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欢迎读关注投稿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时候:明明按耐不住心里的不满,鼓起勇气跟领导摊牌,结果非但没解决问题,还被人当场“教育”了一通——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发现自己是个工具人。
朋友老刘最近就遇上了这种事儿。
他以为是谈判,结果成了自取其辱
老刘在公司干了五年,工资条就像一潭死水,半点浪花都没有。
最开始他还安慰自己:“没事儿,咱这是卧薪尝胆,等以后一起涨。”后来发现,薪水没涨,胆儿确实卧没了。
尤其是最近,房贷、娃的课外班、老家父母的医药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看着自己那点工资,觉得像是用水枪对付森林火灾——根本不顶用。
于是他默默刷起了招聘网站。面试下家直接给他开了40%的涨幅!老刘眼睛都亮了,心想:这几年我到底是有多低估自己?原来我在外面是块宝啊!
但临走之前,他还是想给领导一个机会。
毕竟,五年下来,感情还是有的。
于是老刘鼓起勇气找领导谈了一次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手里有个机会,薪资涨得挺多,但我还是想留在这儿,只要公司内部能给我涨20%就行。”你看,多懂事,多体面!
结果他话音刚落,领导的表情先是一愣,然后冷笑一声:“你能力别说20%,想涨10%都不行!你觉得自己值这个价吗?”
老刘当时脑袋“嗡”地一下。这话,不仅是拒绝,简直是当场羞辱啊!他坐在对面,脸上还强装镇定,但心里已经炸了锅:“你们既不给钱,还要打击我自信?”
领导的“羞辱”,真的只是情绪化吗?
很多人听到这里,可能想替老刘骂一句:“这领导也太不识好歹了吧!人家给你留面子,你还踩人家一脚?”但仔细一想,这件事儿其实很耐人寻味:领导为什么要这么说?
咱们捋一捋逻辑。老刘的这次谈判,其实有两个致命问题:
1.他低估了领导的自尊心。
老刘以为自己在谈条件,但在领导眼里,这不是谈判,而是“威胁”。
你明摆着告诉我,你找到更好的下家了,让我掏钱留你,这不就是在打我的脸吗?
领导的逻辑很简单:“你今天逼我涨薪,明天是不是就敢威胁跳槽?” 公司很多时候不是不想留人,而是不想被“绑架”。
2.他高估了自己的议价能力。
老刘觉得自己值得20%的涨幅没问题,但在领导眼里,你的价值是个“存量资产”,已经被公司吃透了。
你现在跳槽值40%,那是因为新公司觉得你是“增量”,能带来新东西。
但在老东家这儿,你已经是个耗材了,想再要溢价,难度不小。
3.职场谈判,更是情绪博弈。
领导的那句“你连10%都不值”,说白了不是客观评价,而是情绪发泄。
领导心里可能在想:“我培养了你这么多年,你现在拿外面的报价来‘威胁’我,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这种时候,谈判早就不是理性博弈了,而是情绪对抗。
跳槽前,请先想清楚这些事儿
老刘最后没再多说,直接递了辞职信。他说:“我认了,反正这公司也没啥好留恋的。”但这事儿之后,他也反思了很久:为什么自己会被搞得这么难堪?
其实,像老刘这种情况,很多人都经历过。在职场里,谈涨薪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场“对等对话”。
领导手里有资源、有权力,你手里除了自己的能力,没别的筹码。
如果你想用跳槽的方式来逼领导表态,那一定要先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核心价值,是否真的不可替代?
职场上,“不可替代性”是你谈判的底牌。
如果你的工作属于“可复制性强”的类型,比如运营、行政、销售岗位,那领导可能觉得,“你走了,外面一抓一大把”。
2.你的离职,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说白了就是:你走了,领导的KPI会不会受影响?
如果不会,那你这次谈判就很难打动对方;但如果你的离职会直接导致项目停摆、团队崩溃,那领导一定会认真考虑你的诉求。记住,职场对人的价值判断,永远是功利的。
3.你有没有心理准备,接受最坏的结果?
老刘的问题就在这儿:他没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他以为自己是“看在面子”找领导谈话,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弱势的位置。
涨薪这事儿,别指望靠“情分”解决
老刘的故事,可能听起来有点扎心,但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职场里,永远不要用“情分”去谈利益。
你觉得自己有情有义,领导未必这么看;你觉得自己配得上更高的薪资,领导未必觉得你值这个价。
最终,决定你薪资的是市场,而不是领导的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