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加★星标★不迷路】
人去世后立的碑,篆刻着逝者的姓名、家系、生卒年月等信息,以及立碑者的悼念之情,是子孙对先人孝道的一种体现。这些碑文可是非常讲究的,古代有头有脸的人,都是花重金请当朝知名文学家来撰文,书法家执笔书写,写得好的甚至流传后世。不过,有时候清明去扫墓时,看到墓碑上面的字如“考、妣、故、先、显”等等,觉得读着十分绕口,搞不清它们的具体含义。相信很大一部分人,也都不能准确地说明白这些字的具体所指。其实,这些字都是经过几千年沉淀形成的固定用法,如果用错了就要闹笑话了。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就是指好像死了父母一样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考、妣,在先秦时期是对父母的别称,无论生死均可用,后世则称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死去的母亲为先妣。在甲骨文中,“考”字和“老”字比较相似,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的侧身像,长发遮面,驼背站立,向前伸出双手,呈现出衰老的姿态。《尔雅·释亲》中指出,父为考,母为妣。(妣之为言媲也,媲于考也。)古人对父母是很尊敬的,称呼自己的父母叫“家父”“家母”,尊称别人的父母叫“令尊”“令堂”。
那么在父母去世后沿用生前的称呼就显得不妥,毕竟这是要刻到墓碑、铭文、纸钱封上的,后来渐渐就把“考、妣”专指“过世的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书写碑文时,“考”字通常写在右侧,“妣”写在左侧。
不是男左女右吗?怎么这个正相反?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古代写碑文和对联都是从右边写起,“一家之主”的父亲自然是在右边先写。
而且我们在看碑文的时候是面对面的,如果我们面朝碑文对着的方向站位,就会发现其实这是男左女右,左边还是为尊。
如果我们留意碑文,会注意到有“故先考”,也有“故显考”,两者都是表达对去世父亲的尊敬和缅怀,但是其中“先”和“显”这一细小的差别代表的含义就大不相同。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先”就是表达故去的意思。
大家听陕西话中,“先人”就是指逝去的亲人,祖宗,比如“羞先人哩”。
影视剧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先父、先贤、先帝……这些词语。
而“显”,有一种显扬、显赫的意思,有个词语叫“达官显贵”,说的就是有钱有势的人。
所以,丧葬文化中,“先”,只要逝世都可以用,但“显”的限制就要多的多。
一般身份尊贵、德行很高,有社会影响力的才可以用“显”。
另外,用“显”字还要注意,第一是逝者上面的长辈都去世了才可以用;第二是逝者下面已经有孙子了,才能够用。
这也怪不得古人那么在意“传承香火”,早日抱孙这些事了,其实这都是跟传统的祭祀文化有关系。“故”的意思更好理解,通常表示去世的意思,我们常说:病故、亡故、已故等。不过在过去的碑上经常看到,现在的新墓碑上比较少见,因为这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古时候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有些人会客死他乡,没有至亲料理后事。立碑的人与墓主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就会直接刻“故”这个用法比较宽泛的字。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
人们认为逝去的祖先仍有灵魂存在,会对后代们产生影响,要虔诚供奉,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独有的祖先崇拜吧。“考、妣、故、先、显”,就连一方墓碑上的文字,都蕴含丰富,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观念、家族观念和对逝者的敬意和纪念。你若喜欢,点个关注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