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就拿108好汉中最为我们熟悉和喜爱的武松、林冲、鲁达来说,武松的职位是阳谷县步兵都头,林冲的职位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而鲁达的职位是渭州经略府提辖。
这三个人的官职,谁的更大更厉害一点呢?其实,有的官职听起来威风,实际上只是末流小吏。
01
虚张声势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01
《水浒传》中,林冲总是自称“八十万禁军教头”,连休妻时,都要在休书上写: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立此文约为照”。
此时已经是犯人了啊,林冲还是不忘在名字前加上自己的头衔。
等到后来,不管是山寨兄弟还是江湖人士,也都尊称林冲一声“林教头”。
“禁军教头”,还“八十万”,听着确实非常威风,小时候读《水浒传》,一度认为林冲真的管着八十万人呢!所以,对他的遭难更是同情和惋惜。
但实际上,这个职位并不具备指挥八十万人的权力。
宋朝时,禁军人数少时不低于10万,鼎盛时确实也逼近90万。因此,“八十万禁军”这种说法也逐渐被保留下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禁军教头都能管理这么多人。实际上,禁军教头的工作是分批次、分小组地教授士兵武艺,而不是一次性管理大量士兵。
“教头”之上还有“都教头”,一般来说2000人以上的部队才设置“都教头”,“都教头”在地位上要高于林冲担任的“教头”一职。
因此,八十万是个虚词,真归林冲管的可能只有几百人而已。
而且,禁军教头主要负责教授士兵武艺,他们的地位并不高,并不在宋朝的官职品级之内。
禁军教头的工作更像是现代的教练,负责训练士兵,而不是管理或指挥大军。
宋朝“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和晋升机会本来就不如文人,何况只是教练呢。
但不能否认,林冲的武艺精湛高强,而且胆识过人,即便如此,因为没有后台,也只能在底层小打小闹,处处受人节制,甚至欺凌,这就是残酷的北宋末年社会。
正因为如此,很多英雄好汉才会抱着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社会的不满落草为寇,逼上梁山。
屡屡提及林冲曾经“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是小说写作的噱头,可以提起读者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冲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不公待遇的无奈接受。
哪怕这个曾经的荣耀,也只是个最普通的军中低级职务而已。
02
维持治安的“阳谷县都头”
02
“武松打虎”的故事人人都知道,武松扛着老虎回到阳谷县后,阳谷县县令赏赐了武松,还让武松当了个“都头”。
那么,“都头”到底是个什么官?
梁山好汉之中,曾为“都头”的也有好几个人,包括武松、雷横、朱仝等。
隋唐时就有都头,属于军中正规编制的职务,宋代各县没有正规军,就用捕快、衙役为地方之武装,也算一都之兵,头领就叫“都头”。
所以,阳谷县县令让武松当的“都头”,也就是衙门内属于衙役、班头一职,主要掌管手下一众捕快,负责定期检查巡逻,一起维护阳谷县的治安,类似现代的治安队长。
说来说去,都头也是个低级职务,但因为武松为民除害的勇猛行为,他在阳谷县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尊重。
都头,是武松在大宋官场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职务,哪怕权力不高,武松也很在意都头这个官职。
比如,县令派他去东京送礼,这是私事,送去的银子还是县令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但武松还是义不容辞完成任务,而且一去就是三个月,对上级可谓鞍前马后、忠心卖力。
哪怕后来在发配路上,还是自称“都头”,比如在十字坡,张青问他“好汉大名”,武松也是说“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可见此时的他还是对官府抱有幻想的,直到后来,武松才彻底明白,“武都头”这个名号,恐怕要彻底离开自己了。
所以,在血洗鸳鸯楼之后,武松在墙上用血写下的几个大字就成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这也象征着武松在跟过去的告别,官场前途没了,但我还有打虎的拳头!
等到武松换了一身头陀行头,在外形上他也彻底跟过去拜拜了,后来宋江跟别人介绍武松时都是说:
“这行者景阳冈曾打虎,水浒寨最英雄,有名行者武松。”
03
受到器重的“鲁提辖”
03
跟林教头和武都头比,鲁达“提辖”官的地位和职权相对较高,因为人家毕竟是正儿八经有品级有编制的正式武官。
鲁智深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主要负责“提辖兵甲盗贼公事”,即掌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事务。
提辖的品级一般为六品或七品,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或连长。
虽然品级不高,但由于手下有兵,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看鲁提辖去喝酒可以挂账就知道了。
跟林冲和武松一样,刚开始鲁达也挺在乎他这个体制内官职的,自我介绍也句句必带着“提辖”二字——
“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敢问阿哥,你姓甚么?”
“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账前提辖官,因为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
所以,综合来看,鲁智深应该是三人当中职位最高的,其实是林冲,再次是武松了。
当然,职位也说明不了什么,都是各人际遇而已,他们都是梁山上一顶一的热血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