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学会与人交往是人生中的重要课程,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保护好“少年的你”,这些内容我们都要了解。
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学校情境之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施加的伤害行为,且对被伤害方的身体、心理、财产等方面造成了损害。在故意伤害性之外,校园欺凌有别于一般的攻击行为,即力量不均衡性,指欺凌者通常在身体力量、人数或人际关系等方面上处于优势地位,受欺凌者在受到欺凌时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对欺凌的类型有很多分类标准,如按照实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欺凌(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关系欺凌);按照起因,可将欺凌分为主动性欺凌和反应性欺凌。此外,随着当代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欺凌类型。
1.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身体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包括打、踢、推、撞或抢夺、破坏物品等。言语欺凌是欺凌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包括骂人、羞辱、叫取外号、嘲讽等。关系欺凌是欺凌者一方借助第三方而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
2.主动性欺凌和反应性欺凌。主动性欺凌是指个体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他人主动发起的欺凌,大多欺凌属于这种情况。反应性欺凌是指欺凌者事先受到了被欺凌者激惹或挑衅。
3.新兴的欺凌类型——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具有相对优势的个体或群体借助于现代网络交往方式或媒介(如短信、电话、邮件、照片/视频、聊天室和网站)有意实施的指向特定对象的可能产生持续性伤害的一系列侵犯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人肉搜索、网络诋毁和骚扰等。
1.欺凌者。欺凌者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经常或频繁地欺凌他人的人员。在欺凌者中,又可分为组织欺凌者、协同欺凌者,他们都实际地表现出欺凌他人的行为。欺凌者还可能是对上学途中的学生实施暴力的其他社会人员。组织欺凌者指带头发起欺凌,组织策划欺凌行为,并能不断想出新花样来欺凌别人的人员。协同欺凌者指积极主动地协助欺凌组织者捉弄、折磨受欺凌者的人员,是欺凌组织者的帮凶。
2.受欺凌者。受欺凌者是指那些经常或频繁地遭受他人欺凌的人员,包括被动型受欺凌者和挑衅型受欺凌者。
被动型受欺凌者有时又被称为“纯粹受欺凌者”,指单纯受到他人欺凌而不欺凌他人的人员。他们的特点是:年龄较小,身体瘦弱或有某种身体缺陷或生理特点;性格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受到欺凌后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为抑郁、焦虑所困扰。通常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他们具有较低的自我评价,缺乏自尊与自信,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同伴地位通常很低,缺乏人际吸引力,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
挑衅型受欺凌者指因为自己的挑衅行为而受到欺凌的人员。有的研究者将其称为欺凌/受欺凌者,他们既会因挑衅他人而受到欺凌,又会欺凌比自己弱小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特点是:一般身体强壮,做事武断,欺凌别人又常抱怨受人欺凌;对别人的反应十分敏感,神经过敏性大于欺凌者和纯粹受欺凌者;兼有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某些特征,如欺凌者的情绪性、冲动性与受欺凌者的敏感性;社会悦纳性或同伴地位远低于其他人员,最不受同伴的欢迎的。
不做受害者。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与不良同伴或群体不接触,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欺凌者。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当我们受到欺凌后怎么办?首先要敢向校园欺凌说不。如遇校园欺凌,先要保证自身安全,保持镇定,懂得求救,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并及时寻求老师、家长、学校或者警方的帮助。面对校园欺凌,不能以暴制暴,要主动把被欺凌的经历告诉家长或老师,及时与学校老师、管理人员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记住一个在危机时可以向其求救的成人的电话号码。
(一)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受理电话:
苗培鹤(党委副书记、校长)
15952520162
朱凤翔(法治副校长 宝宇律师事务所主任)
13773322450
杨权应(初一级部分管副校长)
13511700538
圣春平(初二级部分管副校长)
13952561515
殷玉龙(初三级部分管副校长)
13952500653
吴志俊(新城校区负责人)
13852520898
纪伟华(安全分管副校长)
18932368058
汪国银(德育分管副校长)
13951441795
夏德顺(安保处主任)
13651519393
邱士会(德育处主任)
13805255702
万红军(初一级部分管德育主任)
13773340766
徐连书(新城校区分管德育主任)
13952545628
郭顶标(初二级部分管德育主任)
13852181771
展文国(初三级部分管德育主任)
13305255990
受理邮箱:
bysyczdyc@163.com
(二)宝应县教育局
受理电话:0514—8822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