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东人扎根陕西31年干了件大事,6年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亿斤,让中国人实现小麦自由

民生   2024-10-01 17:00   北京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15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图源/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官方账号

自2019年以来,我国共有13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其中,袁隆平和李振声都属于中国农业领域的科学家。


图源/百度百科

民以食为天,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征途上,无数科学家毕其一生,矢志不渝。

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两种主要的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提高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院士研究小麦,培育良种,一度让小麦的增产速度超越了水稻。

也正因此,人们亲切地把袁隆平和李振声并称为“南袁北李”。

袁隆平和李振声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袁隆平和李振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粮食增产和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让中国粮仓充实起来,让中国人不再饱受饥饿之苦,从“吃得饱”走向了“吃得好”。

但被誉为“中国远缘杂交小麦之父”的李振声院士,比起袁老的名声,却鲜有人知。李振声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他的成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01

他从饥饿中走来,点亮小麦育种梦

有人说“饥荒、瘟疫、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顽疾,其实饥荒远比战争、瘟疫更让人恐惧。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童年就生活在悲惨的饥荒时代。十多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却碰上百年难遇的大饥荒。

1940年至1942年,山东连续三年大旱,地里不长庄稼不草,老百姓饿得啃咬树皮充饥。那年头,树叶、蒜皮都被吃光了,李振声的父亲也因饥荒和劳累过度去世了,留下兄弟四人与母亲相依为命。

穷苦挨饿的童年时代,让李振声明白粮食的重要与珍贵,他对“家家吃饱饭,年年有余粮”的生活特别期待。

1948年,有高中文化知识的李振声考上了山东农学院,学校为学生提供吃住,正好减轻了李振声的经济负担,让他在学校里能安心地学习知识。

李振声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的专业是研究小麦育种与栽培,慢慢学起关于农作物的知识。他把学校里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引种到自家地里,果不其然,当年的产量比村里乡亲们种得都高,大家都来跟他请教这种优良的种子。

李振声切身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种子的改良,能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从此,用小麦育种战胜饥饿的梦想留在了他的心中。


02

坚守23年,攻克小麦远缘杂交难关

1951年,20岁的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试验馆工作。

5年后,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主动到陕西省杨凌,进入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开始了研究小麦育种的第一步。

就在李振声刚到杨凌工作的第一年,北方冬小麦产区正遭受“条锈病”肆虐,小麦一旦染上“条锈病”,叶片上就会出现一条条黄色的斑痕,乍看上去仿佛生了锈,还会减产30%-50%,甚至绝产。

染上条锈病的小麦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就会变成黄裤子,李振声目睹了这种病的可怕。看着金灿灿的麦子成片倒地,不少农民在地里抱头痛哭,李振声却束手无策。

当时我国粮食年产量只有2000多亿斤,“小麦条锈病”就能让小麦减产超过100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杨凌地区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难逃此劫。

“小麦条锈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区面积较大,几乎没有能奏效的方法,而培育一个优良抗病麦种至少需要8年时间,因此,攻克“小麦条锈病”就变成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这时,李振声对牧草5年的研究派上了用场,他在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试验馆工作时,收集、研究整理了800多种牧草,熟悉各种牧草的习性。

李振声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李振声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牧草没人管却能长得很好,能不能把牧草和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能力传给小麦,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说干就干,他很快就挑出了12种抗病性强的牧草。然而,让这12种牧草真的与小麦杂交后,它们并没有达到李振声预期的效果。

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非但不容易,还有三大难题要面对: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为此,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细胞遗传学研究。

皇天不负有心人,1964年的一天,实验田里1000多份青干的杂种中,有一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李振声认为,这可能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抗病和抗逆新种质,并给它编号为“小偃55-6”。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直到1979年,他才在这株麦子的基础上,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性状于一身,特别是在抗病性上,可以同时抵抗8个不同的条锈病生理小种。

这场“小麦远缘杂交”前后花费了23年的时间,此时的李振声也已经年近半百,一项研究始于青年终于白发尽显,这是何等的不容易!但他收到了陕西农民对他23年来研究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1985年,“小偃6号”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此后它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40多个品种。

截至2006年,小偃系列累计推广面积有3亿亩,粮食增产约有150亿斤,“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农民大面积种植,实现了李振声曾经最期待的“家家吃饱饭,年年有余粮”,中国的杂交小麦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在研究小麦远缘杂交的20多年里,李振声一度面临着没有成果的寂寞和外界的批判,但他从未想过放弃,日日夜夜反复地实验、研究,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国家。

1991年,李振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年9月29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在李振声院士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他几十年专注于一件事,只为将“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如今,93岁高龄的李振声院士还时常要到小麦育种试验地走一走,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他和袁隆平院士一样,是“麦田”的拯救者,也是让中国人不再挨饿,走向粮食富足的民族脊梁。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素材库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文献:
[1]《一粒种子的“持久战”》
[2]《挨过饿的他,只想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
[3]《以种子革命助力全民奔小康—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4]《知难而上不停步——记“中国远缘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
[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麦田追梦者》
[6]《大家》20070306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李振声


点击图片查看

超级乡村研究所往期精彩文章

超级乡村研究所
这是你想象不到、颠覆认知的超级乡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