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年底了,一提“抓落实”,一些地方为了表决心,往往在公文里加入诸多副词,“切实抓落实”“切切实实抓落实”等齐上阵。一写汇报材料,不管有没有内容,但求“看上去很美”,各种排比对仗、遣词造句把“为文造情”装饰到了极致。
重视文风是我们党一贯的传统。80多年前,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历数党八股的罪状,比如,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如今,这些文风不正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事实上,主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公文,并非自带“八股基因”。历史上,有许多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官方文书。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是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等等。
当下的融媒体语境求鲜、求活、求实,如何把公文写得更有意思?公文如何才能不“高冷”?对此,笔者有四句话想说。
一、一千句引经据典,不如一次调研蹲点
公文创作,素材为基。不少作者为了彰显文字功底,热衷于引经据典。适当引用的确能为公文添彩,但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堆砌经典,就有可能陷入“写者累、读者倦”的尴尬境地。
一篇公文要表达什么?主题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采用什么方法和措施解决问题?这些是价值所在。那么,素材从哪里来?我们不妨从一个故事中找找答案。1941年5月,毛主席为深入了解运盐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据此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指示西北局的同志撰写一份详尽的运盐工作调查报告。当时在延属十县工委做秘书工作的高克林接到任务后认真调研运盐实际,并将相关情况整理成一篇报告。当毛主席看到这份约3000字的报告后,高度评价:“我们需要的是这类东西,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夸夸其谈’,而不是那些党八股。”
我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上,公文的素材不仅仅只有过去的经典和经验,还有当下鲜活的生活实践,常常去调研、去蹲点,原原本本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文稿就有了源头活水。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公文,能够让大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蕴含着“如何改善现状”的建设性意见。
二、动笔前不妨先和“他们”对对话
在写作公文之前,不妨先和这篇文章的受众对对话,问问他们在想什么、愿意听什么,如果定位不清晰,内容和表达方式没有针对性,共鸣便无从谈起。
比如,面向基层干部的动员讲话和面向社区居民的政策宣传,面向高校老师的理论宣讲和面向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都需要结合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话语体系、设置不同的内容。如果不分对象、不辨语境,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敷衍群众,没有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就可能会闹出笑话。
比如,一些干部久坐办公室,忘记了公文写作需要紧密结合具体的写作语境。当下的时代背景、政策环境、行业特点等本就纷繁复杂,况且还在不断变化迭代,想要简单地用机关内部的“三板斧”去应对社会公众,只能像是老鸦声调,对着群众哇哇乱叫而已。这样僵化的文稿,一旦放在新媒体的秤上一称,被阅读量一检验,就原形毕露了。
公文不能自说自话,一篇好的公文一定能打动受众。代入受众的“感受”和“感情”,跨越一个个“交流障碍”,才能真正实现上传下达、沟通内外的作用。
三、“把话说短”才是最有力量的表达
平时我们总会听到关于会议时间漫长、发言拖沓的抱怨,这背后,和公文文风冗余繁复、不够精炼密切相关。对此,鲁迅批评得更为直白:“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我们党历来不提倡长篇累牍的公文文风。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发布,强调“在写请示文电或写报告时,必须注意文字的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阅读。现在有很多文电,既嫌冗长,又嫌杂乱”。
“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深远的哲理常常以朴素的形式呈现。学会删繁就简,用凝练的语言来讲清楚思想、讲明白道理,是一种本事,也蕴藏着智慧。无论是过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今天的“八项规定”,为了达到最直接有效的动员效果,皆言简意赅。
那么,公文何以凝练?明确公文目的至关重要。落笔前,首先懂得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严格筛选并精简内容,确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避免累赘无用的叙述,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当然,写得精简不等于执着压缩文章篇幅,一味求短。正如庄子所言:“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其中奥秘,需要作者反复推敲、精益求精,锻炼自己把握问题核心的能力。
四、不求通篇皆锦绣,但愿几句入人心
就拿当下的新媒体作品来说,有些抓住人眼球的往往只是几个短短几秒的镜头。而在公文中,能够深入人心的也常常是其中的几句点睛之笔。比如,一场演讲过后,大部分内容其实都可能会被遗忘,只有“金句”能长久地在人们脑海中回响。毛主席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些切中肯綮、令人醍醐灌顶的“金句”,有谁能够轻易忘怀?
“金句”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词汇层面的“抖机灵”,而是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知识储备后的探骊得珠。要想写出“金句”,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像海绵一样源源不断地吸收、积累知识,如此,才能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先人一步找到最妥帖的词句表达。“金句”也并非要字字珠玑或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指那些作者对相关工作透彻了解后写就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表现力的观点和句子。因此,要想写出“金句”,也需要回归到真调研、深研究之中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真正出色的公文必然倾注了作者经年的磨炼与开阔的视野。愿今天的公文中,也能出现更多意义深厚、意境深远,让后人广为传颂的名篇。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