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之行的饺子情结

文摘   2024-09-28 15:50   瑞士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些天跟好友一起去参加波兰一个音乐节活动,顺便在那儿玩了几天。


吃是旅游中的重头戏。刚到的当天,我们就决定去吃一餐号称当地美食Pierogi,就是波兰饺子。从宾馆出发穿过中世纪样式的石头拱门,就到了熙熙攘攘的老城。这是两个紧挨的大广场,比通常在德国见到的那些老城广场、市政厅广场都大得多,围绕着广场的都是漂亮老建筑。我们很快就在大广场的一角找到了一家本地菜馆。


作者摄


找了个好座位,一边欣赏着窗外广场艺人的表演,一边等着我们点的两盘蒸饺。好友说,饺子据说有拳头那么大,虽然一盘只有五个,应该够吃了。水喝掉大半瓶时,终于等来了Pierogi。有点吃惊:别说拳头,只比我们平时家里包的饺子稍微大一点。


先尝尝吧。有土豆奶酪馅的,也有牛肉的,还有菠菜的,等等。各种馅儿的都尝了,觉得差强人意,并不特别美味。以前吃过意大利和俄罗斯饺子,所以倒也没有预期波兰饺子会有熟悉的鲜味。


但主要是没吃饱。我心里想着,要不再点几个油炸的,看邻桌点的那个看起来确实有小拳头那么大。好友却道,“我们还是换个餐馆吧!波兰饺子还是不如中国饺子好吃啊!” 想起刚才看见有家中餐馆,“要不我们去那儿吃碗馄饨?”“好,再来一碗汤面!” 付了帐单(不便宜),我们就出来了。


天色已暗,卖艺的已经收工。出门左拐就见到一两百米外有中餐馆的汉字招牌。我们赶紧就奔中餐而去。走进餐馆,发现服务员都是洋人,能大快朵颐的信心就动摇了。果然味道不怎么样,好歹吃饱。到波兰的第一顿吃得令人尴尬。


chatgpt生成


波兰饺子外观跟中国饺子的确很像,不知是不是来源于中国。查了一下,波兰饺子Pierogi这个斯拉夫词根“rogi”是犄角的意思,和中国饺子的起源“角子”是一样的,看来有渊源。


关于饺子的起源和传播,有多种说法。一些认为饺子是由蒙古人向周边传播的,另一些人则认为饺子可能起源于波斯,但普遍认为波兰、东欧和中亚各国的饺子,皆源于俄罗斯,更准确地说是西伯利亚地区。这个说法与蒙古传播一说倒是吻合的,因为当年的莫斯科公国属于蒙古,那是十三世纪。蒙古的饺子是中国传去的,应该说得通。


中国饺子的起源可就早得多了。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浑屯”,依造字规则,后来改换了偏旁就成了“馄饨”。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几个馄饨,小麦面做的皮,长约3厘米、宽1.9厘米,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馄饨实物。也就是说,馄饨或者饺子,在唐朝时已经传到新疆。


在中国,馄饨、饺子还有扁食,只是叫法不同,形状有差异,其实同源。古老的扁食称呼,至今还是很多地方的叫法。在台州的临海府城,我吃过当地有名的扁食,是带汤一起吃的大饺子。此外,江苏、浙江、河南、山东一些地方、甚至陕北某些区域,饺子称为扁食的还很多见。而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直至今日,依然称饺子为“扁食”,可见新疆饺子源出中原。而俄罗斯和东欧各地的饺子是同一类型,如果是从新疆传去,历经一千多年,而且传播路径复杂,口味最终不同就顺理成章了。


作者摄


回过来说波兰。其实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城市,二战结束前是德国西里西亚省的首府布雷斯劳Breslau,二战后由被迫从东边迁来的波兰人居住——波兰国土整体西移,原本的国土归于苏联。好友父母是西里西亚人,二战结束时被赶出家园,成为难民,后来落脚到了北德,她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听她母亲抱怨北德小镇又穷有没文化。可见从前西里西亚和布莱斯劳不仅经济富裕,文化也很繁荣。Breslau现在的波兰名是弗罗茨瓦,德国人到了波兰都小心翼翼不用德文名称呼此城,而是跟波兰人一样叫弗罗茨瓦。德国人建的老城,由两个大广场组成,建筑之宏大美丽,其他地方都不及此。广场上旅游者不少,但多为波兰本国人,另外就是一些德国人了。有趣的是,好友在大街上突然遇见友人,他们一家是从柏林坐“文化列车”来周末游的,德波文化交流之密切可见一斑。据说这里的老城二战时70%房屋被炸,波兰人将之修得如此之好,德国人对此也是颇有感慨吧。


头一天没吃好,但当地美食还是要继续探寻的。次日参观了当地的非常值得一看的历史博物馆之后,我们选了老城大广场上另一家波兰本地餐馆,点了类似德国餐食的烤肉、烤鱼,倒是很不错,火候好,料汁也好,感觉比在德国吃的美味多了。坐在餐馆临窗,又看见昨日遇见的柏林来的那家人,他们在远处看景,令人联想起“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他们一家没看见我们。


我们旅游的美食寻觅,原本以波兰饺子为目标,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波兰饺子不如中国饺子,因为此饺子只有彼饺子的外表,而没有其内涵(馅料),差异很大。而波兰菜比德国菜好吃,显然是它们本就差异很小。比如以前在北京吃生意红火的乌克兰餐馆,觉得跟德国菜很类似。类似的才能直接比较。


食物传播路径复杂,源头差异大,结果如同南橘北枳,徒有其表。倒过来看,往往本地事物竟然有完全出人意料的源头,哪怕是外表已经全然不同。




往期内容

能吃懂“清淡”,杭州就不是“美食荒漠”

《红楼梦》里贾府的年夜饭,竟然没有饺子!

德国记者笔下的清末中国:从街头小饭铺到奢华宴席

不论古典还是现代,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吕澍 主要从事德语历史书籍的翻译

编辑/团

方的团 团的方
个人的经历都是记忆,个人的记忆皆成历史。少儿稚语、青年轻狂、中年独白、老年沧桑,个人的足迹和回味,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