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该怎样记下去

政务   2024-12-14 07:31   浙江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在浙江,有一本“日记”从1998年记到今天,记了26个年头。


这本“日记”里,既记满了“家长里短”,也记下了乡村巨变,它就是发源于绍兴嵊州的“民情日记”。26年间,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入户、倾听民声、为百姓排忧解难,把一本本“民情日记”记得有血有肉。


2004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嵊州调研考察时,提出“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随后20年间,“民情日记”逐渐走遍浙江、走向全国,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


小小“日记本”何以深得民心?20多年过去了,“民情日记”该如何继续写下去?


雅璜乡干部记下的“民情日记”




在嵊州雅璜村的“民情日记”实践中心,陈列着一本朴素的工作笔记本,封面用钢笔写着“民情日记”4个字。这是当地最早的一本“民情日记”,日记本的主人是时任雅璜乡党委书记李春阳。1998年3月23日,他在日记本记录下第一篇“民情日记”,呼吁乡干部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酒,为村里的困难户捐款。


第一本“民情日记”,以及1998年3月23日时任雅璜乡党委书记李春阳写下的第一篇“民情日记”


记录第一篇“民情日记”后,李春阳在全乡干部中提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构想。1998年5月,雅璜乡召开会议,确定了民情日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的“四百”主题。当年年底,嵊州又加上了“办百家事,致百家富”,形成“民情日记”的“六百”精神,传承至今。


有人说,“民情日记”很土,因为它让干部站在村口、蹲在田间、坐在村民家里;也有人说“民情日记”很真,因为它真切地让一桩桩老百姓挂念的事落地落实,走进了百姓心里。


“民情日记”记下的是“民情事”。“苏阿姨说这几天门口弄堂里面有三盏路灯坏了,晚上出门散步视线不好,需要联系修理工修理”“村里的朱大哥想给自己的孩子申请学校的爱心助餐,需要帮忙办理申请表”……“民情日记”记录的多是群众的小事。解决好群众的这些烦心、揪心、操心的小事,“民情日记”自然就成了群众的“暖心账本”。


“民情日记”架起的是“连心桥”。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向所谓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导致农村“乡土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位于嵊州山区的雅璜村和大部分村庄一样,经历着转型阵痛。一些基层干部下村却不入户,既不关心群众的想法,也听不见群众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民情日记”,推动基层干部入户走访,把村民关心的小事一件件认真记录、认真解决,缓和了一度紧张的干群关系。


“民情日记”的意义不在于“记录”,而在于不断服务群众,让干部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小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双方之间架起“连心桥”。因此“民情日记”工作做得好的干部,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作“狗不叫”干部,意思是他们经常来老百姓家里,连狗都和他们熟络了。


“民情日记”也是“智慧库”。想要记好“民情日记”,党员干部就得经常到群众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其实,记录“民情日记”的过程既是党员干部在收集民智,检视和丰富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也是群众主动参与、表达民声民意的途径,是二者“双向奔赴”的良好互动。通过“民情日记”,干部还能掌握工作落实的实际进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检验政府决策的实效,为细化落实提供材料。


雅璜乡干部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记录民情




这些年,记“民情日记”已经成为很多基层组织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宝”之一。但真要把“民情日记”记到百姓心坎上,还需始终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比如,粉饰包装。“民情日记”本是了解民情、为民服务的载体。要避免“民情日记”变成党员干部自我表扬的“政绩账本”,夸大自己做的“好事实事”,甚至不是自己做的事也往上记,这样的“民情日记”难免变了味、走了调,严重影响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


比如,没事硬记。一些地方虽然想推广“民情日记”的经验做法,却不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一些基层干部记的不是难点堵点问题,而是事无巨细地记下流水账,对各项工作简单堆砌,应付上级检查,导致“民情日记”无民情。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任务繁重,“硬记”的“民情日记”只会变成负担。


比如,纸上谈兵。“民情日记”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日志,它不仅记事,还带有记录者的思考和体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如果没有真正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问题,或是平时很少和群众接触,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答案,那么记录的内容很可能会流于形式,“民情日记”也会沦为“纸上谈兵”,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一记了之。“民情日记”是一种工作手段和方法,记录本身不是目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不能把记录了就当作完成了任务。一记了之、只记不做,那还不如不记。某网站就曾列出多篇“民情日记”,拟人、比喻、排比轮番上阵,几乎篇篇都引经据典,本该朴素、真挚的“民情日记”成为形式主义的展示品。




时代在变,人民需求在变,服务人民群众的工具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从纸质笔记到数字档案、从千家万户到千企百业……“民情日记”的载体在升级、内涵在转变、领域在拓展。


如何记好新时代的“民情日记”?笔者认为,至少要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有新突破。


石璜镇雅璜村驻村干部开展民情走访


一是“记什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需求,这一点,在“民情日记”中也应有生动反映。过去,老百姓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更迫切,群众的“急难愁盼”也多与衣食住行有关,而现在不少群众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也希望精神文化上可以获得满足。


“记什么”自然也要跟着群众需求变化而改变,既要一如既往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也要记录下老百姓日益旺盛的多元需求。像浙江向广大农村地区派出的文化特派员,就可以记好“民情日记”的“文化篇”,及时发现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准链接文化供给。


二是“怎么记”。经常性走村入户、和群众打成一片、听到群众的真话、记录下真实情况是记好“民情日记”的基础。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赋能,也可以让“民情日记”记得更好。在一些地方,“民情日记”正逐渐从手写的笔记转变为线上的“民情数据”“民情大脑”“民情网络”等。


像嵊州市把“民情日记”从“本上”记到“线上”,形成了70多万份数字民情档案。这些档案涵盖了基层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不断充实、更新。从深入田间地头解决问题到线上流转协同处置问题,“民情日记”这个“老把式”成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载体,不仅能解决一人一户的小事,还能从大数据中梳理出群众关心的普遍问题,从解决“个性问题”推动解决“类案问题”。


三是“记了怎么办”。记的是民情,考的是干部,验的是作风。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记录,一本“民情日记”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实实在在、桩桩件件地解决好。


现在有的地方在探索实行群众签字验收制度,“民情日记”记下的问题到底有没有闭环解决,由群众来检查认定、签字验收,杜绝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为民服务行不行,要让群众评一评”,只有把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民情日记”才能永久焕发生命力。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政绩,不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也不论“民情日记”如何延伸,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初心不能变,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纽带不能断。未来,“民情日记”还将一直记下去。





各位读者:关注公号后可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最新推文。评论区留言在本文发布24小时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一套《浙江宣传》书籍。您觉得“民情日记”该怎样记得更好?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浙江宣传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