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呼和浩特新城满族的头饰

企业   2024-11-25 13:14   辽宁  

自有生民以来,蓄发留头,穿衣着裳,成了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历朝历代,三教九流留头着饰虽谈不上迥然有异,但也绝不会陈陈相因,一成不变。就拿清末民初呼和浩特新城满族的头饰来说,就有其独具的特点。

先说“头”。这“头”,即指发式。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发式不同。小孩子中,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即或是成年人,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其发式也不同。

小孩子一“落槽”(出生),不论男女,凡满百天,即称为“百岁”(意为长命)。是日,家长要亲自为其剃头,谓之“剃胎毛”。一周岁以后,男孩要留“倒毛”和“锅圈儿”。“倒毛”,即剃头时,任意在某一部位留下一块,剩余剃光。所留的一块,或圆形,或桃形,十分醒目。这倒毛,实际上就是光头上留下的一片。所留的这片头发浓密,仿佛水中的小岛一样。有的这块倒毛在脑顶,有的在脑勺,有的在旁侧。孩子们凑一处时,所留倒毛各异,其为有趣。过些时日,再剃头时,将所留的那块剃掉,可换一个部位留“锅圈儿”,即先在头顶上留一圈头发,圆周宽约半公分,圈里边和圈外边都剃光。七八岁时,换留“油八盖”,即留头顶,将四周剃光。待头顶这片头发长长时,不再剪短,要梳拢后扎起一个毛髻儿,谓之“锅刷子”。女孩子头顶上的头发长长时,要扎四五个小辫。这种发式,一直要留到十二岁。过十二岁生日,称之“跳墙”。自此,男孩的“油八盖”以外的地方也不再剃光。头发长长时,就开始梳辫子。先将前额头剃光,刮亮,再顺耳根将后脑勺的头发梳拢,在发根处编“松三码”。松三码,就是将头发分开三股,编成松辫,从上往下编三下。三码之下,往紧编,头发多长,编多长。辫梢要编成紫的或蓝的(专有卖这些颜色的头绳的)。女孩子满留头。梳头时,在后脑勺的发根处将头发梳拢后,用红头绳扎住,约一寸。辫梢要编成红色或粉色的。如若有父母去世,男孩女孩的辫梢一律要扎成黑色的,待孝满后,再恢复原样。

成年人的发式更有讲究。男子皆蓄发梳辫儿。梳法是:将前额留出,不分头缝儿,顺发际、鬓角一并从前往后梳拢,在发根处,用头绳扎住。然后分三股编成辫子。辫梢剩一寸多。辫梢处,用辫绳扎住。讲究每天梳头。一般由家中女性给编辫儿,也有自己编的。经常梳,是为能梳出头油,编出的辫子光滑油亮。尤其是正在择偶的青年男子,特别讲究这辫子。梳得好,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印象。当然,也有因急事顾不上天天梳的情况。若干活儿,为方便利索,就将辫子临时盘绕在脖子上或系在腰带上。年迈之人,懒得梳时,就把辫子盘在头上,用帽子遮盖住。

