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
生日时在家人群看到父母精心制作的全是自己“丑照”的 MV;
自己的文章、绘画作品等被父母自豪地po到了朋友圈,受到亲朋好友的围观夸赞……
相信这种来自于父母“尴尬”的爱曾让你面红耳赤,汗流浃背。
为何我感受如此之深?毕竟本人上周才又双叒叕经历了一次:疲惫地上完早八发现父母把我的第一篇推文大张旗鼓地转发到家人群和朋友圈,并呼吁大家多多点赞留言!看着在推文下数条来自亲友的评论,我失去了所有的手段和力气……
其实不止是亲子之间,恋人之间也常有类似的尴尬。比如当众表白求婚,有些人觉得浪漫至极,有些人却觉得尴尬至死。我自然是后者,而我的老妈却是徐志摩型人格,情书都是要登报的。
遇到父母“尴尬”的爱,你是如何承受的呢?或许我们会觉得父母不可理喻,没有边界感,让我们承受了难以言表的尴尬,甚至有点委屈。比如我上篇的评论就被我室友当面朗诵,让我受到了贴脸开大的的尴尬。但是,可能我们多次提出不要再这样的诉求,父母却依旧我行我素,可谓“屡教不改”。
青春期的我曾经还因此和父母吵过几次,可惜收效甚微啊!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想摆脱父母“尴尬”的爱却无有门路。当然,如何处理与子女的边界是父母的课题,但他们难以做到一朝一夕就改变。那么,已经成年的我们不妨有些“老莱娱亲”的精神,先别着急反抗,试图去理解父母这样做的原因。
我们会觉得尴尬,或许是因为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小事被父母大肆宣扬,“人尽皆知”之后就成了我们眼里的囧事。但正如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社会边角料,父母小骄傲。”在父母眼里,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记录的大事记。因此,想让父母停止发射“尴尬”爱意估计是很难的啦。慢慢走出青春期的我开始试图去理解和接纳父母,至少不再逼父母删掉那些“尴尬”之爱的痕迹,抱着“您二老开心就好”的心态,承受尴尬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
比如,就我妈对我随手一拍转头朋友圈便有感而发一事,我的态度从有我的图就别发,到背影照勉强接受,到模糊的丑图您爱发就发吧一步步转变……
渐渐的,我体会到这份“尴尬”背后,其实代表着一句歌词——“我是爸爸妈妈心爱的小孩”。
我曾经刷到一个视频,内容是采访高考场外顶着烈日翘首等待的家长,问:“站在这里等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不先到阴凉地休息,下考了再来接孩子呢?”有一位母亲说:“我知道站在这也没什么用,帮不了孩子什么,但是我就是想离孩子近一点。”“想离孩子近一点”,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
自我来南京上学,父母的手机里便多了一个地区——南京市,浦口区的天气预报,常常对我嘘寒问暖。刚步入大学的我犹如鱼入大海,并不在意父母的关怀,也没有感觉到离家远有什么不好。但经历了国庆抢票、七天宅家美好时光和沉痛返校之后,我意识到了从湖南到南京的900公里有多远,也意识到了我有多恋家。难道我是个妈宝(bushi)。国庆后,我便开始在意父母的嘘寒问暖,甚至开始有来有回,因为这样,不仅父母觉得“离孩子近点”,我也觉得离家近些。
或许家人就是“彼此牵挂,各自灿烂”。
上大学的你多久没有联系父母了呢?不如拿起手机,“倒反天罡”地去“尴尬”一下父母,嘻嘻……
(妈,你别转发了,我害怕)
文案&排版:聂思汝
编辑:陈姝颖
责任编辑:朱巍巍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