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光影鉴”史学观影沙龙活动于10月26日在历史学院127教室举行。师生共同观看影片《活着》。此次活动由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办公与学业服务部与历史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合办,旨在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能放松身心。同时,作为本学期的选修团课,同学们可以从中感悟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姓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影片介绍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经历过的风风雨雨,通过他们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影,借此传递出近现代中国人努力“活着”的艰苦与不易。
思考与交流
在观影结束后,同学们就影片内容进行了思考、交流和提问。
一位同学从电影细节处出发,指出影片中出现的“超英赶美”概念在电影中并未加以解释,这可能会引发观众对这类口号及其提出时代的误解。进而,他提问:面对此类情况,我们是否要进行一些指摘?
另一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他所发现的一处改动,原著里福贵在赌博输光家产后去乡下当了农民,而电影中福贵一直生活在乡镇上。
随后,马思宇老师对影片进行了解读,并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出了回应。
马老师发现涉及五六十年代的影视作品较少,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那个时代,获得一些从书本中无法想象到的细节。对于第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马老师认为影视剧的政治表达可以理解,文艺作品是否符合史实可以进行分析探讨。作为读者和观众,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全盘接受,而是用心去感受这个时代的点滴。我们要正确看待文艺作品,如果在分析探讨中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存在疑问,可以搜集更多相关资料进行考证。马思宇老师指出,影片中的时代是一个激变的时代,个人命运往往变幻无常。我们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时代的变化,但从微观角度而言,“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个体命运难以琢磨的无力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寻。然后,马老师又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影片中一开始提到的“40年代”实际上反映的是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的40年代。由于我们对沦陷区的研究较为欠缺,所以我们难以想象沦陷区的人们的生活,而这是现在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
针对第二位同学的发言,马思宇老师从农业文明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马老师指出,“活着”是中华民族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农业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电影将福贵生活的背景从农村改为城镇则无法达到这种表现效果。基于原著的优点,马老师进一步指出“作者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而是展示”。研究历史重要的不是去评价,而是如何能够从他人的时代和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人。这是历史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一种历练。最后,马思宇老师从面对苦难和接受苦难两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同学们提出希望。马老师指出,同学们或许会对影片中的时代问题感到乏力甚至选择回避,但“不能回避问题”,直面苦难与挫折才是作为历史学人的基本素养。观影和分享总结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至此,本次“光影鉴”史学观影沙龙活动暨二级心理辅导站“跃动光影”周末观影系列活动及选修团课圆满结束。
从影片中,我们能体会到近现代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坎坷,感受到劳动人民直面苦难、接受苦难的珍贵品格。马老师寄语学生,要从影片中汲取养分,以多样的视角和求真的眼光去看待文艺作品和历史事件,走近历史感受时代,惟真惟新,求通致用!
供稿: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办公与学业服务部
黄逸熙 王嘉瑜
摄影:课外活动指导中心办公与学业服务部
朱雨露
编辑:刘叶
审校:李凡一 段怡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