成年女性的发式按不同年龄来留。梳什么样的发式,即代表什么样的身份,或姑娘,或媳妇,让人一看即知,其特征甚为明显。

姑娘,只要待字闺中,不论多大的岁数,也要梳一根大辫子。即或有因病或其他问题尚未出嫁,哪怕头发变白,成了龙钟老妪,也得梳辫子。

媳妇的发式为“两把儿头”和“毛鼓儿”。新媳妇每天起床后,须先梳头;不梳头,不能见公婆。两把儿头的梳法是:先将满留发从前往后一并拢至脑顶,用红头绳扎起,约一寸,在扎头绳处插一个扁簪(一种头饰。质地有铜的、玉的、翡翠的。约一寸二宽、不足一尺长。颜色除铜的是本色的外,其余玉的、翡翠的多为深绿浅绿),再在两鬓处各插一个“耳插子”(一种头饰。铁片的,约二寸长,形状与三角尺相类)。然后,从脑顶梳拢的头发处,分两绺头发,从两侧往上顺耳插子和扁簪盘绕,头发梢都要归在中间,但必须将扁簪露在外面。除此之外,还要在前额贴住头发,插“别簪”(一种头饰。有金的、镀金的、珐瑯的。形状有团鹤的、一枝兰的)。一般要插三支,在别簪下,还要插一个耳挖子(有金的、镀金的)。耳挖子的挺儿较长。满族妇女在头上别耳挖子,主要是在给别人装旱烟时,顺手将耳挖子拿下,来通烟袋锅用,当然也做装饰用。挨扁簪处,要插四五支各色形状的绒花。两把头梳好后,要用抿子抿头。方法是用榆木刨花泡成水,用小刷蘸着抿头发的鬓角,取其水有榆木的胶质,使头发显得黑亮而发型规整。(此处须说明的是:人们从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清代满族妇女的两把头发式,那是宫式的,民间一般不用。)结婚一个月的媳妇,就改梳“毛鼓鬏儿”了。其梳法是:将头发梳拢至脑顶,用红头绳扎住,约半寸长,在此别扁簪。然后把头发盘绕在扁簪上,形成高髻,再搭“包头”(一种头饰,商家有售。它是用野蚕丝和棉线绳织成的黑色条带,一般约七寸宽,长度不等,只要能将头包裹住即可),最后在前额包头的边沿上戴几支绒花,插几支小别簪儿,还要插一支耳挖子。

老太太梳的是“插子头”。因为老年人一般都歇顶,所以,要先从药铺买一味叫“孩儿茶”的中药,放在碗中用水搅成糊状,然后用手掌大的一块黑色的厚梭布,将和好的药平摊开,再在上面粘满头发,即成了一块假发(因这块假发是药做的,用一段时间后,药失效没有粘性了,假发就会脱落,接着再这样做一块来用)。待假发做成后,要将其粘贴在脑顶,再把后面仅有的头发与假发一并梳拢至脑顶,用头绳扎住,插一支小扁簪(这是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扁簪和别簪的另外一种条状的头饰。约半尺长,两边钝头;质地有金的、老玉的、包金的、翡翠的),在小扁簪上再竖着别一支“头插”(一种头饰。约六寸长,条状,下端扁平,便于往发根处插,上端带钩;质地有包金的、镀金的),然后把梳拢的一绺头发搭在头插上,用其上端的勾固定成形。年龄不算太大的、头发较多的老太太梳好这插子头后,还讲究在头插旁戴几支绒花,并别一支耳挖子;年迈的、头发稀疏的老太太,有的还要在梳好的插子头上上“包头”。用“包头”包时,将一端固定在耳侧,然后绕头一周,将另一端接拢,接口要用头顶梳好的插子头的扁簪和头插固定好。一般怕“包头”掉下时,还要在前额处的“包头”上插别簪儿,戴花儿,别耳挖子。

