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文/张远平 夏志伟 徐亮 庹量 欧阳文麟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的院内急救体系得到很大提升,但院前急救体系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做好“院前-院内-康复”的全体系建构和全过程连接是打造城市高效急救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方式。
本文结合项目实践,分析国内既有急救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基于“联动”概念的急救体系建设模式,通过急救中心与医疗体系的高度融合和衔接,对医疗流程进行重新塑造和建构,从而实现“一体化”急救效率和提升“全流程”急救品质。
国内外急救体系概况
国外急救体系
急救体系是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应急医疗保障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完整的急救服务网络包含民众反应、急救调度、院前救护、院内救护、院内监护及康复五个方面,其中民众时间、急救调度、院前救护统称为院前急救体系,是构建高效急救网络体系的关键环节。纵观全球各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欧美、日本等国家,已逐步健全完善、高效的急救体系,并从法律法规层面做出规定(表1),做好“院前-院内-康复”的全体系建构和全过程连接是打造高效急救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方式。
表 1 世界各地急救体系概况(来源:作者自绘)
国内急救体系
20 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急诊急救的体系建设与探索,并启用了著名的急救号码“120”。2004年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三环理论”思想,即EMSS由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组成(图1),三个体系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模式。
图1 EMSS“三环理论”(来源:作者自绘)
然而,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的院内急救体系在医院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很大提升,也形成良好的基础,但院前急救体系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发展相对缓慢。
120急救体系建设模式及问题
2013年发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明确“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从法规层面进一步提升了对院前急救重要性。目前我国120急救网络由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和急救站组成的三级机构,以及网络医院构成。120急救中心作为急救网络的“中枢”,其建设模式主要为四种类型:指挥调度型、院前急救型、依托型和院前加院内急救型,其中以院前急救型为主要模式(图2)。《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16〕268号),也主要针对独立院前型急救中心、分中心、急救站的设计要求做出规定,是目前指导急救中心建设仅有的标准。
指挥调度型和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在体系设置上相对独立,尽管在一段时期内对快速填补急救网络的紧缺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独立性”而带来的与院内医疗体系之间的“割裂”和“脱节”,逐渐出现急救衔接不及时、急救措施差异大等带来的急救效率低、医疗纠纷多等问题;依托型将急救中心和综合医院进行组合,但粘贴式组合并未完全解决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的效率问题,资源统筹应有的优势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院前院内型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全程一体化方面做出尝试,但由于医疗体系缺乏足够的综合学科支撑,在学科发展、人才建设等方面有发展瓶颈,同时持续“造血”的运营能力和针对疑难重症患者的急救能力相对受限,转诊也面临一定的困境。
图2 120急救体系建设主要类型(来源:作者自绘)
因此,如何实现科学的全体系建构和高效的全过程衔接,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提出基于“联动”概念的急救体系建设模式,将“调度-急救-医疗-康复”体系高度融合,联动统筹,无缝衔接,构建高效集约的“联动型”急救体系建设模式,并在海南南部急救医疗中心(“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二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项目中得到实践。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广告
“联动型”急救体系架构与特征
