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救了邓小平长子邓朴方一命的工人,后来过得怎么样?

文化   历史   2024-11-08 17:46   江西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十分坎坷,“三起三落”众人皆知。他的子女们也曾受到他的影响,在原本朴素的生活中遇到过磨难,锤炼其坚定的意志。在这之中,长子邓朴方的遭遇是最令人惋惜的。

曾经的他是天之骄子,在高中时期保持着排名靠前的成绩,并于1962年,被北大录取。进入到技术物理系后,他一直勤勉努力,面对枯燥且学习难度极大的原子核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潜心吸纳与钻研。在22岁那一年,彼时已经是一位大四学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黑暗已经裹挟着狂风暴雨向他走来。

特殊时期开始后不久,邓小平便再一次迎来政治风暴,被污蔑成是人民和国家的罪人,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对待。家人们都没有幸免于难,邓朴方被迫中断学业,努力多年赢得的预备党员的资格再也与他无缘。

更令他感到忧伤的是,父亲被抹黑后,那些人不曾收手,甚至还将他也当成了攻击对象,企图从包括他在内的邓小平后代中找出所谓的确凿“罪证”。

不管他怎么努力,那些人始终都坚持用错误的称呼污蔑父亲,这让他十分生气,在一次次的精神压力下,1968年8月的一天,他怒而从三楼一跃而下,期望通过自己的死亡让世人们看清真相。

可他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之中。因为在跳楼下落的过程中,一根铁丝勾了一下他的身体,这次的意外看起来是运气好,可带给他的身体损害也是极大的。

昏迷不醒,脊柱受损,下肢还没了知觉,邓朴方的情况十分严重,即便是在这种时刻,受其父的影响,也无人敢医治,救护车出动过,但也只是将他放在了北大校医院的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可心有不忍且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却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王凤梧,也是邓朴方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后来在热爱的领域成绩耀眼的邓朴方。

王凤梧进入北大的时间是1968年9月,当时他是邓朴方所在班级的班长,而邓朴方早已被迫离开了熟悉的校园。但是一位学生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帮自己一个忙,让20块钱交到邓朴方的手上,自己当初是借的,现在有了钱,也该还给邓朴方了。

王凤梧觉得这是件小事,便答应了下来,只是寻找邓朴方的下落还是费了一番功夫,没想到,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却很是不堪,当时邓朴方虽已进入了医院,但也不受重视,没有及时的医护人员的治疗,只能躺在一间空病房的一角,兀自抵抗着疼痛和高烧。

王凤梧见他身边空荡荡的,不要说救命用的药物,就连饱腹的吃食都没有,他很是难过。在办完学生所托之事后,他找到医生,希望他们能本着医者仁心为邓朴方提供医疗援助。医生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也不好见死不救,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邓朴方的病情因此得到了暂时的控制,但想要彻底摆脱病魔,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才行。可就在这个时候,校医院态度坚决地一定要让邓朴方出院,王凤梧也失去了“宣传队员”的资格,在一家工厂参加生产建设。

王凤梧没说什么,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北大,但邓朴方的病情不能再拖了。暂且不论邓小平的名誉如何,在他看来,邓朴方是个正直善良的人,成绩优异,能力强,若是没有这场政治风波,他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国家的发展势必会起到推动作用。

因此,王凤梧决定不能放弃邓朴方,随后不辞辛劳地用平板车拉着他在北京城内四处求医问药,在令人失望的结果下,王凤梧没有放弃,而是写了封信,陈情了邓朴方的情况,一级一级地递交,终于传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耳中。

在他们的关怀下,邓朴方有了生存的希望,先后在积水潭医院和301医院接受过治疗,虽然双腿还是失去了功能,但他在从受伤到康复出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王凤梧给予的温暖,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并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心血的事业。

而王凤梧曾在北京外文印刷厂工作过,邓公曾找过他,希望答谢对方,可他却不求任何回报,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在他看来,当年所做的好人好事不过是举手之劳,即便因此失去了光明的前途,他也做不到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以悲惨的方式消失于这个世界上。

在当今社会,虽然人情冷漠了不少,但愿意传递暖意的人还有很多,希望这其中就有你。

程哥读史
专注更新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