再说“饰”。这里的“饰”,主要讲的是服饰。下面按性别,从帽子、衣、裤到鞋袜以及饰物,分项列述。

男性的服饰,先从帽子说起。成年男子,若居家时,一般不戴帽子;如出门有应酬,夏天戴苇翎;冬天戴红缨帽。所谓“苇翎”,是商

家出售的一种供满族人专用的帽子。用竹皮和藤皮编制,尖顶,形似“金字塔”。顶部有珠子,称之为“顶子”(也叫“朝珠”)。顶子下面有金属小座固定。顶部的珠子有品级之分:一品官员为红宝石;二品为花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石;六品为砗磲贝壳;七品为素金;八品为花金;九品为花银。如若是铜的,就属无品。一般百姓只戴铜顶。红缨帽,不分官员平民,皆戴。质地有布的,有“哈拉”的(“哈拉”,满语音译词,指一种比呢子薄的、无光泽的呢料),颜色黛黑,圆形,有硬壳的外圈儿和内顶。帽顶处有一绺红缨绳散披下来。如有品级的官员,一般要在红缨帽的顶部按品镶嵌“顶子”。除苇翎和红缨帽外,还戴“瓜壳儿”。这是一种黑色缎面带衬壳的帽子,其前部还要钉一块“冠玉”(浅绿色或深绿色的玉石)。“瓜壳儿”又分“软瓜壳儿”和“硬瓜壳儿”两种。软瓜壳儿,俗称“一把抓”。商人一般都戴软瓜壳儿;有官职的人,回家后,也习惯戴软瓜壳儿。戴软瓜壳的人较普遍。这种软瓜壳儿既轻便,又随意。硬瓜壳儿,是指帽子里有几层浆硬的衬壳的帽子。帽面为杂色,以金丝线为主,镶有各色的缎子边,显得十分华丽。年轻人一般喜欢戴这种帽子。老年人冬天还戴一种“耳叶儿”。耳叶儿,实际上是一种自制的皮帽子。做工讲究,外表美观,戴上显得雍容典雅。做法是:先缝制一个硬壳头圈儿,二寸宽,大多是绸缎的。然后,在沿头圈儿处,缝四个对称的半圆形皮扇。这皮扇的用料十分讲究。有清真雕皮的,有雕皮的,有灰鼠皮的,还有紫貂的,也有羊皮的。皮扇的里子都是硬挺的。一般挨耳朵的两侧的两个皮扇大,前后的皮扇较小。天暖时,将四个皮扇竖起;天冷时,可将四个皮扇放下,以御风寒。耳叶儿一般要戴在瓜壳儿上。也有一种简易的耳叶儿,一条绳,一边逢一个桃形的皮扇,能将耳朵捂住即可。不过,这简易耳叶儿也颇讲究:面料皆为绸缎,还要在上面绣一朵花;皮子多为灰鼠的。戴时方便且不说,还保暖又好看,不乏头上的一种点缀。

再说衣服。男子的着装都是长袍马褂。长袍,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几种。单袍,按质料,可分为纱的、绸子的、仿绸的、棉布的;颜色不等,以缃色(浅黄色)、蓝色、黑色为主,但忌穿红色。即使结婚大喜,也不穿红色。样式是:立领,中式斜襟,缀铜纽,讲究称身,袖不露手。袖子都是马蹄袖(俗称“挖横袖”,满语“哇哈”),即在袖口处往上挽个边,形似马蹄,约半尺长。行礼时,两手交叉,将挽上的边放下,以示对人的尊重。底襟与脚面相齐,两边开叉。夹袍做法较单袍只多了一层里子布,棉袍是在夹袍里加絮一层薄棉。穿长袍要分时候和场合,并非总不离身。一般出外或有应酬时,才穿长袍,平日居家时,只穿短袄,而将脱下的长袍包叠好,收在箱子里。夏天,还要下樟脑防虫。对长袍的十分爱惜,一般都能传宗接代。穿长袍时,要佩加一个小马褂。小马褂的质料有缎子的、哈拉的、棉布的;颜色以黑色、缃色的居多;样式似长袍,但是对襟,前有团寿,袖子比长袍长一寸多,底襟与腰身相齐。穿马褂一般是与长袍配套的。男子的着装下身外面讲究穿套裤。套裤的质料大多绸缎;颜色以蓝色、黑色、缃色为主。样式奇特,名义说“裤”,实则只是两个套在腿上的套子。一条腿套一条,裤简比内裤宽绰一点儿,上至大腿根儿,最上限的前面形状是圆头的,上面缀着一根带子,这根带子要系在裤腰带上;上限的后面限至屁股以下。下限较内裤宽且长。穿时,要把裤腿底边用布带或飘带束紧。穿套裤一般为的是美观,尤其讲究套裤底边的做工,大多要镶缎边和绦子。套裤忌洗,因为是绸缎做的,只穿一时,所以一穿完即包叠好入箱。不过,换套裤次数较为频繁。一进家门,先脱套裤,要出门时,立马先穿上套裤,以应门面。