“联动型”急救体系的主要特征在于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从调度指挥、院前急救、院内救护再到监护与康复的急救全体系、全流程服务的整合与链接,并融合急救培训、教育、实验等多元功能打造多位一体的急救体系。
通过“联动”的模式,更有效地依托医院的医疗资源和能力,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人才、设备、设施的优势,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避免重复投入,同时发挥急救体系的调度优势,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急救医疗资源响应速度,增强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
但与此同时,“联动型”急救中心与医疗体系的融合和衔接,必将带来对医院既有医疗流程的重新塑造和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以急救为核心的功能重组与整合
面积标准
由于120急救体系的融合,医院将承担院区急救和急危重症的首诊、抢救任务外的更多责任,在满足城市日常救护呼叫要求的基础上肩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救援保障责任的场所,并发挥关键作用。在整体指标上,需要提升急诊急救相应的占比,并在融合120急救功能上配置对应的面积支持,从而实现功能统筹(图3)。120急救体系需要设置的特有功能,比如急救车车库、车辆维修车间、隔离用房(医护人员消毒间、车辆消毒间、物品消毒间)、用于急救宣传和培训用房、教员学员宿舍等,无法涵盖在一般综合医院内,须专用专设,满足急救体系的基本工作要求(图4)。
图3 “联动型”急救中心面积配置构想
(来源:作者自绘)
图4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配置标准
(来源:作者自绘)
功能配置
以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为基本功能构架打造“联动型”急救体系,基于多学科融合概念对既有医疗功能进行重组与整合(图5),在急救关联学科(例如抢救床位、急诊专用手术室、EICU等)设置上更有侧重,提升关联功能建设规模的占比,强化其在应急医疗救治、紧急医学救援等方面的能力,手术中心、重症监护室、影像科等关联区域兼顾城市紧急医学救援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批量伤员的风险(图6)。
图5 “联动型”急救中心功能配置
(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二期功能统筹示意
(来源:作者自绘)
此外,结合“联动型”急救体系一站式功能属性配置对应单元:“三防”洗消、“超绿”通道、“黑区”空间。
“三防”洗消:
根据不同急救中心功能定位,院前广场或建筑内应设置不同等级的“三防”洗消中心,配置受核伤害、化学伤害、生物伤害的患者、车辆及物品进行洗消的空间及路径;设置相应的抢救单元、留观单元和治疗单元,对相关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并实行闭环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三防洗消宜采用平急结合的方式,兼顾平时和突发应急事件情况的使用,实现空间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平时“三防”模块作为常规洗消和培训演练使用(图7)。
图7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三防”模块
(来源:作者自绘)
“超绿”通道:
急救区布置一线抢救单元与院前广场相连接,救护车直接进入抢救单元内。每个抢救单元设置完善的抢救设备和应急设施。一线抢救单元按紧急程度分为最紧急、次紧急和一般紧急。最紧急抢救单元直通急诊CT、DSA复合手术间;次紧急抢救单元在处理完患者并基本稳定后通过专用电梯送往EICU和中心手术(图8)。
图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二期“超绿”通道
(来源:作者自绘)
“黑区”空间:
在医院急诊日常“红、黄、绿”三区基础上,设处置、转运批量伤亡患者所需的“黑区”空间及便捷的转运通道(图9)。
图9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黑区”空间
(来源:作者自绘)
效率优先、安全保障的多维交通与平急分流体系
多维快速抢救通道
救护车快速进出院区是保证救援效率的基本前提。设计中需充分考虑救护车日常使用路径及维护场地,必要时可设置多车道、单行循环救护车通道,同时针对不同状态下的救护车的运行特点,做好救护车日常洗消、三防洗消的多重线路规划(图10)。
图10 不同状态下的多重线路规划(来源:作者自绘)
为应对地震、洪水、山火、海啸、疫情等极端紧急事件下的救援需求,除地面救援路线外,应结合急救中心等级及实际需求设置必要的空中救援、海上救援等多路径救援通道,实现全域救援合理覆盖(图11)。
图11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不同状态下的多路径救援通道(来源:作者自绘)
确保急救路径关联科室的快速便捷是规划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在高效水平交通基础上,合理规划电梯位置、保证电梯数量,电梯载重、速度、门宽、净高等基本要求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转运效率(图12)。
图12 急救路径关联科室竖向交通规划
(来源:作者自绘)
