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张占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个新”

楼市   2024-09-18 18:12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因为这些产业代表技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但也不能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一方面新兴产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需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提升,做到“老树开新芽”。


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北京报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个新’,应是‘两个新’,一个是新质生产力,另一个是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有新型生产关系与之配套,这‘两个新’要配合好才能实现‘移山填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深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涵义。
9月13日,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的以“新质向新 塑造未来空间”为主题的2024中国房地产新质生产力论坛在北京举行。张占斌在会上分享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实践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落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关键。
张占斌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是未来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有更大的创新和更大的作为,通过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来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这就涉及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人才体制等方面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各种堵点、痛点和卡点,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和空间。”张占斌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

把握好“五个关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追求新质生产力。
“这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现实要求,也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张占斌表示。
他进一步强调,要准确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好五个关系:
一是把握好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靠什么实现高质量发展?我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有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就能更好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新的产业、新的动能、新的业态。
二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关系。
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找到好的生产关系至关重要。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是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因为这些产业代表技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但也不能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一方面新兴产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在新赛道上奋力奔跑;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需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提升,做到“老树开新芽”。两者相互促进,相向而行。
四是处理好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机制才能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才能把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科技创新成果要尽快产业化,市场化也要求具备配套的体制机制。
五是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通过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来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铸造自己的真功夫,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真正突破“卡脖子”技术。
“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国要想在整个人类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抢占高技术的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

要关注“三个倍增”
“新质生产力理论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张占斌表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关注“三个倍增”。
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2020年32189元倍增至2035年的64378元;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4亿人倍增至8亿~9亿人;三是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由2020年1.4亿倍增至2035年2.8亿。
在他看来,实现“三个倍增”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实践,是新质生产力逐步形成的重要表现,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力量。
张占斌认为,实现“三个倍增”,一方面要紧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紧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既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又致力于兜牢社会生产的市场主体,符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基本原则。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处理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和生产力持续变革之间的关系,深度调整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形成新的消费需求,需求端倒逼供给端升级换代,高质量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实现“三个倍增”有利于稳固我国世界市场和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高质量融合提供条件,汇聚世界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活力,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中心和科技革命的策源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调动“四个积极性”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最持久的力量,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图景。”张占斌说。
他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认识“三对关系”。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价值立场,这种价值的实现靠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做大,以人民为中心把‘蛋糕’分好,二者相互促进,各得其所。”
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呼唤一个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我们呼唤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捍卫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张占斌认为,一个“有效市场”的前提是需要“有为政府”,没有一个“有为政府”,“有效市场”难以形成。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就能够彻底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者,这两者之间要友好配合,携手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国有企业也难,但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的是生和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有效落地。”张占斌表示。
另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调动“四个积极性”。
第一,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积极性。他们有了积极性,我们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就有了底气和动力。
第二,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积极性。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活跃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生产力,这一方面非常迫切。”张占斌说,只有让民营经济活跃起来,我国经济才能更加蓬勃发展。
第三,调动资本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如果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要把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债券市场搞好。”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从设立资本市场以来,资本市场为中国的融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少漏洞。只有真正把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投资的积极性。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市场,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第四,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地方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带领人民艰苦创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很多领导干部付出的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如何解决‘躺平’问题,解决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保护主义和命令主义’等,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张占斌说。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何可信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中国房地产报
聚焦地产,洞悉中国。本号为中国房地产报唯一官方认证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