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锂电正极材料”关注本公众号
添加文末微信,加锂电池交流群
这里主要是以锂亚硫酰氯圆柱碳包结构的电池ER14505为参考进行设计的,其他锂电池的设计也可以参考此方法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完成后,需要通过相应的工艺,实际的物料及相关试验结果来调整达到最优设计。如下的理论计算过程仅仅适用于确定了试验工艺后,试验前物料的选择计算。
一.设计电池的性能参数:
型号:ER14505 容量:2600mAh, 设计的工作电流:1mA, 工作温度:-55-85度。
二:材料的选择(计算前选择,根据计算的合理性后面还可以调整)
1. 锂带:
选用纯度:99.9%,厚度:1.0mm;
2. 乙炔黑:
黑的性质,选用纯度高,吸液率高等,电阻率低,粒径:35-45nm的乙炔黑;
3. 铜粉:
高纯度的电解铜粉,粒径:-200目;
4. 聚四氟乙烯
分散性好,粘度较低的6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
5. 无水乙醇
分析纯试剂;
6. 玻纤隔膜
边膜厚度:T0.18 底膜和边膜:T2.0,根据颗粒碳包的特性,底膜和边膜均选择厚度厚一些 ;
7. 电解液
选择1.2mol/L的LiAlCl4的SOCl2溶液,充入质量分数为6%的SO2气体作为电解液。(计算时,这些值为电解液经过提纯后的技术指标,不含杂质,不含水);
8. 正极配方:
乙炔黑:铜粉:PTFE(60%的乳液)=82:8:10,再加入5倍质量正极配方粉的乙醇 ;
9. 盖帽组和钢壳的尺寸:
三、参数定义:
Z:厚度; H :高度; V:体积; W:宽度; L:长度; ¢:质量百分含量;
S:面积; R:半径; P:密度; K:系数; D:直径; E:纯度;
四、计算过程:
1.电池壳内有效体积的计算
1.1电池壳体内截面积: S内截面积=∏R壳内2=1.431(cm2)。
1.2电池壳内部的有效高度(并不包括隔膜的厚度):
H有效=H壳-H底高-H盖-Z壳=44.5mm
1.3电池壳有效的体积(电池壳内能够容纳电池材料的体积):
V空腔有效=H有效×S内截面积=6.368cm3
2.电池内部材料的选择和计算
根据现有的电池的特性,设计容量仍然为2600mAh, 设过剩容量为1.02,CL(LiSOCl2) =0.4165Ah/ cm3,
电池的有效体积实际比容量确定
C锂= V空腔有效*CL(LiSOCl2)
C锂=2.652Ah
CL(LiSOCl2) :电池的有效体积实际比容量
很明显,C锂>C设计
1. 电池负极容量及尺寸的选定:
1.1金属锂的含量为:
M锂= C锂/C锂的克当量=0.687g
1.2金属锂的体积为:
V锂带= M锂/(E锂*P锂)
V锂带=1.288 cm3
1.3金属锂的宽度确定(电池壳内圆周周长):
当Z锂=0.1mm:
W锂=3.14*(13.5-2Z锂)/10=3.611 cm,
取整数:3.7cm
1.4金属锂的长度为:
V锂带=L锂*W锂*Z锂
L=3.48cm
因为锂带的长度与碳包的高度设计相等,H有效-H碳包=4.45-3.48-2Z隔膜=0.93cm, 考虑颗粒碳包可能易松散,钢壳内有效高度与碳包之间的间隙<0.6mm(如果试验中,确实这个值没影响,到时候再实际调整)
调整Z锂=0.9mm:
则计算得到:W锂=3.67cm, 取整,W锂=3.7 cm ,
L锂=3.87mm,取整,L锂=3.9mm
计算满足要求
则锂带的体积调整为:V锂带=1.2987 cm3
M锂= 0.693g(有效金属锂的重量)
CL(LiSOCl2) =0.420Ah/ cm3
C锂=2.675Ah
2. 电解液的体积确定
V液= C锂*K液/(Q正*¢socl2液* P液)
Q正 =0.45(SOCL2的化学当量), P液=1.651(加入SO2的1.2mol/l电解液的密度)
K液:经验值 0.98.
