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是我国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女真人为主体形成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重要贡献的民族。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广袤的地区里,和中原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反映在生活上,形成了本民族的习俗风尚。
满族进入汉族地区以后,虽然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习俗风尚上仍保持一些本民族固有的传统。
一、房屋建筑
满族人家在东北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居住习惯。民间住户一般修盖3间或5间不等,草顶土墙,起脊房屋皆南向。在南和西两面开大窗户,窗皆向外开,窗户纸糊在窗棂外边,院中有影壁,影壁北面中间立有“索罗杆子”。
房屋若5间时,室内分东西屋和堂屋。西屋南西北3面成圈炕,俗称万字炕。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西炕不住人,因为西炕墙上供有祖宗板。堂屋正迎房门,多是小辈住处,东屋也是晚辈居住。厨房设在堂屋北面,烟囱高,砌在外面。
二、头饰服装
头饰分男女头饰两种。男人辫发,女人结髻。满族的辫发,由来已久,从金朝女真时代兴起。金天会七年(1129年),太宗曾下令,凡女真人皆留辫发,不如者处死。所谓辫发就是男子剃发,自头顶中间留有长发,梳为长辫,垂于脑后。顶发四周边缘剃去寸许。这种发式直到民国成立后才终止。满族妇女的发式,姑娘梳辫子,婚后开脸,开始在头顶上结髻。这种结髻发式东北和关内又有区别。东北地区满族妇女的头饰是带头发撑子,是用银丝或铜丝制成,将头发用红头绳束于头顶,按上“头发撑子”,再把头发分两绺缠绕在“头发撑子”上,插上金制或银制的扁方簪子和绒花等秀丽的装饰品。在北京地区的满族妇女穿礼服袍褂时,头上所戴的叫钿子。这钿子分凤钿、满钿和半钿三种。它的制作是以黑绒和缎条制成内胎,用银丝或铜丝支撑外面,插上翠玉之类的装饰品。一般说来,这种头饰在东北地区也流行。
另外还有耳饰,带上金制、银制或镶有翠玉的各种各样的钳子。还有手饰,手指带嵌有珠翠金制的戒指,俗称手镏。手腕带上玉翠或金制的镯子。满族妇女发式的特征至今在我们九台县莽卡满族乡仍可以见到,60岁以上的妇女在头顶上结这个髻。至于穿鞋,乡间男人喜穿靰鞋。便于生产劳动和狩猎。女人则穿绣花的鞋,鞋底的脚掌和脚跟部分不着地,只脚心处嵌方木一块,包一层布着地行走。
为适应骑射生活,长期以来,满族都穿戴紧身窄瘦的缨帽箭衣。
这种袍服,衣袖较窄,其端加半圆形“夹袖”,也叫前袖,腰束布带。这种服饰很方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无论是从事生产劳动,或是行军打仗,又轻便,又灵活。远自清太宗时,就非常重视服装。太宗禁止裹脚,是对妇女做的一件大好事。直至解放时,东北民间,尚以缠足为“民装”,不缠足为“旗装”。
满族兴起初期的服装,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分为单、夹、皮三种。衣服杂乱无章,上下同服。入关以后,满族达官贵人,衣冠定制,寒暑更换,也都有次序。男人袍服,外套马褂,妇女旗袍有所发展,多喜欢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大城市里还盛行镶边。辛亥革命以后,男女老幼还都穿着旗袍。比较富裕的讲究人家,穿上长旗袍、还套上了短旗袍,就是通俗所说的马褂。在乡间里穿的旗袍,实际单的就是大衫,棉的就是棉袍。随着时代的前进,旗袍式样也不断地新式化,由肥变瘦,并有长袖短袖之分。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现在,样式演变为:直领,袖短窄,右开大襟,钉扣襟,紧腰身。衣长到膝下。两侧开衩,有的还镶边。妇女们穿上这旗袍,既庄重,又大方。
三、饮食起居
自古以来,满族人民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五谷杂粮,还进行采集狩猎。满族人的主食是小米,并喜黏食。根据季节,在吃的方面也随之变化。春季忙种,就多做豆面饽饽;夏季天长,正是忙铲之际,便多做黄面豆包或用椴树叶子包豆馅饽饽,或做黄面水团子;秋季收割之时,便做黏糕、饽饽;冬季易于放置食物,同时也接近春节,便大量做黄面豆包、小米面豆包和黏糕(年糕)。在正月间,除吃白面饽饽外,便多是吃这些黏的食品。认为过年,必得吃“黏”饽饽(年和黏同音)表示“年”意。副食方面,满族人爱吃白片肉、氽酸菜粉汤和血肠。
