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邂逅科技|黄维达老师专访

文化   2024-06-19 16:38   上海  

瀚影强音,在这里遇见视觉!

——  (SMC)视觉融媒体




| 人物专访 |

黄维达


在数字化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力量和作用逐渐增强。要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又该怎样在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这些问题总围绕着我们。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这样一个年轻化的学校中,不乏对于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研究者。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它的时候,仿佛打开了一扇崭新世界的大门。

在设计这个领域,就有这样的老师,共同经营着相关的工作室。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黄维达老师进行采访。

在采访前有了解过您是数字环境设计与建造工作室的负责老师之一,同时也参与了数字实践国际工作坊ROLE PLAY虚拟身份设计,可以从个人背景和任教的专业方面简单介绍下你自己吗?



黄维达:我目前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数字化方向的负责人,同时是运算化设计工作室的创办人。主导环境设计的数字化教学工作接近10年,主要方向有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虚拟场景设计、环境性能化设计、数字孪生、虚拟身份设计等等


同时这也是我们数字环境设计与建造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数字建造旨在通过运用计算机和先进技术,提高设计创作和建造过程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其包括运算化设计和数字建造,同时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技术的交叉与拓展。这是一个主要由数字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团队组成的工作室团体。


建筑环境性能化设计的内涵包括对建筑中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舒适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性能要求的综合考虑与优化。其外延涵盖了节能减排、室内环境质量、生态可持续性设计以及人居环境研究与创新等领域。这些内容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的高性能环境设计,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


虚拟场景设计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场景的过程。交互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优化用户体验和产品功能。交互设计考虑用户的需求、行为和期望,运用人机交互原理和技术,设计出易于操作、直观、高效的交互方式和界面。虚拟场景与交互设计结合起来,创建具有高度逼真感和互动性的虚拟环境,并通过设计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效果。


数字孪生建筑环境设计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实体物理系统或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监控,以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精准映射和互动。在建筑领域,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建立建筑物的数字化镜像,实时更新数据,并结合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实现对建筑环境的监测、优化和预测。


数字孪生技术与建筑环境设计结合,意味着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建筑环境进行模拟、预测和优化,以提高建筑的性能、舒适度和可持续性。数字孪生建筑环境设计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建筑环境的虚拟模型,实现对建筑性能和环境影响的实时监测、优化和管理。


作为环境专业的老师,这几年带着我校同学做了不少的作品,也获得了颇丰的成果。可以和我们透露下近期有在创作什么作品?


黄维达:数字建造方面,我们正带学生一起设计并制作一面一米高,两米宽的墙面装饰。我们先通过数字模型设计并讨论方案确定方案后,通过可视化编程,将数据传递到机械臂。由机械臂通过热线切割和雕刻材料作为组件。最后将组件组合,完成从设计到建造全程数字化的过程。



黄维达:还有一个关于数字孪生的兴趣小组项目。以数字江河招商演示中心为例,通过BIM技术、基地现场和用户调研,用BIM技术实现“一模到底”通过数字化设计,以运营的需求作为顶层设计,探索数字化展厅未来的新运营模式。


项目名称:数字江海展示中心建筑设计与数字孪生平台设计

学生:郑好

指导老师:杜祎、黄维达


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作品创作过程中或是专业上的趣事吗?


黄维达:有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引导学生们共同用AIGC技术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让每个人建一个虚拟角色,所有的角色都能在建构的环境中生活和冒险。一位学生不小心将一个角色的设置得太强大,导致这个角色在虚拟世界中几乎无所不能,把其他角色的生存空间挤没了。其他学生发现后,纷纷抗议。教授特别提到,虽然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无限的可能,但环境的平衡同样重要。


有注意到您负责的是数字环境设计与建造工作室,“数字”与“设计、建造”的结合很有意思,可以向大家介绍下工作室的特点在哪?对目前的作品创作有哪些帮助?


黄维达:数字化设计与建造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在理论层面,它是传统建构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在操作层面,它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紧密结合。数字化技术,设计师可以创建精确的设计图纸和模型,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少错误。数字建造自动化和精确的建造过程可以减少人为错误,使设计意图能更完整的落实。且降低了原型设计的制作成本,满足作品创作阶段快速测试需求。


有哪些创新性和前瞻性的项目或者案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项目名称:违章上海虚拟场景设计

学生:陈易炜管宁坤

指导老师:Elena Manferdini、于良

黄维达:我们这学期邀请了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的ELENA MANFERDINI教授共同带领学生做了视觉化表达的先锋探索,运用AI工具生成由学生自己构建的世界先运用文生图AIGC构建意向图片,再通过虚幻5将图片的概念制作成运动的三维虚拟场景。最后以视频的形式作为构建世界的表达。


您认为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着哪些挑战或者问题?


黄维达:AI工具降低了设计行业的技术门槛,这意味着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及创造力,以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设计师需要持续学习新工具和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变化。随着对大数据的普遍应用,我们也需要关注到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问题,比如用户信息的保护和作品版权的归属。


您认为我校在学生原有专业基础上,拓展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创新能力对他们有何帮助呢?


黄维达:首先利AI工具能自动执行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从而节省时间,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工作。AI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创造出传统设计方法难以实现的新颖作品掌握AI技能的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因为企业正在寻找能够结合设计和AI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请问您对AICG专业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有何展望?


黄维达:AIGC技术正迅速发展,从早期的文字生成到现在能够处理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格式的内容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不断完善和开源模式的推动,AIGC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IGC将大大推动跨学科创新的可能性。对于设计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进行更深入的融合将是一种可预见的趋势。我预计AIGC技术在未来将变得更加易于使用和普及,大大降低设计与创作的技术门槛。那么面对AIGC发展日新月异的挑战,在人才培养上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其次是创新能力, AI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助手,但不能因为拥有这个助手就丧失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利用它增强自己的能力最后应积极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与工具融合,寻找创新机会与应用场景。


这一次十分有幸邀请到黄维达老师进行采访。

不论是数字化时代还是曾经,设计的理念和初衷依旧。跟随时代的脚步,运用科技的力量让未来变得更好,一直是努力的方向。

 总 编:黄沁珥

 责 编:何欣瑶 陈嘉瑜

 审 稿:俞悦 赵馨瑶 张泽庭

 组 稿:汪丹丹 庄祺玥

 2024年6月19日

遇见视觉
瀚影强音,从这里遇见视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