根据电解液的配比计算得到SOCL2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数:
¢socl2液= 1000*P socl2* M socl2/( 1.2*M LiAlCl4 +1*P socl2* M socl2)*(1+6%)
=83.87%
得到:V液=4.21cm3
五、正极设计
碳包的尺寸确定
根据最合理的设计,锂带的长度=H碳包=39mm,
颗粒碳包的直径为:钢壳的内直径-3*Z隔膜-2* Z锂带=11.16mm,
V碳包外形体积=3.81cm3
正极的组分用量和体积
聚四氟乙烯的密度在20°为:2.15g/ cm3,60%的聚四氟乙烯的密度在20°为:1.48 g/ cm3,乙炔黑的密度为:1.95 g/ cm3, -200目的铜粉的密度为:1.8 g/ cm3。
乙炔黑
重量为:M碳= M锂*K正
K正:0.807(经验值)
M碳=0.559 g
实际体积:
V实际乙炔黑= M乙炔黑/P碳
V实际乙炔黑=0.559/1.95
V实际乙炔黑=0.287 cm3
聚四氟乙烯
重量:根据正极配方的配比计算
MPTFE= M碳*10/82*P(60%PTFE)*60%=0.061g
实际体积: V实际PTFE= MPTFE/PPTFE=0.0282 cm3
-200目铜粉
重量:根据正极配方的配比计算
M铜粉= M碳*8/82=0.0545g
实际体积:V铜粉= M铜粉/P铜粉=0.0303cm3
正极理论孔隙率的计算
V孔锂= M锂*K孔锂
K孔锂= 3.511(化学反应理论计算得到)
V孔锂=0.693*3.511=2.433 cm3
集流柱在碳包内的体积:
H碳包内:集流柱在碳包内的高度大小
V集流体碳包内=∏*R集流柱2* H碳包内
V集流体碳包内=3.14*0.1*0.1*(H碳包-H底空)
V集流体碳包内=0.114 cm3
碳包的实际总体积:
V实际碳包总= V实际碳+V实际PTFE+V集流柱+ V铜粉
V实际碳包总=0.4595cm3
碳包的总体积
V总=V实际碳包总+V孔锂=2.8925 cm3
颗粒碳包的堆密度计算
Z颗粒碳包= V总/ V碳包外形体积=0.76,接近球形颗粒最紧密的排列方式(0.74),需要稍微加压就能够实现。
六、隔膜尺寸选择和计算
边膜的选择和计算
边膜的宽度确定
W边=3.14*(13.5-2*Z锂- Z隔膜*3)+10(留有10mm折边)
W边=45.04mm,取整, W边=46mm
边膜高度的确定
W高=H有效-1mm=44.5-1=43.5,取43mm(比盖组低1mm)
顶膜的选择和计算
D顶膜=D碳包+8=13.5-2*Z锂- Z隔膜*3+8=19.16(压盖后留有4mm的折边),取20mm.
隔膜总体积
V隔膜总= V边膜+V底膜+V顶膜
V隔膜总=0.482 cm3
电池隔膜的实际体积:
V隔膜实= V隔膜总*(1-W隔膜孔隙率)
玻璃纤维的W隔膜孔隙率为:91.63%
V隔膜实=0.04cm3
七、集流柱在钢壳内的有效体积:
V集流体总=∏*R集流柱2* H有效
V集流体总=0.131cm3
八、电池内部的材料总体积
V总实=V碳包实+V隔膜实+V集流柱实+V电解液+V锂带
=5.985 cm3
九、体积间隙核算:
V间/ V空腔有效=(6.368-5.985)/6.368=6.01%, 体积间隙过小,
从设计看,调整电解液的配比来实现比较合适:设计电解液冲入5%的SO2,且 LiAlCl4调整为1.15mol/L则:
根据电解液的配比计算得到SOCL2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数:
¢socl2液= 1000*P socl2* M socl2/( 1.15*M LiAlCl4 +1*P socl2* M socl2)*(1+5%)
=85.1%
代入到V液= C锂*K液/(Q正*¢socl2液* P液)
V液=4.11cm3
则电池内部V总实=5.885 cm3:
体积间隙核算:
V间/ V空腔有效=(6.368-5.885)/6.368=7.58%
在体积间隙7%-10%的范围内,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十、验证受热膨胀满间隙体积的温度:
T涨满=P20*V间*[(V间+V液)*K热]+20
P20=1.705(查表所得),K热=0.00175g/°. cm3
T涨满=1.705*(6.368-5.885)/((6.368-5.885)+4.11)*0.00175)+20
T涨满=123°
由计算可知,设计的温度为-50°到+85°,可满足设计的要求。
十一、经过计算调整后具体的材料清单如下:
物料名称 | 规格 | 单耗 | 单位 | 备注 |
ER14505半成品 | 1 | pcs | ||
盖组 | ER14505 | 1 | pcs | 选用大众尺寸(图1) |
钢壳 | ER14505 | 1 | pcs | 选用大众尺寸(图2) |
封口钢钉 | —— | 1 | pcs | 大小待定(长度不超过2.0mm),不影响计算过程 |
锂带 | 0.9*37*39mm | 0.693 | g | |
不锈钢网 | —— | 1 | pcs | 待定(体积小计算时暂时忽略) |
颗粒碳包 | 粒径大小:0.5-3.0mm | 1 | pcs | 粒径大小范围:0.5-3.0mm,这个值根据颗粒的堆积,碳包反应及造粒工艺而自定的。 |
乙炔黑 | 35-45nm | 0.559 | g | |
铜粉 | 分析纯200目 | 0.0545 | g | |
聚四氟乙烯乳液 | 60%PTFE | 0.0461 | ml | |
无水乙醇 | 分析纯 | 4.53 | ml | |
玻璃纤维隔膜(边膜) | 厚0.18*46*43mm | 1 | pcs | |
玻璃纤维隔膜(底膜) | 厚0.2*φ20 | 1 | pcs | |
玻璃纤维隔膜(顶膜) | 厚0.2*φ20 | 1 | pcs | |
电液 | 4.11 | ml | ||
亚硫酰氯 | >99.6% | 5.80 | g | |
四氯铝酸锂 | 分析纯 | 0.67 | g | |
二氧化硫 | >99.9% | 0.34 | g |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由作者收集整理所得,并未体现出任何公司资料,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是转载文章会标明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文仅为交流学习。如涉及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转发与分享”关注
【干货】一文看懂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适合初学者)
【工艺篇】一文看懂电池模组PACK组装流程及常见故障判断维修及设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