在满族人家吃饭首先展现在桌上的是4个菜碟,然后一般多是用6个或8个炒菜来招待亲友。菜必成双,就是平素家里来客人只炒一样菜,也必分为两盘或碗装之,这样以示尊敬。
满族人家生孩子满月后,放在木板制的长形摇车里(似船形),用绳吊在屋梁上,来回悠悠。摇车涂红色,并有金色绘花和“长命百岁”字样。
满族人好吸旱烟,年岁大的人吸烟用黑色乌木管,一头有嘴,一头是铜制的烟锅,名为烟袋,年长的不说,就是年岁小的姑娘也用这烟袋来吸烟。平时叼着个烟袋,东家走走,西家看看,洋洋自得。因而在当时有些人看到这些情况便唱出了“关东城,三大怪:糊窗户纸朝外;生了孩子吊起来;十几岁的姑娘叼着个旱烟袋。”
四、敬长重礼
满族向有尊敬长上,重视礼节的优良传统。早在后金天命11年(1626年)时,清太祖努尔哈赤就以明文规定“晚辈敬谨之礼,对长辈,在途中忽然相遇时,如果骑马要下马跪下叩头。”从此,尊敬长上,重视礼节的风气,就已形成,并有所发展,一直相沿而不废。
余幼年时期,家里人口众多,四世同堂。亲友来往频繁。自家平素每日晨昏,晚辈必须向长辈请安问好,少辈媳妇早晚也必须给公婆装烟。当长辈在坐,儿孙辈都不能与老人并肩同坐,而在一边垂手站立。
在通常情况下,男人行请安礼,一般叫打千,就是右腿向前迈半步,双膝弯曲,右手垂下。女人行蹲安礼,就是双手按大腿下蹲,道万福。长久时间不见的长辈亲友,则行叩头礼,亦行三跪九叩礼。
亲友来家串门,先让烟,后捧茶。客走时,全家老少依次都送出大门外;回来时也同样按长幼次序,长辈在前,小辈在后。这种风尚,直到现在。我去莽卡满族乡访问时,离开那家里,就是这样送的。
五、节日祭祀
满族祭祀主要是指祭祀祖先,崇拜祖先。下面说说过大年祭祀、大祭祀和跳神祭祀。
满族人非常重视过旧历年。在这个传统节日中,不仅各家各户对一年的生产劳动阖家团聚喜庆丰收,而且缅怀祖先,对祖先还要进行隆重祭祀。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扫完房,就把祖宗板上长方形的四个香盘取下,擦得干干净净,同时把由山上采来的年祈香叶子烘干,碾成细碎面子做成香,装在香盒中,以备过年点燃,不烧黄色线香。
在过年的前一日早上,在大门前点燃豆萁,烟火直升上空,终日不断。这是表示在岁暮天寒之际,接待家中祖先和故去的前辈亲人回家过年并取些银钱,先在这里烤烤火取暖。除夕晚间在大门前烧包袱,给故去的亲人送纸钱,以备在这新的一年中花用。全家老少都在大门外向烧包袱处跪拜叩头,送走祖先和亲人。
除夕这天贴上对联、年画,祖宗板上贴上挂钱。晚饭前,全家团聚,按辈次,小辈给老辈分别叩头,然后用饭。这时摆上供,燃放鞭炮,这就开始过年。
夜半,在祖宗饭前,点蜡烛,燃上香,放鞭炮,主人到外面去接喜神和财神。回来进屋后,向祖宗板跪拜叩头,小辈给长辈跪拜叩头。名曰“辞岁”,长辈还给晚辈“压岁钱”,这钱用红纸包着。家中男人煮饺子,因为这是一年中的头一顿饭,妇女们不去做。全家人吃饭后,时已半夜后的一、两点钟,稍事休息,便睡去。早上亲友互相拜年。
这样烧香祭祖,每日三次,一直到正月初六才完毕。等元宵节前一天,如过旧历年一样,又摆上供,点上香,到正月十七早才撤供。至此,旧历年才算过完。
余(作者杨文健)早年即丧父、母,每逢年节祭祖上香叩头这些习俗都由我来承担。当时家中门后祀有“完立妈妈”。每逢年节也照常上香。这完立妈妈究竟是谁?也不知道。只记得我的妹妹好哭,当时我的曾祖母说她:“你别哭了,完立妈妈该有气了。”直到现在才知道满族奉祀完立妈妈,就是奉祀在《清太祖武皇实录》所载之神话故事中吞朱果发祥的仙佛古伦。另一说法就是当李成梁驻辽东任总兵官,曾获清太祖努尔哈赤,其妾识努尔哈赤为非常人,便从后门释放他逃走。努尔哈赤走出后,非常感激其妾,所以命族在后门奉祀之。
满族人家大祭,一般是三天。第一天上午祭诸神佛,下午杀猪祀祖先晚上背灯祭。第二天祭天,也叫祭索罗杆子,在外面杀猪,把身上的锁骨取下套在杆上端祭祀。做小米饭,取猪身上的肉、肠、肝等各部分和小米饭煮在一起,连猪肉共食之,吃完为止,余者埋掉。第三天祭佛托妈妈,求子孙兴旺。全部祭祀过程都由萨满(巫者)主持。
满族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群众差不多人人都会跳腰铃舞和单鼓舞。在祭祀、喜庆、节日和宴会时都要举行跳神礼。这跳神礼有时跳腰铃舞,有时跳单鼓舞。每当祭天祭祖时都由萨满司祭。在跳腰铃舞时,舞者(萨满)身穿跳神舞衣,衣服外面系裙,裙腰上周围系长串铁铃,手执一面内有铁环圆扁形的用薄牛皮包着的鼓,边摇边敲,边舞边唱,同时甩动腰间的铁铃,喜声和铃响声交相配合,并伴以用满语歌唱祖先的功德。一时鼓声咚咚,铃声当当,配以激越而高昂的歌声,人们蹁跹起舞,轻盈和谐,姿态优美,情感动人。而跳单鼓舞时,舞者(萨满)不穿带有腰铃的裙装,只是边敲打着那鼓内的铜钱串,钱串刷啦刷啦的响声、鼓点声和歌唱声三者交响在一起,伴随着这些响声的拍节,舞者旋转舞动,有声有色,节奏谐和,姿态优美,动作快慢有度,感情潇洒奔放,真是喜人悦耳。
