公在面对过去的痛苦时,既想要释怀,又难以完全摆脱。她试图通过对白色事物的感受和思考,来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然而,过去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让她在释怀与挣扎之间不断徘徊。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困惑,但也促使她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综上,《白》的第二部分通过对各种诗歌意象事物的感受、对生命过程的细腻体验、对衰老的感悟以及情感的复杂性的描写,深入地展现了主人公对个体生命的探索和思考。这部分内容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白》的第三部分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死亡、记忆等主题的探讨
 (1)对死亡的更深入思考:
亡者的意象反复出现:在这一部分中,亡者的形象不断被提及和描绘。作者通过对亡者的回忆、想象以及与亡者相关的事物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死亡的存在和它对生者的影响。例如,文中可能会出现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曾经见过的死者的场景回忆等,这些描写让死亡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得具体可感。这种对死亡的反复呈现,既是对生命脆弱性的强调,也是主人公对死亡这一不可避免的命运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死亡的多面性:作者不仅仅描绘了死亡的悲伤和痛苦,还展现了死亡的其他方面。死亡可能是一种解脱,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开始;也可能是一种无法理解的谜团,让生者陷入无尽的困惑和思考。例如,主人公可能会在某些时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安宁,而在另一些时刻又会对死亡的突然性和残酷性感到震惊和恐惧。这种对死亡多面性的展现,使读者对死亡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复杂。
(2) 记忆与遗忘的挣扎:
记忆的顽固性与珍贵性:记忆在第三部分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主人公发现,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过去的记忆却依然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无法轻易被遗忘。那些与白色事物相关的记忆,如白色的雪花、白色的襁褓、白色的鸟等,不断地在她的脑海中浮现,成为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这些记忆既是她的痛苦之源,也是她的珍贵财富,让她能够在岁月的流逝中保持对生命的感知和理解。
遗忘的渴望与艰难:与此同时,主人公也渴望能够遗忘一些痛苦的记忆,开始新的生活。她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摆脱过去的阴影,但却发现遗忘是如此的艰难。记忆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让她再次陷入痛苦的回忆中。这种对记忆与遗忘的挣扎,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也让读者对自己的记忆和遗忘有了更深的思考。
(3) 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新生命的象征:在第三部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生命的意象,如婴儿的诞生、植物的生长等。这些新生命的出现,与死亡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新生命的诞生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它们是对死亡的一种反抗,也是生命不断循环的体现。主人公可能会在新生命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也可能会从新生命的成长中获得对生命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与传统的传承:除了生物层面的生命延续,文化和传统的传承也在这一部分中有所体现。作者可能会通过对一些传统习俗、文化符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这些文化和传统是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类的智慧。主人公在面对这些文化和传统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可能会对它们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经历死亡后的自我认知变化:经历了对死亡的深入思考和与亡者的接触后,主人公对自我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她可能会发现自己曾经追求的一些东西在死亡面前变得微不足道,而一些曾经被忽视的东西却变得无比珍贵。这种对自我的重新审视,使她的内心更加成熟和坚定,也让她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对未来的迷茫与希望:在对自我进行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和希望。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摆脱过去的阴影,迎接新的生活。但是,她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综上,韩江《白》的第三部分在主题上更加深入和复杂,通过对死亡、记忆、生命延续、自我审视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两部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对整本书主题的总结和升华。

四、韩江的短篇小说《白》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哲学思考:
1. 对生与死的思考
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书中反复提及各种“死亡”,如主人公姐姐出生后仅存活两个小时便夭折,母亲、叔叔的离世,以及在二战中逝去的生命等,这些都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姐姐的早逝成为主人公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命随时可能被命运夺走,充满了不确定性。
死亡的意义与价值:在面对众多死亡事件时,作者并非单纯地表达悲伤,而是试图探索死亡的意义。例如,通过对姐姐短暂生命的回忆和思考,引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死亡的存在让生者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意义。
