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时间“无用”地流淌

文摘   2024-10-21 20:03   江苏  


我之前刷到一个博主的帖子,她说自己刚出国留学,一时间还适应不了那里的慢节奏。


看到泰晤士河旁有人一杯咖啡能喝一下午,校园草坪上散散落落躺着晒太阳的人,很羡慕他们的松弛感,却又无法抑制自身慢下来的负罪感


评论区有老留子的自嘲:刚来都是这样的,都特矫情,允许时间无用地流淌可是我们留子特有的生命状态呢。


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是啊,我们总想着利用时间、规划时间,但或许我们应当更洒脱一些,允许时间“无用”地流淌,不要活在”有用”的倒计时里。


什么是“有用”的倒计时?举个例子,高三便是。


     


在高三,除了吃饭、睡觉,我们被教育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追求“有用”的分数上,只为一个“有用”的目标——高考。


回想我的高三,教室前面,走廊大厅都是挂着红色的高考倒计时。连续的课程让我记不清日期,却能清楚地记得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那鲜红的倒计时像思想钢印一样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把生命过成了“有用”的倒计时,这让我喘不过气,一旦花费了时间在所谓的“无用”之事上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尽的内耗之中。比如,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在高三,连打会球也成了一种罪恶,因为时间在“无用”地流淌。


我之前以为,或许进入大学就会自然而然地挣脱出应试的枷锁,不再活在“有用”的倒计时中,而是允许时间“无用”地流淌。然而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同学并没有积极融入大学多姿多彩的“无用”之中,而是为了四级又开始倒计时,或者为“当班委有用吗?”“加入社团有用吗?”而焦头烂额……


现在我慢慢认识到,原来是环境无法深刻改变一个人。如果我们跳脱不出自己给自己框定的枷锁,那么我们会一直活在追赶他人脚步的囹圄之中。


     


偶然看到的一条帖子,读大学是为了让我们能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机械地活着,能够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与定力


是啊,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也是我们试错的最好时间。为何不能大胆一些,和原来活得小心翼翼的自己彻底告别。


自由一些,大胆一些,允许自己的时间无意义地流淌……


“山中林木,因为非良木,因其无用而得以存世,成为参天大树。”那些工具理性之外的无用,可能恰恰是让我们找到自我,成为自我的最好途径。认识到多元化的价值观,不再在单一化的赛道上比卷,和自己死磕,能让自己松弛下来,体验到生活中真实的感觉。我们的生命里远远不止有学业, 事业, 工作,爱情,这些宏大而具体的东西。或者说我们不能活成一把刻度尺,给所有的事情都表上刻度,用每一件事的结果去衡量它的价值与意义,而忘记体验过程中的感受。


所以我们或许该慢下脚步,允许自己将时间放在培养一些生活情趣、小爱好上。因为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看似无用,甚至有些矫情。 但是这些事情就像是一根根细小的线, 在生命里拉着你,而它们交织在一起, 就变成一张牢牢的网,当你对生活绝望时候,它们能接住你,你逃到这些事情里边去,它们就成为你生命的庇护所让你感觉这个世界上面,还有值得留恋的部分在。

         


以“无用之心”对待生活、体味生活,便会发现枯燥无味的“山重水复”之后,定有令人怦然心动的“柳暗花明”读何多苓的《天生是个审美的人》一书,他说下乡到西昌,周围的同学都觉得苦闷,青春年华在“无用”地流逝。只有他觉得这个地方太好了,有蓝天白云、辽阔的土地、神秘的远山。于是,他就每天花很多时间,看山、看云。看他感叹“居然有这么好的地方”,或许你会笑出声。因为那里面没有在逆境中开出花来的强打精神,只有天性自然流露的无用之美。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活得有滋有味。”


想爱就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有何不可。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啊,仅此一次的人生啊。


有用和无用的区别真的重要吗,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吧。


共勉。

END

文案&排版:聂思汝

编辑:姜润基

责任编辑:朱巍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工心理
爱人爱己,接纳自我,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南京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咨询预约电话:5813909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