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我之分”是双标的底层逻辑

文摘   2024-10-23 20:31   江苏  

别人当三自甘下贱,


朋友当三别被发现,


自己当三倾城之恋。


... ... 


所幸,这只是流传于网络的“小三文学”。作为后现代抽象文化的一部分,网友以此为乐,现实中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些文字受到伤害。


不过,透过文字,我发现了一个微妙的视角:


“别人”、“朋友”和“自己”,鲜明的立场划分引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自己人”和“外人”,你我之分,得出的结论天上地下。


双标,实在太双标了!


就目前的道德标准看,小三毫无疑问是要被谴责的对象,但是出于个人的情感倾向,我们选择回护朋友、试图调和矛盾,似乎也很合理——毕竟,对朋友有些体谅,也属于人之常情。


现在有句话很流行: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但我们显然还没修炼到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境界。感性占据大脑,常常在理性之前。不触及原则以前,有所偏爱很正常:只要我没发现朋友真在当三(触及原则),那咱们还是关系亲密、勾肩搭背的好友。


也就是说,一旦“别人”存在当三(突破原则)的可能,“主动出击”很容易被认为是正义的一部分。


一个极端的假设:朋友选择干坏事一定是有苦衷的,而“非朋友”们,即使干好事也可能出于恶劣的目的。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内群体偏爱外群体贬损,指我们倾向于偏爱自己群体内的人,而对外群体成员持有负面态度的现象。



是的,排除个人情感、经历和共情能力,我们对“朋友”和“别人”,“你们”和“我们”所抱有的双标态度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并且得到了脑科学的学术认证。


何谓“双标”?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到“双标的人其实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选择利己”,认为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享受到特权,另一种没有,进而导致了不公。


但重点并不在于不公。人群A和人群B,局内人和局外人,你们和我们......他我之分的巨力来源于无意识完成的机制。在理性评判之前,我们的大脑已经背叛理性,抛却公平,坚定地站在了“同类”身边。


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巧妙地证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大脑能快速捕捉到群体间的微小差异,以此区分他我,而神经成像研究表明,人类特有的、发达的杏仁核使我们对区分他我的机制更兴奋了:情绪比理性来得更快。


“他我”之分,就是“双标”现象的底层逻辑。


换而言之,“双重标准”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倘若不谈剂量谈成分,我们都是“双标怪”。抑或更严重:种族、性别、取向、地域......分组标准不同,随之而来的歧视和偏见各异。



但别太担心!


众所周知,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荒谬的,“双标”的毒性绝不会蔓延到“甜党”与“咸党”之争。我们再怎么乐于划分他我,也不会觉得别人爱吃什么是危险的事情——除了搞笑短漫,历史上还没有甜咸月饼引发的腥风血雨。


由于划分他我的方式太多,而改变底层逻辑相当困难(只要我们保留杏仁核的话,就没法消除双标的习惯),通过后天努力消除“他我之分”的影响的方法最为实际。


接触是最常用的方式。


近距离下,我们更容易发现人们身上的共同点,和一个具体的人相处,不仅能消除他我之分,还能锻炼我们的共情能力——就像“双标”是天生的一样,共情能力也是天生的,这二者均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也有人认为,贯彻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更有效:尊重与倾听他人,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把话说开,这就够了。



如果非要下个定论,那么“他我之分”和“双标”的魔咒根植于我们的内心。


历史上有多少灾难是我们划分他我导致的?从小规模的摩擦到大规模的暴力,足以证明,看待“别人”和“朋友”,选择立场和倾向,无论怎样谨慎也不为过。


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和改变的可能。通过教育和积极的社会互动,我们可以逐渐减少内群体偏好的影响,最终,超越那些固有的偏见


最后,我必须说明,现实中我的朋友没有一个在当小三的,他们内部也不存在任何复杂的感情纠葛(至少我毫不知情),我用不着左右为难或者选边站。


我实在是太幸运了。

-END-

文案&排版:罗昊雲

编辑:卢思睿

责任编辑:朱巍巍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南工心理
爱人爱己,接纳自我,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南京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咨询预约电话:5813909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