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生在混乱无序的原始社会,文字的出现带动了文明的诞生,最终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是统治者用来管理百姓最有效的手段。
封建礼教在诞生之初,确实给国家统一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随着千百年的发展传承,某些礼教出现了压抑人性的一面,百姓的人身自由不再属于自己,就连婚恋的权利也被一并剥夺。
过去的大户人家为了保持家族地位以及血脉,通常会选择和同等地位的家族联姻,他们的子女打从出生起就被订下了婚约,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包办婚姻。
谁能想到,毛主席在参加革命前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还有过一个不愿提起的“妻子”,那么她究竟是谁,后来又过得怎样?
01
毛主席的老家在湖南韶山,在当地毛家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家族,世世代代靠耕作为生,勤劳勇敢的祖辈用无数心血才积攒了如此家业。
作为家中的长子,毛主席自然被族中长辈寄予了厚望,他将会是家业的继承人,毛家未来的顶梁柱。
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曾支持过儿子求学,送他到私塾中接受教育,但随着年纪一天天变大,劳动时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他也意识到自己是时候该培养接班人,于是便将毛主席叫回家中,要求他跟着学习如何打理家业。
虽然毛主席仅仅读过私塾,但他一心想要走出大山,到省城长沙增长自己的阅历,因为父亲的严词拒绝而变得心灰意冷。
从那以后,父子二人一见面便争吵不断,毛贻昌埋怨儿子将要成人却如此不懂事,读书还不如老老实实继承家业,或者托关系去做一个账房先生。
为了束缚儿子,不让他再有外出闯荡的念头,毛贻昌便偷偷托人帮张罗亲事,认为只要儿子成亲后,身为丈夫的责任感就会让他放弃理想。
02
不出几日,便有一户人家登门拜访,对方是韶山本地的罗家,家里有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儿名叫罗一秀,但眼看着即将满18岁,却还没有成亲。
毛贻昌和罗家的长辈一拍即合,爽快地同意了这门婚事,唯独毛主席还被蒙在鼓里,强行被父母叫回去参加自己的婚事。
此时的毛主席尚不懂得何为情爱,他满心想的是如何报效国家,但迫于父母的命令,最终只能勉强接受了这门婚事。
二人之间并无感情,毛主席在婚后便立马挑明了关系,称自己只是把她当作姐姐看待,罗一秀一脸不知所措,答应了毛主席的话。
当毛主席在外奔波求学时,家里的重担基本都压在了罗一秀的身上,毛主席还有几个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不难看出罗一秀的压力多么沉重。
但罗一秀从来不跟别人抱怨辛苦,几年来每天坚持早起贪黑劳作,将毛家人都照顾得很好,毛主席父母看到罗一秀踏实能干的模样深感欣慰。
而毛主席则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他决定到更广阔的地方求学,故此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和罗一秀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03
毛家人原以为,毛主席成人后便会懂得这门婚事的幸福,可还没等那一天到来,罗一秀突然患上了罕见的疾病卧床不起。
毛家人请来了当地的医生,但凭当时的医疗手段很难医治,罗一秀在病痛的折磨下不幸离世。等到毛主席赶回家中,看到早已没了生命的罗一秀,心中十分悔恨,这件事也成为了他永生都无法释怀的心结。
或许是自觉对罗家人的亏欠,毛主席每逢过节回家探亲时,都会带着礼物拜访罗一秀的父母,承诺今后自己也会承担起照顾二老的责任。
时光飞逝,转眼间毛主席已成为新中国的领袖,他所肩负的使命十分沉重,每天都在忙着处理公务,基本没有时间回韶山。
直到某天,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信件,原来是罗一秀的哥哥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想要毛主席帮忙谋一份差事。
放下信后,毛主席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的心里也万分纠结:自己身为一国领袖,用关系帮忙安排工作,恐怕会给下属立一个不好的榜样。
但最终他还是愧对于罗家人,托人帮罗一秀哥哥安排在北京工作,这也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一次的破例。
结语
爱情本该是自由的,强行结合并不会产生太多的感情,反倒会让不幸延续下去,试问谁会想过上这样的婚姻生活呢?
当今社会依然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坚决反对封建思想,为每个人的合法自由权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