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烈
庆
祝
喜
实力领跑
佳绩斐然
报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2024年9月21-25日举行,本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5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队研究生参加。旨在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研究生们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学风。
历经两个多月的评审阶段,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42队(获奖占比为1.19%)、二等奖2742队(获奖比例为13.54%)、三等奖3927队(获奖比例为19.39%)。
在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秦亮老师指导下,由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长文、2022级硕博连读生刘浩锋与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海畅组成的“数模必拿一等奖”队奋力拼搏,斩获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是他们个人的一个阶段性的荣誉,也是学院连续2年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参赛历程
张长文、刘浩锋、孙海畅三人有着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他们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竞赛试题之间的关系,最终选择“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分配”问题进行解答。
风电场的功率优化是近些年以来一个十分火热的研究方向。新型电力系统促使新能源并网规模增大,风电自身具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使得当高比例的风电并入电网时,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冲击。基于此背景,三位同学结合实际风电场现存的功率分配不均问题,以及时常发生的弃风现象,结合风电场的经济效益,提出一种针对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实现减少风电功率的波动性的同时提高输出功率的平滑性。
三人所研究的方法主要针对风电机组疲劳损伤的实际工程问题,设计了一种实时雨流计数的创新方法,实现了对风电机组疲劳损伤程度的实时量化计算。之后,三人基于受力分析明确了推力系数的数学形式,并通过推力系数回归和状态量回归建立了基于多元回归的风电机组应力估计模型。最终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充分考虑采样过程中噪声与延时信号的特性,建立了考虑疲劳损伤的风电场实时有功分配优化模型,大幅降低了风电机组主轴和塔架的累积疲劳损伤,为大规模风电集群长期经济稳定运行问题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寄语
数学建模是对科研能力、逻辑思维与团队精神的多重考验,三位同学认真准备、沉着冷静、勇克难关,充分展现了电气院研究生的杰出风采。
多年来,电气院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学科竞赛工作,致力于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在工作中的严谨态度。正值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希望电气研究生们以此为激励,紧扣电力行业脉搏,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将所见所学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在创新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以坚韧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来源: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窦润沁
审核|伍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