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双汇发展的基本面发生根本性的好转了吗?
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尽管业绩有所改善,但其背后仍潜藏着诸多隐患。
第一,盈利能力修复未及预期
2021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出现了分化。
具体来说,毛利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而净利率在2022年之后就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虽然有所回升,但相对于毛利率的显著提升来说,净利率0.2个百分点的提升实在有些微不足道了。
那么,为什么毛利率的显著提升对净利率的修复效果并不明显呢?原因就在于期间费用率的攀升。
2021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从4.63%增长到6.06%。期间费用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毛利率对净利率的修复效果。
第二,营运能力下滑
存货周转率从2021年的9.15次下降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4.87次,下降了近50%。存货周转率的下降与销量未达到预期目标紧密相关,这导致了期末存货的大量积压。
存货从2021年的56.6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2.6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虽然通过销售减少了存货数量,但存货依然维持在超过60亿元的高位。
公司因前期猪肉价格较低计提了大量存货跌价准备,2023年金额超4.8亿,占净利润的比例接近10%,拖累了净利润的表现。
为了实现产品的尽快销售,减少手中积压的存货,公司选择用赊销的方式来开拓新客户,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规模大幅增加。
应收账款在2021年为1.83亿元,到2024年9月末就达到了2.66亿元,增长迅速。而在应收账款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在持续下降。
这说明公司可能为了扩大销售,采取了较为宽松的销售策略,这对于公司的长久发展来说不是好事。
同时,公司合同负债在减少。随着产品销售完成,这些合同负债会转化为公司收入。合同负债的减少可能意味着收入增长的预期在降低。
第三,资产负债率攀升与偿债能力下降
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4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接近50%。实际上,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带息债务所占的比例。
若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主要由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引起,这实际上意味着公司无偿利用了上游供应商的资金,这反而对公司是有利的。
而对于双汇发展来说,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公司带息债务比率高达58%,对应的利息费用为1.53个亿,利息负担较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高达60亿,而长短期借款总额超过了100亿,这可能暗示了“存贷双高”的现象。
我们也认识到,在肉制品行业中,存货周转速度相对较快,许多短期债务采用的是快速借贷和偿还的模式,这可能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构成实质性威胁。
但是,我们注意到账上的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的增加金额几乎相等,而应收账款并未减少,这表明增加的资金并非来自销售回款。
这一现象暗示公司的借款并未用于支出,若不考虑这些资金是在临近三季度末才借入的,这可能反映出公司因下游需求减弱而减少了库存备货,进而可能表明产品销售面临挑战。
此外,通过观察过去五年中期报告与三季度报告中的存货金额,我们发现它们通常保持稳定。但在2024年,三季度报告的存货金额相较于中期报告有显著下降,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公司减少了备货量。
资产负债率攀升的同时,公司的偿债能力正在下滑。
从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来看,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在内的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能在继续恶化。
长远来说,双汇发展想要实现基本面的根本改善,是比较困难的。
财务状况是经营情况的表现,公司的核心在于其主营业务。与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专注于养猪的企业不同,双汇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肉制品加工和屠宰领域。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双汇火腿肠。
在这样的业务结构下,公司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我们发现,方便面的销量近些年下滑得比较多。其实,火腿肠跟方便面销量下滑的原因一样,主要是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在不断下降。
显然,双汇若要重新获得往日的辉煌,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不过,公司亦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例如畜禽养殖与预制菜产业,期望这些新兴业务能够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此外,随着基本面的恶化,双汇发展的市值遭遇了显著的缩水。目前,其市值已降至不足900亿,与2020年超过2000亿的峰值相比,市值蒸发了1100亿。
最后总结一下。
曾经,双汇凭借其两大核心业务崛起为千亿级的行业巨头。然而,时至今日,这两大业务却变成了公司的弱点,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外,利润回升的背后暗藏了很多隐忧,公司想要实现基本面的改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别忘了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