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上链接!”“满两百减二十,家人们赶快下单!”最近你的耳边是否又多了这些熟悉的话语?
没错,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它又来了!!今年的双十一,你要消费吗?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橙色软件使用时长明显增加:提前加购,货比三家;紧盯直播间等着货物的上车,只为所谓的前几位优惠名额。
付完款,美滋滋地欣赏完自己省了多少钱,只觉得一阵头昏脑涨。最有盼头的日子是那些等待快递到家的时间,不时打开APP:让我看看谁是今年第一名?直到收完快递,发觉拆快递的那点喜悦转瞬即逝,终于给自己下了定义:OK,每年都被消费主义操纵。
消费主义最擅长的就是偷换概念,让你误以为自己想要某件消费品的欲望是真实存在的迫切需求。无论我们拥有什么,市场上永远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然而事实不过是:商家就是把一块钱的东西赋予两块钱的意义,然后再三块钱卖给你。
甚至设置限时限量的门槛:
“优惠价格仅限前4小时,零点过后恢复原价”
“前100名享半价,先到先得。”
回想一下你的消费中,有多少只是为了实用,又有多少,是为了买那个物品所带来的身份认同?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认为,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把物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换句话说,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我们不是看重奶茶、球鞋的使用价值,而是在崇拜符号、寻求认同。
我们喝二三十元的奶茶不是为了喝其中的味道,而是为了拍一张奶茶发在朋友圈:“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我们穿名牌球鞋不是因为舒适好看,而是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为了展示家庭经济条件。
如果你也正在为一些所谓的“必买清单”焦虑烦恼,不妨停下来想想——
所谓的光鲜亮丽,究竟在由谁定义?
为什么这些光鲜靓丽的精致生活,永远是金钱堆砌出来的?
时尚不应该是累赘与负担,拆快递的新鲜感是很棒,但穿着有情感记忆和共鸣的衣物,感觉同样非常好。
当然,现在的大学生也有不为精致“折腰”,对于他们而言,薅到羊毛才是王道!
“可以买贵的,也买得起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平替”“拒绝溢价”“性价比”俨然正在成为新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更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日常,在小红书、B 站、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充满了大学生月底极限0元存货、挑战20块吃一周、免费的city walk等话题。
如何让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大学生一秒破防?只需要一句话——“你这东西买贵了”,平替风的兴起,平价好物的出现,让一身反骨的年轻人追求起了反向攀比的潮流。极简也好,抠门也罢,追求性价比不再是一个难以启齿、担心被人看不起的行为。
综上而言,其实消费本身并没有错,远离消费主义的坑,不等于彻底不消费。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后,我们自然拥有消费的自由。
只是,什么才是自由?
罗翔老师说过:“自由其实是自我限制的自由,是可以节制的自由。”
是明明你可以选择ALL IN,但你选择了适度。记得消费永远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而你,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人,才是目的。
愿你我总有一天能够主宰工具。
愿你我总有一天能够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