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透纳
Conversation
With
Turner
对
/
话
/
艺
/
术
浦东美术馆
11月10日
伴着秋风的凉意,在上海市艺术“一条龙”(美术)项目背景下,11月10日上午,复旦中学15名云美术团成员与复旦初级中学9名美术爱好者,在丁雪莹老师、陈瑞雪老师,以及复旦初级中学三位美术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浦东美术馆参观“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美术展,开启了一场“发现光 发现崇高”的对话艺术之旅。
知
识
窗
口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以色彩的表现力、对光线的驾驭力和看似抽象的创作中所蕴含的极致灵动而著称。他被称为“光之画家”,对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产生深远影响,也是印在英镑上的艺术家。
本次展览是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又一次合作,通过跨越时空,将透纳的经典之作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在古今交汇中重新诠释“崇高”的美学概念。那么透纳的风格是如何形成与变化的?如何在当代艺术中构成回响?从本次展览的展陈布置中又有哪些吸引大家或可以借鉴的地方?学生们带着手中的学习单,集聚艺术家各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通过8个单元、约80件透纳真迹,以问导览、以览促思。
描绘自然之“崇高”
透纳一生酷爱旅行。他一边四处游历,一边对景写生,共创作了300多幅油画、2000多幅水彩画和3万多张风景速写。这种对旅行和自然的热爱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深刻影响着透纳的艺术创作。
18世纪的英国,一种名为“壮游”的旅行方式十分流行。人们希望通过旅行开拓视野、深入了解欧洲各国文化艺术。在这样的风气中,英国画家们的“壮游”具化为“画境游”。自1802年起,透纳开始游历欧洲各国,足迹遍布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地。他的首次罗马之旅,就是按照洛兰的画作来寻访各处风光。
与此同时,受到英国工业革命和欧陆启蒙运动冲击的浪漫主义者们对工业化和唯理论化由衷反感,展现自然风光、歌颂自然之美成为这一流派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展览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透纳始终用眼睛观察、用心体会着自然物象的微妙变化,并逐渐意识到自然绝非传统风景画描绘的那样和谐安详,真实的大自然总是具有无常的力量。于是他表现风平浪静、花好月圆的作品越来越少,在他的笔下,自然界变得神秘壮阔、震撼人心,甚至无常、混沌、神秘,正如《月光,米尔班克习作》、《汹涌的大海与残骸》等代表作品,均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力量与宏伟,感受那份崇高之美。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月光,米尔班克习作》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汹涌的大海与残骸》
对话当代艺术
本次展览将透纳的经典作品与10余位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并置,跨越时空展开对话,在古今交汇中诠释“崇高”的美学概念。虽然,与透纳对话的艺术家名单早在进入展览前已经知晓,但如何对话、与哪件作品对话却如同一个个谜题,需要同学们走过一个个单元用自己的视角去一一解读。
展览现场,埃利亚松的《冰川融化系列》(右)与透纳阿尔卑斯冰海相关作品对话。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从冰海向上望塔库尔针峰》
展览中,埃利亚松的 《冰川融化系列》与透纳阿尔卑斯山水彩的对话带给了同学们扑面而来的震撼感。一直以来埃利亚松十分关注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1999年,作为他记录冰岛自然现象的持续性项目的一部分,这位丹麦裔冰岛籍艺术家从空中拍摄了冰岛许多壮观的冰川,他将这形容为一次“令人敬畏”的经历。20年后,他再次回到这些冰川进行拍摄,尽管他预计到会有一些变化,但冰川消退的程度依旧让他感到震惊;有些冰川甚至很难再找到。透纳在法国和瑞士面对冰川时,同样敬畏于它的巨大力量,并用速写记录了下来——这些景象如今都正受到威胁,法国阿尔卑斯山的“冰海”冰川自透纳时代以来已经消退了两千米。埃利亚松的 《冰川融化系列》以30组(两张为一组)直观地记录了人类行为对自然风景造成的后果。
理查德·朗与透纳威尔士风景对话
英国大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理查德·朗(Richard Long)的作品与透纳的威尔士风景对话,两位艺术家都以英国风景为创作起点,并曾踏上相似的自然探索之路。不同的是,透纳通过浪漫的风景画沉思自然,而朗则以极简的形式和与景观直接互动的方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此次展览观摩,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200多年前,透纳笔下大自然的那份壮丽与宏伟,学习了一定的艺术创作方法,更是通过解读与当代艺术家作品间的“对话”,为那份艺术家精神所折服,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也许这就是本次展览的深意所在。
高一2班 冯薇羽
经过这次展览的学习,我更加理解感受到了视觉艺术、现实与虚拟、超未来的艺术形式和科学技术的魅力。在对话透纳的过程中,我欣赏到了他革命性的创作风格: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和无可争议的现代性。从壮丽的山河风景到光影的构造、氛围与巧思,为我后期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构图的思路。
曹斐的“潮汐宙合”让我发现超未来的绿幕科技和“人民城寨”的大胆构想,这些我以前极少涉猎的领域,对“元宇宙”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透纳表现了西方古典的美学,那曹斐则用简单的建模技术展现了我们幻想的未来。过去与未来的碰撞无疑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将来的美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将尝试将过去与未来融合在一起,用手中的工具,创作更为精彩、丰富的作品。
高一5班 刘宸铭
这次艺术展我用几个词汇来形容,超现实(潮汐宿舍)、交融(红日之后)、盛宴(对话透纳)。首先说潮汐宿舍,整个展是充满了科技感,这一整个展是科技、虚幻、复古交织出来的。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文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
从技术到情感,潮汐宿舍带给我不一样的体验,红日之后,震撼,暖色搭配,令人联想纷纷,对话透纳:这一次参观的重头戏,透纳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画家,他对绘画有着较强烈的热情,他与一个时代相互关联,“透纳这个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高一7班 邱仪菱
阳光斜洒,斑驳的树影在操场上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不舍之情。共同
参观完展览后,我被透纳对光影的捕捉和色彩的大胆使用深深吸引。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展现出在生活细节处的点点滴滴。透纳的作品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认知。本次参观对我来说是一场非常珍贵的体验。
度过的那些时光,无论是课堂上激烈的讨论,还是课后的欢声笑语,都已成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七3班 张辰鑫
本次展览通过多件透纳的作品,展现了这位英国艺术家在光影中独特的捕捉能力。他的作品有一种轻盈、朦胧的感觉,让人置身于一个光影交织的世界。本次展览按着透纳的人生不同阶段分布,每个环节都讲述了他精彩的一生,本次展览还穿插了十几位当代画家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画展的内容。
七3班 陈静悦
看完画展,感觉被透纳的的画作震撼,他对风景的重现不是写实,而是富有情感的浪漫主义,让我对“光与色的诗人”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学到了大胆运用色彩、大胆运用各种绘画方法,和全新的构图。他的很多作品都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气势与宏伟,画中人们的渺小更能衬托这一点。
▻▻▻
文字:陈瑞雪、朱昊均
图片:朱昊均、刘宸铭
编辑:朱骁
审核:艺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