生死的相互依存:书中提到“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这暗示了生和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死的衬托,生的意义便无法凸显;而生命的存在也因为死亡的必然到来而变得更加珍贵。主人公在对死亡的思考中,逐渐理解了生命的独特价值,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2. 对记忆与存在的思考
记忆的力量:《白》中,主人公对姐姐的记忆虽然模糊,但却始终存在于内心深处。这些记忆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影响着她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记忆的力量让过去的经历在当下仍然具有影响力,即使是已经逝去的人,也通过记忆在生者的世界中继续存在。
存在的本质:书中对各种白色事物的描写,如白色的盐粒、方糖、纯棉的枕套等,看似是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实则是对存在本质的探寻。白色的事物往往给人一种纯净、虚无的感觉,这与存在的本质相呼应。作者通过对白色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试图揭示存在的本质是既真实又虚幻的,人们在不断追寻存在的意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与虚无作斗争。
3. 对美的思考
苦难中的美:《白》中描写的白色,并非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审美对象。在经历了众多苦难和伤痛之后,作者依然能够发现白色事物中的美,如雪花的洁白、白鸟的圣洁等。这种对美的发现和欣赏,体现了作者在苦难中寻找美的积极态度,也表达了美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美的相对性:书中对白色的描写并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白色,如“中性的白”和“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的白”。这表明美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作者通过对白色的多义性的表达,引发读者对美的相对性的思考,让读者意识到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4. 对自我与他人的思考
自我的认知:主人公在对姐姐的追思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姐姐的早逝让她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偶然性,也让她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通过对自我的深入思考,主人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不再对自身的存在抱有怀疑和推翻的念头。
与他人的联系:书中虽然以主人公的视角展开,但也涉及到了与他人的关系,如母亲对姐姐的呼唤和关爱,以及主人公对姐姐的思念等。这些关系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他人的存在对自己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主人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逐渐理解了爱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

五、韩江的短篇小说《白》中运用了诸多独特的写作艺术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独特的叙事结构:
碎片化叙事:《白》没有采用传统的连贯、线性的叙事方式,而是将文本分割成许多短小的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白色的事物或场景展开叙述,看似松散、碎片化,但这些碎片最终共同构建出了整本书的主题和情感氛围。例如,书中有章节写白色的雾、白色的雪、白色的花朵等,每一个片段都如同一个独立的画面,但组合起来却让读者对“白”的理解逐渐丰富和深入。
跳跃式时空转换:在叙事过程中,韩江经常在不同的时空之间自由切换。她会从当下的场景突然跳转到对过去的回忆,或者从个人的经历联想到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等。这种时空的跳跃不仅增加了文本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联想,比如在描述某个白色物体时,可能会突然联想到二战时期的历史场景,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白”所蕴含的历史和生命的厚重感。
2.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颜色象征:“白”在书中是核心的象征元素,它具有多重含义。白色既代表着纯洁、无辜、干净,如书中新洗好的白色枕套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象征着生命中美好的、未被污染的部分;同时,白色也与死亡、虚无、悲伤相关联,例如白色的雪花、白色的雾气等,常常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甚至是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事物隐喻:书中出现的各种白色事物都被赋予了隐喻的意义。比如,白色的羽毛可能象征着自由、轻盈,但同时也可能代表着生命的飘忽不定;白色的蜡烛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耗等。这些隐喻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去解读和思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譬如以下典型的隐喻与象征
(1) 白色的象征意义:
生与死的交融:在韩语文化语境中,白色既代表新生儿的衣服颜色,也代表死去之人穿的寿衣颜色。在书中,“白”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它是对生命初始的纯净和生命终结的虚无的一种双重表达。例如,作者母亲生下早夭的姐姐,姐姐那如同半月糕一样白皙的面容,代表着生命诞生时的纯洁,但她的早逝又让白色蒙上了死亡的阴影。这种白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生死之间的紧密联系。
 纯净与希望:白色通常给人以纯净、无暇的感觉。在书中,作者不断提及各种白色的事物,如雪、月光等,这些都象征着作者内心对纯净和美好的向往。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痛苦、绝望和肮脏,但作者仍然渴望在这混沌的世界中找到一片纯净的角落,白色成为了她心中希望的象征。、