为保证批量伤员的高峰使用需求及特殊断电情况下急救转运的基本功能,除设置备用电源维持设备设施运转外,可合理设置应急坡道,实现应急状态下的全域无障碍通行条件(图13)。
图13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多功能应急坡道(来源:作者自绘)
内外交通平急分流及管控
院区级平急交通分流体系
急救中心进出口按功能分设,在保证救护车快速通行的前提下,部分通行区域平时可作为弹性交通空间供医院内部工作车辆或医患人行使用。应急情况下,共用出入口和弹性交通区域快速转换为救护车专用通道(图14)。
图14 院区级平急交通分流体系(来源:作者自绘)
城市级区域交通管控策略
面对各类应急事件伤员集中转运特点,将城市区域性交通纳入临时应急管控范围,在更大范围快速疏导各个方向车辆出入院区路径,构建城市交通的应急管理预案,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图15)。
图15 城市级区域交通管控策略(来源:作者自绘)
应急预留与平急转换的弹性场地及空间
应急广场弹性预留
急诊急救广场除满足平时车辆及患者通行外,预留必要的室外空间作为应急弹性场地,提高夜间照明照度,作为疏散及避难场所(图16),同时按模块化方式预留场地水电接口,为扩展临时应急医疗用房或开放式抢救区创造条件(图17)。
图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二期急诊急救广场照度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17 “大三亚”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应急弹性场地扩展规划(来源:作者自绘)
平急功能快速转换
采用“平急结合”的运营模式是急救空间应对公共突发应急事件的必要途径。应急情况下,急救中心应有条件扩展大量急救床位及重症病房用于病员的收治。在接诊大厅、地上车库等室内大空间安装预留医疗设备带,紧急情况下,通过床位及分隔设施快速转换为批量伤员大厅或应急病房。住院部普通护理单元内设置一定比例的次级监护病房,按照重症病房医疗流程及标准建设,由各临床科室统一管理,平时可用于收治普通或相对较重的住院患者,应急情况下,可作为重症病房使用。为应对特殊传染病疫情,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平疫结合”转化病房,实现疫情期间的快速改造(图18)。
图18 平急功能快速转换示意(来源:作者自绘)
指挥调度与后勤保障的高效统筹
指挥调度高效统筹
为更好对应120急救中心日常指挥和应急调度,可将指挥调度用房与急救中心医疗业务用房相对集中设置、统一管理。指挥调度用房包括调度大厅、指挥会议室、观摩台、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资料室、设备机房等,其中指挥调度大厅设于建筑顶层有利于实现无柱大空间,并确保信号收发环境(图19)。
图19 指挥调度用房布置模式(来源:作者自绘)
后勤保障合理共用
为实现资源共享,急救中心与医院除医疗功能联动外,院内生活、科教培训、能源中心、污水处理站、液氧站、生活垃圾及医废处置等后勤保障功能,在确保应急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统筹合用(图20)。
图20 后勤保障统筹规划思路(来源:作者自绘)
结 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医疗资源共享与联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医院与120急救中心、疾控中心、血站等多机构统筹设置的模式逐渐成为各地实践的方向,为有效提升中国城市应急效率,塑造城市安全空间提供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 | 金珊,何淑通. 不同国家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发展概况与启示[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2,40(04):506-510. |
[2] | 刘小娟,梁海岫,黄骏. 后疫情时代下急救中心设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 中心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10):132-134. |
[3] | 陈向荣,陈子坚等.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中心设计研究﹣以普洱市紧急救援中心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5):43-45. |
[4] | 张远平,夏志伟,谢沁耘. 模块思维下的防疫应急医院功能与体系[J]建筑技术开发, 2022,49(08):26-29. |
[5] | 高崧. 战疫反思﹣多维度视角下的公共卫生事件建筑应对策略[J],建筑技艺,2020 ( 03 ) : 47-49. |
[6] | 赵爱娟,朱劲松等. 国内外院前急救管理发展综述[J].NURSINGRESEARCH OF CHINA,2017,31(04):392-394. |
[7] | 陈海勇,谭西平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功能分区及流程再造实践[J].中国医院 建筑与装备,2013(06):82-83. |
[8] | 张姗姗,候昌印,王非. 空间适时应变功能完备高效﹣医院急救中心的设计问题探讨 [J].城市建筑,2008(07):23-25. |
广告
戳”阅读原文“,查找更多您需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