鞋,一律家做。面料质地有缎子的、笨布的、哈拉的。鞋胎打格褙(用纸或布裱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做布鞋等),纳底儿。夹鞋分“双脸儿”、“单脸儿”两种样式。所谓“双脸儿”,是指鞋面和鞋帮平分两片,呈对称状,然后在两片中间再加上一条。上线时,用驴股皮压边。双脸儿鞋较为讲究。所谓“单脸儿”,就是只把鞋面和鞋帮分成两片儿,呈对称形状,两片缝合处,用驴股皮压一条边即可。穿单脸儿鞋一般用于劳作时。还有一种专供参加重体力活的人穿的单脸儿鞋。做时,在鞋面和鞋帮上用细针密线实纳出来,为的是结实耐久。棉鞋面料质地大部分是缎子的,也有布的,鞋帮比夹鞋高,底要厚,有的在格褙上挂一层毡子,有的絮棉花。样式有夹鞋的样子,也有称之为“骆驼鞍”的样子。除此,还穿马靴,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云头靴。

袜子:都是用白棉布手工自制,很少裁缝为之。分夹袜和棉袜两种,买卖人穿的是用羊皮做的皮袜子。这种袜子,形似雨靴,有高腰的,也有低腰的,敞口。夹袜和棉袜做法相同,只是棉袜多絮一层薄棉花而已。袜底要细针密线实纳,针脚要均匀,齐整,平板。比较讲究的,还要在袜底上绘制出双鱼、方胜(其状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等图案。脚跟处和挨着袜底的鞋帮四周也讲究实纳。穿起来方便结实,一般一双袜子可穿好几年。每洗一次袜子后,都要刷上一层白粉球化开的糊浆,待晒干后再穿,以图洁净美观。

最后说说饰物。主要包括首饰、衣饰。满族人很注重佩戴,男人的首饰主要讲究耳环和手镯。有趣的是,戴耳环只戴一只。男孩一出生,就在左耳垂上扎耳朵眼儿,戴耳环。耳环有金的、银的、玉石的不等。待长大些后,再在左手腕上戴一只玉镯。戴上的耳环和玉镯一般不摘,直到死了入棺也戴着。男人的衣饰,指的是腰带和钱褡裢儿。腰带,一般商家有售。讲究些的腰带是丝的。颜色有蓝的、黑的、黄的。一般的腰带是布的,颜色有黑的、蓝的、也有红的,一二寸宽,两边齐头。红色的腰带平常不系,只在喜庆之日才系在里头。腰带都要系在长袍外面,大约在齐腰的部位,再穿马褂时,一般看不见腰带。系腰带不分冬夏。如若身上需揣什么东西,就从长袍的斜襟处,揣入腰带系好的怀中。除此,还要在前面系腰带的地方(不分左右)系一个钱褡裢儿。名为钱褡裢儿,实则并不完全用来装钱。它是一种自制的长方形小口袋。大多是布的,颜色不等。讲究些的,外表还要绣花。样式是:一个长方形,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上层的袋子较下层的袋子短些。这两个口袋可以用来装铜钱、鼻烟壶、眼镜盒、烟荷包或槟榔等随身用的药品。尤为讲究的是鼻烟壶。鼻烟儿,是一种自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市场有售)。鼻烟壶,就是装鼻烟的小瓶。鼻烟壶有玛瑙的、老山玉的、珊瑚的。一般都很精致美观,便于手拿。壶的两面还常有绘图,题字,形象生动逼真,令人赏之不尽。这小巧的鼻烟壶常常是人们馈赠的礼物。如若有客来拜,双方见面后,先请安,而后就互换鼻烟壶,并将里边的鼻烟倒出少许在手的合谷穴位处,闻一点儿,还给对方,以示行礼。当然也有身上佩带烟荷包和香袋的,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女性的服饰也从帽子说起。秋冬时,姑娘头上讲究戴“箍儿”。所谓“箍儿”,就是一种自制的、戴在头上的布圈儿,也有缎子的。大约一寸半宽,两三层布厚。外表绣花。这种头箍儿,既美观,又经济保暖,干家务或做事时,还显得利落。媳妇和老年妇女戴“妈虎儿”或“两把头帽”。这两种帽子都自制。有布的,也有绸缎的。花色不等,但忌红、黄两种颜色。“妈虎儿”的样式简易:在额头处有一横条,两端接下来从两鬓至耳朵有两片。在额头上的横条中间镶一个珊瑚珠。这种不成其为帽子的帽子,实际是戴在“包头”上的一种饰物。“两把头帽”是包在妇女梳的两把头发式上的帽子,其外形与两把头相似。这两种被称其为帽子的,冬天戴上可以保暖御寒。