 虚无与迷茫:白色的大片空白也可以象征着虚无和迷茫。书中的故事片段看似杂乱无序,如同头脑中的记忆一样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与白色的虚无感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命的复杂性和不可捉摸性时的迷茫与困惑。
(2)具体事物的隐喻:
玉兰树苗:书中提到的玉兰树苗象征着希望和重生。玉兰树苗是在作者的同学去世后种下的,它们的生长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新的开始。即使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仍然有新的生命在不断诞生和成长,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生米糕:生米糕在书中是一种 pristine beauty(质朴的美)和新鲜感的象征。作者的母亲常说早夭的女儿像生米糕一样洁白,生米糕那未经加工的、纯粹的白色,代表着生命最初的美好和纯真,也暗示着作者对姐姐的怀念以及对那份逝去的纯真的追寻。
城市(华沙):作者在华沙的经历和对这座城市的描写,使华沙成为了一种象征。华沙曾被希特勒毁灭,大部分建筑被轰炸摧毁,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座城市的命运与作者姐姐的早逝有着相似之处,都经历了毁灭和伤痛。华沙的重建和作者对姐姐的怀念与思考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在苦难和毁灭之后,仍然有可能重新建立起生活的希望和意义。
(3) 场景和氛围的隐喻:
:书中多次出现雾的场景,雾的白色朦胧感象征着作者对过去记忆的模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雾既掩盖了一些真相,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内心那充满困惑和迷茫的世界中,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朦胧美和诗意。
沉默:沉默在书中也是一种隐喻。作者在很多时候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沉默象征着她对生活中痛苦和无奈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沉默并不意味着没有表达,而是一种更加深沉的情感宣泄,它代表着作者在面对生命的苦难时,内心的挣扎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3. 细腻的感官描写:
视觉描写:韩江对白色事物的视觉描写非常细腻,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白色的各种形态、质感和光影变化。例如,对雪花飘落的场景、白色月光洒在大地上的景象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些白色的画面,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和审美价值。
触觉描写:书中还涉及到对白色事物的触觉描写,通过对触摸白色物体时的感受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白色所带来的独特体验。比如,描写触摸白色丝绸时的光滑感、触摸冬天里白色的冰块时的寒冷感等,使读者能够从触觉的角度去理解“白”的意义。
嗅觉和味觉描写:虽然相对较少,但书中也有一些对白色事物的嗅觉和味觉描写。例如,描写白色花朵的香气,或者白色食物的味道等,这些描写从不同的感官角度丰富了读者对“白”的感受,使“白”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全面。
4. 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简洁的表达:韩江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精准地传达出她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她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却能营造出深刻的意境和氛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简洁之美。
诗意的韵律:尽管是小说,但《白》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诗意和韵律感。韩江在句子的排列和词语的选择上,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使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音乐般的美感。例如,书中一些段落的排比句、对仗句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5. 主题的深度挖掘:
个人与历史的交织:在《白》中,韩江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与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通过对自己早夭的姐姐的回忆,联想到二战时期华沙的毁灭与重建等历史事件,探讨了战争、苦难、死亡对人类生命的影响,以及人类在面对这些苦难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这种个人与历史的交织,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广泛,引发了读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作品围绕着“白”这一主题,不断地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白色事物的描写和对生命中各种经历的反思,韩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类在苦难中坚守和追求的赞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和审视。

六、韩江的短篇小说《白》主题思想丰富且深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与死的交织与思考:
死亡的呈现:书中多次提及各种形式的死亡。例如,二战中被摧毁的华沙,城市中无数生命的消逝,代表着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死亡阴影。华沙这座城市在战火中几乎被完全摧毁,这是集体性的、大规模的死亡象征,它让人们看到了生命在战争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主人公的母亲、叔叔以及一些动物(如白蝴蝶、白狗)的死亡,这些个体的死亡事件穿插在文本中,进一步强化了死亡的存在感。
