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声|“学术本体论”线上对谈:绘图作为研究战略

文摘   2024-06-19 10:00   四川  

「城声」栏目定期发布全球线上及线下与城市主题相关的人文社科领域讲座、沙龙及其他活动信息。欢迎读者、组织者关注或投稿。






“学术本体论”线上对谈:绘图作为研究战略
ONLINE CONVERSATION ON ACADEMIC ONTOLOGIES: Mapping as Research Strategy

时间:2024年6月25日,20:30-22:00(北京时间)
讲者:唐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Anitha Silvia(文化活动家)
Omar Rodríguez(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Ca’ Foscari University)
注册链接:https://www.iias.asia/events/mapping-research-strategy

“学术本体论”是由荷兰莱顿大学人文跨界 (Humanities Across Borders, HAB) 项目和国际亚洲研究院 (IIAS) 奖学金项目发起的在线对话系列,旨在为学生和职业生涯早期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该在线平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搭建起跨学科的线上网络,共享多语种的叙述性研究和教学策略,为下一代学术研究铺路。该平台旨在突破学界的话语霸权,扫清学术界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障碍。因此,该平台尤其会关注被忽视的表达形式,包括叙事的、身体实践的、以及表演性的知识生产和学习模式。

今年,该平台将重点关注绘图实践的多样表达形式,特别是绘画、徒步、以及档案研究。另类的制图实践也为艺术家、学者、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抗争的武器,用以呈现被隐藏的叙述、解构复杂的时空关系、挑战传统的制图模式,并最终揭露那些被忽视、被篡改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暴力。


1. 大众制图: 制图作为协作性的知识生产战略|主讲:唐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Popular cartography: Rethinking Mapping as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strategies


国际活动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正在持续推动“反绘图”(counter-mapping) 运动和相关实践,利用绘图技术支持边缘或土著社区为土地权利而斗争。本次演讲将聚焦青年在不均等的城市空间中隐蔽、流动且临时性的栖居生活,尝试提出了一个方法论问题:绘图实践和民族志研究如何进行协作,以一种启发性的方式,和边缘的青年共同生产出情景性的在地知识?通过在孟买达拉维 (Dharavi) 与年轻人共同绘图、讲故事、以及批判性反思,该演讲主张,绘图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合作,绘图者的各种"发现"和"创建"支持了城市边缘的情景性知识生产。通过重读、重写和重绘,可以使这些知识显性化。这种方法被称为"大众制图术" (Popular cartography),其旨在超越官方或专家绘图者的背景、技能和学科偏见,提供一种合作的媒介,用于表达那些常常被忽视、模棱两可的、或不易被描述的生活经历。


2. 绘制Kampung Plampitan的日常仪式|主讲:Anitha Silvia(文化活动家)
Mapping the daily rites of Kampung Plampitan



坎邦普拉姆皮坦 (Kampung Plampitan) 是印度尼西亚主要港口城市泗水 (Surabaya) 的一个城中村,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卡利马斯河 (Kali Mas) 和卡利佩吉里安河 (Kali Pegirian) 的交汇处。坎邦普拉姆皮坦见证了泗水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的起伏变迁。坎邦普拉姆皮坦拥有最长的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小巷,这一发现尤为重要,因为泗水市有290.9万摩托车和501,370辆汽车,而人口仅有300万。关于坎邦普拉姆皮坦的档案和学术论文极为有限,因此基于当地的地方知识进行绘图将尤其具有重要意义。Anitha Silvia及其团队与坎邦普拉姆皮坦的居民一起绘制了遮荫植物、居民技能、非正规经济、与食物相关的社会活动,以及由跨越不同世代、宗教和种族的居民所记载的地图。他们也学习了居民们如何照顾卡利马斯河和卡利佩吉里安河;如何维护最早居民的墓地;以及居民如何执行市政府自上而下的项目。这一绘图活动激发了从个体到集体层面的地方行动,包括集体徒步、户外集体用餐、绘画工作坊、手写信件交换、卡拉OK和朝圣等活动。



3. 作为项目的地图:墨西哥盆地-河谷的想象、实践与创造|主讲: Omar Rodríguez(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Ca’ Foscari University)
Maps as projects: Imaginaries, practice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Basin-Valley of Mexico


墨西哥流域在不同时期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被想象和概念化,从地方志、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再到现代制图,对城市和湖泊的呈现方式在不断演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图的变化可以被视为一种长期的历史研究,具体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知识体系下的绘图方法、以及它们背后独特的本体论,比如,这些地图在不同时期如何概念化社会和水景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些地图不仅是地景的象征性表达,它们还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了实际上的功能性作用,比如对城市规划、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这些图像也是由不同的社会群体共同协商而成,它们对城市和流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和主张。因此,图像不仅是竞争性想象的产物,还伴随着各种争议性的实际功能。如今,墨西哥城的建成区显然已经盖过了水景,但不可持续性的城-水关系仍然是人们所担忧的问题。因此,检视历史上墨西哥城演变的城-水关系,将有助于构思和规划更可持续的自然和城市未来。





编译:杨一萌

制作:李逸帆


反馈/建议/投稿:urbansense.info@gmail.com


城识 UrbanSense
打开城市的间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