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江南古食谱

政务   2024-12-31 07:32   浙江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什么是江南味道?有人说是一碗西湖莼菜银鱼汤的时鲜至味,有人说是一道淮扬蟹粉狮子头的清雅醇和,还有人说是一筷海派糖醋小排的浓油赤酱……人们普遍印象中的江南味道大多如此。


可有一些江南味道,现在鲜少能品尝到,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过它们的名字。“暗香汤”“蓑衣饼”“玉带糕”“神仙粥”……这些名字中带着诗情画意的吃食,都来自江南古食谱。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丰饶的物产造就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引得一批好吃又懂吃的文人雅士纷纷撰写食谱,以记录下当时精致的美味佳肴及其背后精妙的饮馔之道。


那么,江南古食谱的“滋味”如何?又有何精妙之处?


羊肉暖锅 图源:“嘉兴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江南古食谱之妙,妙在生活之趣。


傍水而居的江南人家,向来对饮食之道抱有虔诚、珍重的态度。他们顺应四季变换,应时而食,讲究精烹细做、口感鲜美,就连记录美食也是处处钻研、耐心撰写。如此,平淡的日子便多了几分新意、几缕烟火。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撰写的《随园食单》中就曾阐释过四时之序的含义:“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硬……”过了时节的食材,失了本味,也就失了精华。中国有句老话叫“应时而食”,在特定的时节,吃当季的新鲜食材,才能品尝到人间至味。


春天,江南地区成簇的竹笋冒了尖,而后制成笋豆、笋干、笋油等等,鲜味十足。夏天,一碗清清爽爽的绿豆莲子汤落肚,酷暑的燥热便消散了不少。等到“秋风起,蟹脚痒”,将蟹肉与蛋清等一同蒸煮,还能吃到新鲜的“蟹丸”。冬天,则少不了羊肉粥,细腻浓稠、暖胃驱寒。这正是,一年四季,各有“滋味”。


在江南,即便是相同的食材也有各种花样的做法。《养小录》记载,鸡肉有卤鸡、鸡松、粉鸡、蒸鸡、炉焙鸡、煮老鸡六种做法;而在《随园食单》中,鸡类菜品多达三十一种。再比如笋这一食材,在另一本江南古食谱《调鼎集》中也有三十多种做法,如糖笋、清烧笋、煨三笋、酱笋干、糟冬笋等。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赏闻品尝美食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意趣。


当然,若是食材不够味,人们还会想方设法让食物增味添彩。江南古食谱《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就发明了一种让米饭变得更香的方法:在蒸米饭时加入花露。于是,吃饭也变得浪漫起来。


对食物的认真,就是对生活的审慎。在古时的江南人眼中,只有吃好了一日三餐,日子才能过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图源:视觉中国




江南古食谱之妙,还妙在养生之道。


某社交平台上,“江南饮食”因其口味清淡、食材多样、分量适中等特质,被一些网友推举为“中国最健康饮食模式”。


其实,江南地区注重健康的饮食习性,在古食谱中即可见一斑。最典型的当数养生爱好者贾铭所著的《饮食须知》,它已被划入中医古籍行列。此外,《随园食单》《食宪鸿秘》《养小录》等多部出自江南的古食谱中也有关于养生食疗方面的论述。


如果说大多数食谱都是岁月静好的产物,那么成书于1861年的《随息居饮食谱》则是个例外,它是带着救荒重任而来的。它由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所著,是一本经“中医严选”的食疗书。王士雄在目睹了清末杭州城战乱时期民众饥不择食的惨状后,本着医者“仁术犹不能容于扰攘之世”的仁心写下此食谱,以普及食疗之法、端正饮食之宜。


书中,王士雄十分推崇以食代药,如用生绿豆、生黄豆、生黑大豆或生白扁豆组成“三豆饮”来祛痘明目、止泻消疮;又如推荐口舌干燥、咽喉不适的人多喝梨汁、甘蔗汁等天生的“甘露饮”“复脉汤”。在王士雄的笔下,普通易得的食材只要得当搭配用之,即可成为有奇效的良方。


嘉兴人朱彝尊在其编撰的《食宪鸿秘》中提到:“饮食之人有三:一餔缀之人。一滋味之人。一养生之人。”其中,养生之人即重视饮食健康之人,也是朱彝尊的自我投射。他不仅在食谱的开篇“食宪总论”中分享了诸多饮食养生要诀,如“软蒸饭,烂煮肉,少饮酒,独自宿,此养生妙诀也”,还在食谱中收集了一些养生食方,如本文开头提到的“神仙粥”,便是一个能祛风散寒、预防感冒的著名食方,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




江南古食谱之妙,更妙在人生之理。


在古食谱中,食物的做法、吃法,无不暗藏着江南人的生活智慧。


追求“真实”,偏爱食物的本味。朱彝尊的老乡顾仲,站在医学家的视角编排了《养小录》一书,他在序言中写道:“本然者淡也,淡则真。”意思是说,食物原本的味道是清淡的,清淡则意味着真实。而在当前一些重油重盐、重甜重辣的饮食环境下,食物天然的清香和鲜味被掩盖,以至于一些人忘却了食物本来的味道。殊不知,“人间有味是清欢”,许多事情如果夹杂太多目的、刻意追求去做,反而不容易做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懂得“适度”,认为食不宜过多。《饮食须知》的作者贾铭尤好饮食养生,生于南宋的他一直活到了明代,享年106岁。当明太祖朱元璋向他询问平日的养生心得时,他回答“要在慎饮食”,讲求的就是在饮食上的适度。


无独有偶,在其他古食谱中,朱彝尊提出过“食不须多味”的观点,袁枚发出过“戒目食”的感慨,对铺张浪费之风嗤之以鼻。无论是从养生的角度,还是从修身的角度,“食不求饱,食不在多”都是编撰饮食论著的文人雅士立于世所追求的一份宝贵的克制。


天一阁馆藏《随园食单》刻本 图源:“天一阁”微信公众号


擅长“调和”,讲究“食以衡为先”。阴阳平衡、五味调和是古代饮食文化的精髓,袁枚就是一位十分注重饮食调和的食客,比如他爱吃豆芽,喜欢用炒得熟烂的豆芽配燕窝食之,谓之“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他收录在《随园食单》中的药膳“黄芪蒸鸡治瘵”,选用中药黄芪和未生蛋的嫩母鸡两味温和的食材,也是遵循了食材搭配一定要“物性相和”的理念。


除了食材之间的调和搭配,《养小录》中“人非饮食不生,自当以水谷为主。肴与蔬但佐之,可少可更”的观点,既与我国传统饮食习惯所提倡的膳食均衡理念所契合,又可看到现代社会倡导的平衡膳食宝塔结构的缩影。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饮食享乐的日常里,何不偷得半日清闲,翻开江南古食谱品读一番?又或是尝试一下古人的养生之道、咂摸一下食物的原汁原味?如此,舌尖滋味之外的生活趣味和文化意味也就随之落肚为安了。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浙江宣传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