六、婚丧嫁娶
满族有个谚语:“男大当娶,女在当聘。”大凡男的到17至18岁,女的到19至20岁,就得选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结婚。满族人家娶媳妇,一般总要娶一个年岁比男的稍大一些,来家好操作,孝敬公婆。
结婚的过程先是男方家长托媒人到女方家去问聘。这叫做“问门户”。若女方家长表示同意,男方家的长辈至亲到女方家去“相看”,如果双方都满意就择定日期,先过“小礼”。由男家给女家拿去订婚的四样礼品——粉条、手饰(金锋、手镏等)、衣料和酒。接着又选择吉日“过大礼”,也是由男家长辈至亲携带布匹、绸料、金银手饰和粉条四样礼品及钱。这次去过“大礼”定准娶亲日期,通知女方家长,并征得同意。
结婚时,一般都是三天。第一天是摆桌,第二天是过嫁妆,第三天是娶亲。当女家将嫁妆送到男家的次日吉时,新郎同娶亲奶奶坐着喜车,携带离娘酒和离娘肉到女家去迎亲娶妇。到女家大门前,女家不能立即开门迎入,须稍等一个时间方能开门,这叫做“憋性”。等新郎把新妇娶到家里,便在院中供桌前,双双跪下“拜天地”。新郎用秤杆揭开蒙在新妇头上的盖头,新郎新妇缓步入室,共同坐下,名曰“坐福”。接着“拜堂”,“拜堂”时先拜祖先后父母,接着依辈次拜长亲。这时长亲有的送给手镏,有的赠给金簪,有的给钱,名叫“上拜”。
在这些过程中都燃放鞭炮,并吹喇叭,奏音乐。晚上新郎新妇喝“交杯盏”,褥被底下放筷子,表示快生孩子。三天后,新郎同新妇携带礼品到女家去串门,名叫“回门”。
满族人的丧葬仪式一般是三天。第一天是入殓;第二天是开吊,也叫吊孝,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第三天是出殡。丧葬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与汉族毕竟不同。当病人在弥留之际,首先将室内西墙上祖宗板、香盘和祖匣取下,用红布或红纸包好,放在另外洁净的屋中,等
到脱孝服后才能复原。若死者为家中长辈,须将屋内外贴的对联贴上一条白纸,并在三年内不贴对联。若贴对联,只可在第三年时贴蓝色纸对联,以示不忘哀悼。棺材内分上下两部分,中间有一块板隔着,外面上部呈脊形,叫旗材,区别于民材。如死者是老年长辈,儿孙穿孝服扎的布条色别不同。子女辈是白布条,孙辈是青布条,曾孙辈是红布条。三天后上坟添土,清明节和旧历十月初一去扫墓,腊月三十晚上烧包袱,以示缅怀。
七、创制满文
在满文创制之前,满族使用文字皆借用蒙古文字。于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后,又开始征伐海西和东海女真与其他部族的战争。随着满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借用蒙古文字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于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了发展民族文化和创业建国的需要,清太祖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2月,太祖欲以满文编成国书。当时最有学问的巴克什(博士)额尔德尼和噶盖认为这样做有困难,提出“我们懂得蒙文,学习的是蒙语,如果用我们的满语写成书,实在难以做到。”当时努尔哈赤启发他们,指出:“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皆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汝等何以本国语言编字为难,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额尔德尼和噶盖回答说:“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编成名,吾等不能,固困耳。”努尔哈赤便为他们举例,说明如何来创制满文。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在蒙文的基础上,创制了以蒙古文字与女真语音拼成的满文。
这就是“无圈点满文”或称为“老满文”。“老满文”颁行后,不仅用它书写碑刻、门额、钱币、书信等,方便了本族,而且更重要的是记载了“无圈点老满文”的档案和行文,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满文老档》历史材料。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吸取明朝封建统治之术,还令部下翻译了《明会典》等书。