生的探讨:尽管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但书中也处处体现着对生的思考与追寻。主人公在面对众多死亡事件的同时,依然以一种坚韧的态度继续生活,她对世界的观察、对生活中各种白色事物的感受,都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生命以一种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2.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脆弱性的体现白色的事物在书中常常被赋予脆弱的特质。比如雪花,它洁白无瑕但又转瞬即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襁褓本应是呵护新生命的象征,但在书中也暗示着生命在初始阶段的柔弱。主人公姐姐的早夭更是生命脆弱性的直接体现,她在出生后仅存活了极短的时间,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个世界便已离去,这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坚韧的力量:然而,在这种脆弱的背后,生命又展现出了坚韧的一面。华沙这座城市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后,依然能够在废墟上重建,人们依然努力地生活着,这是一种对生命坚韧力量的诠释。主人公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生活的苦难后,依然能够坚持对生活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种精神也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她不断地从生活中的白色事物中汲取力量,以一种坚定的信念面对生活的挑战。
3. 记忆与遗忘的对抗:
记忆的承载:白色在书中成为了记忆的载体。作者通过对各种白色事物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过去的记忆和情感。主人公对姐姐的记忆虽然模糊,但始终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成为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白色的事物如同一个个记忆的碎片,拼接起了主人公的过去,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记忆的力量和重要性。
遗忘的挣扎: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会逐渐模糊和消逝,人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一些重要的事情。书中的主人公在生活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她努力地回忆起姐姐的模样、母亲的话语以及过去的点点滴滴,试图不让这些珍贵的记忆被时间所淹没。这种对遗忘的挣扎,体现了人类对过去的珍视和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4. 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
自我的探索:主人公在书中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探索,试图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她通过对白色事物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恐惧。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她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让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身份的认同:主人公姐姐的存在和早夭,对她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常常思考如果姐姐还活着,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自己的身份又会是如何。这种对身份的困惑和追寻,使她不断地探索自己与姐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最终,她通过对姐姐的纪念和对过去的回顾,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接受了自己的存在和命运。
5. 对历史创伤的反思:
韩江将波兰的历史创伤与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华沙在二战中的遭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惨痛经历,它代表着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对生命的践踏。作者通过描写华沙的历史,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历史创伤的沉重。同时,她也在思考人类如何在历史的创伤中重新站起来,如何在痛苦的回忆中寻找前进的力量。

七、韩江的短篇小说《白》中的经典语录:
 1. “在我的母语中,想叙述‘白色’时,有‘하얀’(hayang)和‘흰’(heuin)两个形容词。有别于前者如同棉花糖一样的白,后者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我想写的是属于后者的‘白’书。
2. “每当她照镜子看到自己的脸时,都会感到很陌生。因为她没有忘记,那如同薄纸的白色反面般的死亡,正执着地摇曳在那张脸的背后。就像无法不计前嫌地去爱抛弃过自己的人一样,她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才能重新爱上生活。
3. “我想让你看到干净的东西,比起残忍、难过、绝望、肮脏和痛苦,我只想让你先看到干净的东西。
4. “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5. “闪光的水是干净的、可饮用的水,对一群迷失在沙漠、森林或脏兮兮沼泽地的人来说,当他们发现远处闪着白色的光的水面时,会感受到特别的喜悦与生命的美好。”
6. “如果想见那个人,一定要在青春和体魄已逝之时;在渴望的时间所剩无几之时;见面之后,由于风烛残年,只剩下彻底的诀别之时。”
7. “有时,时间会让人觉得锋利,特别是在生病的时候。”
8. “漫长的一天结束后,需要些时间保持沉默。”
9. “她相信,若相信不会被摧毁,便不会被摧毁。”
10. “在我摇摆不定、出现裂痕或快要破碎的瞬间,我会想起那些想要给你的白。”

# 作家简介

韩江(1970-),1970年生于韩国光州,现任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多部。二十五岁即斩获《韩国日报》优秀小说家奖,1999年凭中篇小说《童佛》夺得韩国小说文学奖,2000年荣获韩国文化观光部今日青年艺术家奖称号,2005年以中篇小说《蒙古斑》荣膺李箱文学奖桂冠。2016年凭借小说《素食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2018年凭借新作《白》第二次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又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短名单。其作品从更为根源的层面上回望生活的悲苦和创伤,笔墨执著地袒护伤痕,充满探索的力量。2024年10月10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鄉書院
高品位的文学家园——重情怀的综合读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