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传承
践行教育本真
德育特级教师朱永春莅临闲林中学指导工作
专
项
培
训
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深入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路径,9月14日闲林中学特邀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学会理事、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朱永春老师为全校教师展开一堂关于《立德树人,让教育成为改变的力量》的专项培训。
正业永恒,立德树人
01
挖掘内在力量,驱动生命之轮。朱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从扎根农村初中担任班主任开始,他通过教育创新和管理实践,将年级成绩最末的班级打造成全校的优秀班级。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教育者应关注孩子们内心的需要,唤醒孩子们内心的力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朱老师认为教师应做到三个“不”——不抛弃(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生气(孩子犯错闹事时),“先育人再教书”,先从价值观及思想上做引导,激发孩子内在的向学之心。
弘扬工匠精神,坚守教育使命。朱老师强调教师专业标准是职业发展的基石。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以及后进生转化等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教师如何保持专业性和有效性。不断丰富学识、精进专业、锤炼品格,激发学生潜能、传递正能量,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班级问题,形成独到的班级管理经验和见解,最终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朱永春老师也指出,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能够达到人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这与他人教育的体验感不同。要让孩子们养成写日记写周记的习惯,多见阳光、多运动。写日记是一次总结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一个路径。成为习惯后,孩子们会在“我可以、我能行”这种自我引导与暗示中不断向成功迈进。为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行不言之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纪律性等良好的品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02
明德启智,立德心声
朱佳莉老师
学习感悟
“爱”与“热情”,是教育中最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教育者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如同温暖的阳光,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称之为好教育呢?讲座给出了答案: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的教育,便是好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自信地面对挑战,勇往直前。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奠定坚实的基础。
潘冰雁老师
学习感悟
朱老师认为没有“交”不好的学生。于是他坚持每天在千年银杏树下打扫包干区,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问题。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热爱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走进学生——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翁晨婧老师
学习感悟
朱永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幽默温暖且饱含教育智慧的讲座。谈及自己的教育理念,我感触最深的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没有“交”不好的学生。之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也会坚持多与学生交谈,在量的积累上,形成这个孩子的心灵画像。第二,最好的教育便是达成人的自我教育。如何让孩子们自我教育,教师的行为很重要。正如《小王子》中所说的: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第三,教育的奥秘在于呵护孩子的自信。朱老师剖析了那些看似懒惰的孩子的内心,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所以他们选择用懒惰来伪装自己。而我们就应该抓住机会,去重建去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告知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杨慧老师
学习感悟
在参加朱老师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讲座后,我深有感悟。在讲座中,朱老师叙述了自己职业目标的变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自己关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他从自己女儿的出生感受到了教育关乎讲台之下的孩子的命运和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因此朱老师号召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从自身经历叙述了银杏树下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教育是点燃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所以我们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情感方面去改变学生的观念,在平易近人中感化学生。
专项培训总结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但我们坚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断探索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就如朱永春老师所说:“让教育之花永远沐浴在春天里。”
END
撰稿:龚璐蓉
摄影:叶焕超
初审:办公室
终审:校长室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