妇女不分年龄,一般都穿中式大褂。也是自己缝制,很少裁缝为之。质料大多是绸缎的,也有纱的、缪的、丝帛的,当然也有布的。样式为圆领、斜襟。衣身宽松,衣长至膝盖以下。袖子也较宽大,通常约一尺宽,长不露手。大褂有几处甚为讲究:一是顺领口缝一个异色的肩盘,上面绣花;一是在斜襟上钉纽儿和纽扣儿。纽儿,均由自己(qiao)成(缲是一种缝纫方法,做衣服边儿或带子时,把布边儿往里头卷进去,然后藏着针脚缝),一般要和衣服布料的颜色区别开来,还讲究花样的翻新。纽扣儿,有布的,也有铜的。纽儿和纽扣儿钉得好不好,完全可以显示这件大褂的工艺是否上乘和衣服的讲究程度。还有,大褂的袖边和衣襟的底边儿讲究上绦子和镶缎子边。

大褂外边,还穿一个坎肩。这坎肩远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坎肩了。坎肩的质地一般是绸缎的,特别精致讲究。较为宽大,衣襟分斜襟、对襟、琵琶襟多种样式。不过最上讲究的还是三掉弯儿的样式。顺三掉弯儿处,要钉纽和纽扣儿,还要镶上花贴边儿。

大褂里边穿旗袍。质料多为鲜艳华丽的绸缎,一般不着素面的。一般式样为:圆领,有对襟的,斜襟的,上纽儿,纽扣儿,紧腰身,底边要比大褂长出约有一尺,两侧开叉,窄袖,袖不露手。讲究镶边。穿上显得典雅大方。

满族妇女也和男子一样穿套裤,穿家做布袜。满族妇女不缠脚,都是天然足,穿的是做工精细、样式考究的绣花鞋。

满族妇女身上不大讲究饰物,主要在头饰上已做足了文章。这一点,前文已花费不少笔墨,在此就不再重述了。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都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满族亦如此。就清末民初这一特定时期里,生活在呼和浩特一方的满族,在头饰的讲究上,就有其独具的特点。这恐怕与历史上其他时期满族的特点有所不同;即便在同一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和我国其他地区的满族恐怕也有区别。虽然,随着清王朝的覆亡,满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早已不复存在,其头饰讲究早已淡化、汉化,被尘封在历史的书页里,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这一切,似乎又可从中窥见早已故去的生活在那个历史舞台上芸芸众生的影像,并为我们研究民族历史的变迁、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翔实的史料依据。因而,经今尚健在的耄耋老人的口述,将其记录、整理、撰写下来,笔者颇多了一份抢救历史珍贵材料的凝重。由于拙文草就成章,欠进一步推敲,探究,不免存在疏漏,祈望读者指正。内容来自《呼和浩特文史资料》

白山黑水好土地
广义东北(辽、吉、黑及内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朝鲜北部)地区的民族、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信息的收集与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