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支教团 | 于都
素/质/拓/展
“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除了红色教育、动手实验以及文化课程,支教团的老师们还为同学们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素质拓展课程,旨在通过音乐、体育、北理工特色专业科普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启迪学生的多元潜能,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
音乐
星火音乐(Live)
梁思承 袁樱书
1:25
-2:13
音
乐
课
堂
课程简介
作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环,音乐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考虑到孩子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为了让孩子们领略到音乐的魅力,音乐老师梁思承和袁樱书决定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开展。首先,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乐理知识;其次,教孩子们如何去进行音乐鉴赏,分享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们对音乐有基本的了解并产生兴趣。同时,老师也进行趣味教学,课上课下和孩子们一起合唱,让孩子们现场感受音乐的欢快与魅力。
课程亮点
在前期,两位老师从基本乐理知识、音乐类型鉴赏等方面准备了课件。在发现部分学生有乐器学习的经验,乐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引起过高的反响后,两位老师转变思维,加强了和学生们的课堂互动,带领学生们进行合唱,让学生亲自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带来的力量。
课程效果
从课堂内外氛围来看,音乐课的开展给了大家一个享受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勇敢上台,在大家面前积极的展现自己。通过这门课程,孩子们不但掌握了基本五线谱的绘制,而且对音乐的兴趣也日益增长,课后常常与老师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对音乐的感受。从教学内容来看,音乐和其他课程的连接也不断增强。比如,英语课会和音乐课进行联动,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学习英文的英语歌,从而达到趣味教学、趣味学习的效果。总体而言,音乐课广受孩子们的喜爱。
体育
堂
课
育
体
课前准备
由于天气的原因,一课时的体育课改为室内进行。在室内上课,王储蓄老师希望从体育的重要性出发,重点突出体育在中考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和视频,引起同学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并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体育不仅仅是操场上的奔跑与竞技,更是贯穿日常生活、提升身心健康的重要元素,原来体育不仅有身体上的锻炼,更有心灵上的锻炼。
课程内容
课程伊始,王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长跑与跳远的训练动作讲解,通过观看专业人员的动作讲解与动作指导,同学们对中考体育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锻炼有了可利用的训练计划。在训练动作等知识讲解后,王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益智小游戏,重点锻炼同学们的反应力和配合能力,同学们积极配合,反应迅速,同时不失快乐,两个小游戏在室内的开展,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体育课虽然在室内进行,但同学们也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的氛围中。
课程效果
通过科学训练动作的讲解和小游戏的开展,王老师巧妙地引导同学们思考体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其实体育不仅仅是分数与身体素质的较量,更是对自我心态的挑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通过这次体育课,王老师希望同学们意识到体育不仅存在于课上,更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王老师鼓励大家要珍惜每一次体育锻炼的机会,不仅是在室外的亲身运动中,亦或者是室内的心灵交流沟通中。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次体育课,同学们不止收获了快乐,学到了训练的动作,更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拓宽了对体育的认识。
北理工
特色专业科普
拓
展
课
堂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王储蓄和杨嘉宇两位老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们将能够了解BIT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并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有所启发。同时对大学生活进行答疑和介绍。
课程目标
让同学们对北京理工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有了相关了解。探索在不同学科领域内的优势专业。激发学生对未来学习方向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北理工特色专业科普
课程内容
两位老师首先介绍包括学校历史与发展沿革。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国际合作与影响力等相关知识。重点介绍工程类,经管类,人文类,科学艺术发展等相关重点专业,着重强调包含航天航空安全,国家军事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结合“北理工星”命名仪式,2024招生宣传片等重要事件,介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为同学们提高眼界,畅想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心理健康教育
拓
展
课
堂
课程简介
在心理健康课的课堂上,伊浩冉老师创新地将数学史,哲学史与艺术史结合起来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
第一节课,伊浩冉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哲学小故事,向学生们介绍了存在主义的基本理念——即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塑造自己的本质和意义。之后通过提出一系列哲学史上的经典例子引导学生们思考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渐渐激发了学生们的无限遐想与自我探索的热情。通过组织课堂上的小辩论,学生们开始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氛围变得既活跃又深刻。
第二节课伊老师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认知论与艺术史。伊浩冉老师巧妙地以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数学危机为切入点,在介绍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同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与局限性。这三次危机不仅挑战了当时的数学体系,更引发了哲学家、科学家乃至整个社会对知识本质、真理标准的深刻反思。借此机会,伊浩冉老师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信息辨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讲解过程中,也会让老师引入了艺术史的发展,通过赏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们感受到认知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如何成为人类探索自我、理解世界的一种独特语言。
课后讨论
在课程之余,伊浩冉老师经常与学生们进行一对一或小组形式的谈心交流。这些对话让他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在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与感受的基础上,伊浩冉老师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建议与指导。通过准确地把握学生们思想与价值观的发展动态,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确保课程内容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能激发他们的共鸣与思考。因此,伊浩冉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尊敬,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还在课后主动找老师交流心得、分享困惑。
课程亮点
在这两节课中,哲学知识成为了连接学生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学生们在探索存在主义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加珍视自我、理解他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认知论与艺术史的交织中,他们学会了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被表面的信息所迷惑。更重要的是,这些哲学思考让学生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未来规划,为他们的人生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结语
音乐陶冶情操,体育强健体魄,心理健康则铸就坚韧内心。它们共同构筑起成长的坚固基石,助力每位学子在学业与人生道路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挑战,绽放青春光彩。
✦
•
✦
- END -
文案 | 梁思承 袁樱书 王储蓄 杨嘉宇 伊浩冉
排版 | 王思瑶
供图 | 于都星火支教团
审核 | 基服审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