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影强音,在这里遇见视觉!
—— (SMC)视觉融媒体
电影市场缩水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重创后,正在逐步恢复并实现增长。但电影市场存在的档期依赖现象,导致除春节档和暑期档之外的电影市场票房正在整体塌陷。今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依旧大于2022年,但“缩水”的走势却在所难免。
▲图源:小红书博主@xxx
近年来,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电影制作过度依赖商业元素,例如知名演员、系列续集和IP改编,依靠宣发、演员知名度来吸引观众走入影院,但片子本身却缺乏作为艺术性和新意,续集和翻拍内容泛滥,整体质量大不如前。
例如由于喜剧类型电影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繁荣,导致大部份处于节日档期的影片大多会选择带上“喜剧”的标签,但其喜剧含量常常难以预估,影片质量也摇摆不定。
▲图源:小红书博主@财经身边事儿
同时,为了迎合当下热点,市面上也诞生了快餐式电影。制作程序的不完善,剧本和制作组的备不足,以及只是为了热点而推出,剧本中用大量网络词汇堆叠,只为热度不要质量,更是电影商品化的突出特点。
就好比《狼来了》的故事,观众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同一个套路欺骗进入影院。相反,在偶有一次被快餐式电影骗入影院后,就会提高警惕不再轻易观影,同时也影响同期同类型其他电影,最终导致电影市场缩水。
随着电影质量的下降,观众们观影前关注的不仅仅是导演演员和制作班底,更是初期小范围点映后观众和自媒体博主对于影片的评价和片子的口碑。
由于观众开始关注影片的口碑和评论,电影的前期口碑成为了双刃剑。例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在上映初期就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和高度评价,通过微博、豆瓣等平台的口碑传播,吸引了更多观众前去观看。也让《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前五中唯一的动画片,在19年暑期档揽下50.35亿票房,也在186万人的评分中拿下豆瓣8.4分。
正面口碑的增益越大,负面口碑的debuff也越强。
比如某些电影,初期点映时好评不断,营销也如火如荼。但豆瓣开分后反映出片子的质量问题和受众问题的硬伤。
流媒体平台的兴起也导致了观众的注意力分散,随着短视频、直播、电子游戏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快速发展,观众的注意力和时间被不同平台和内容分散,导致电影市场的观众基础受到影响。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电影市场的改革也在所不惜。
电影市场的缩水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密切,和近年来电影作品的质量以及他们的营销手段也同样密不可分。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观众需求的不断演变,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也未有定论,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出现更多的荧幕佳作,让观众们跳出固有的观影茧房,体会新的光影盛宴。
▲图源:小红书博主@-橙鑫仔
总 编:黄沁珥
责 编:何欣瑶 陈嘉瑜
审 稿:俞悦 赵馨瑶 张泽庭
组 稿:周珺 殷墨涵
2024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