由于老满文的文法还不够完备,也就是说老满文没有圈点,在一个单词里往往上下字母相同,不易区别发音,容易读错。因为弊病很多,仅通行了30多年。到天聪六年(1632年)3月17日,清太宗皇太极命满族史上杰出的语言学家巴克什达海改进满文,加上圈点,制出了“新满文”,使音义明晓,便于使用。这样很快地通行起来,把满文提高一个新的水平。这新满文是“有圈点满文”,或称为“新满文”。
达海的功绩是很大的,不仅在于改进满文,而且在发展满族文化上做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有“圣人”之称。
这“新满文”在满族史上通用达300年之久。清代在我国历史上从1616年至1911年统治296年,满文在我国历史上有过特殊的地位。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满文竟成为极重要的文字。举凡国内一切重要文书、机密文件、上谕等都必须用满文来书写。同时清政府对外是以满文代表国家的,当时与外国互换文件、签订条约、联络事宜,也都必须以满文来书写。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帝俄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以满文、俄文签订的,并附有拉丁文。
从此,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不仅满族人说话普遍用满文,而且入旗的汉人也跟着说满语、用满文。嗣后,由于汉族人大量来东北,汉族的先进文化吸引着满族人民,满族文化日趋汉化,加之许多满族人与汉族人通婚,逐渐不说满语,因而忘却了满语,也不使用满文,只是在幼年时期,听家中曾祖母有时一言半语说话中带有满族方言。
近年来,对满语满文的研究已成为专门性的知识。解放后,我国培养了许多满文人才,对满文档案进行整理。现在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就存有满文历史档案160万部,共有300多万卷。目前,我国能整理满文古籍的专门人才只有40多人,如果只靠他们整理需要100余年。现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为抢救满文,成立了满文业余培训班,专门培养满文人才,这对满文的研究和整理是有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八、骑马射箭
满族的先世女真族是一个举族上下善于骑射的民族。他们原以渔猎为生,勇敢强悍,不怕艰苦,人人精于骑射,成为全民族日常生产活动以至军事活动的基本技能。
到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更加重视骑射。无论男女,不分贫富,都得学习骑马射箭。男孩子小时就练习骑射,到10多岁就要跟随父兄一起行围射猎了。女孩子也同男孩子一样,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
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度,就是在骑马射箭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训练骑射,可分“水练”和“火练”两种。水练就是练习跳涧;火练就是练习越坑,并把这个训练应用到日常围猎生活中,成为满族的风尚。凡举行宴会、庆祝,无不以射猎为乐,每年重要节日都举行骑射竞持比赛。
自天命十年(1625年)进入富庶的辽沈地区后,满族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骑射仅限于军事活动而失去其原有的意义。清太宗决心不废骑射,传子孙后代,保存本民族的传统。太宗率先垂范,于每年春秋冬三季多次率领诸王贝勒行猎,并指令牛录额真“应督率所属长幼时时习练骑射”,并说:“这是我国的长技,为什么还不努力学习呢!”太宗的哥哥阿巴泰以“手痛”为借口,不去郊外骑射,太宗就对他进行了耐心地劝导。
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人进人北京,统一了全国。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骑马射箭的传统日趋荒疏。康、乾以后,益形废弛。虽三令五申提倡骑射,可是已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同、光年间,骑射之术丢得净光。八旗兵丁,闲者日多,不事生产,终日悠闲,无所事事。对骑射之术,无人过问。
满族的习俗风尚这里介绍的并不完整。其中有许多事项,今天看来很不科学,有的早已废弃,但是为了了解满族过去的真实生活情况,至少还有史料价值。(九台市政协供稿)内容来自《长春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