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打开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读到凌晨一点。读到他与母亲告别,与妻子相遇的故事时,不禁眼眶湿润。我看电影泪点低,阅读则不然,很少有文字能给我这种感觉。
作者的经历让我共情。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和我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母亲没上过学,家教却严,从小给我们立了很多规矩。拿吃饭来说,必需等长辈就座才能开饭,吃饭怎么端碗、持筷、夹菜都有要求,吃完饭得说“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才能下桌。在80、 90年代的农村,参加喜宴是难得“开荤”的时候,能吃到很多平日吃不到的硬菜,像炖乌鸡这样的整菜一上桌,三五双筷子就伸了进去,抢着夹鸡腿或是翅膀,动作慢的只能分食鸡骨架,母亲从来不允许我们抢食。我的分寸感和不爱占便宜的性格,和母亲的教育不无关系。不过,我并非毫无保留的认同这样的教育方式。如果父母管教如果过于严格,可能限制孩子表达内心需求的能力,形成忽略自我感受的讨好型人格。太“听话”的孩子,成年后往往要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反复琢磨诸如“昨晚饭局上的表现是否妥当”、“刚刚跟领导讲的话有没有犯错”、“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请求对方是否对自己有意见”等无关紧要事情,用时下的话说,就是精神内耗。这样的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被边缘化,需求被忽视,进而对人际关系失望。有人说自己不擅长社交,其实是为自己不想社交找的借口,这种心理暗示普遍存在。没有人的身体完全健康,同理,心理也一样存在各种问题,当感觉到自己负面能量堆积时,就要引起重视。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能从旁边者的角度观察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然后才能想找到应对之策。作者的柔软让我动容。书中他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很是细腻,他对出身的自卑,他初恋时的局促,他对农民展现出的善良,他面对工作任务和良知矛盾时的纠结,他对亲人的深情,他对恶势力的恐惧,他对生命的困惑,一个男人最柔软的一面一览无余。没有什么文字能打动我,除了真实。没有什么能让人动容,除了柔软。作者的勇敢让我敬佩。在反腐工作中,妻儿遇到威胁时咬牙硬上是勇敢。在那样一个群体中,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面临重重压力还能忠于内心做对的事情,成为人群中的逆行者,是更大的勇敢。这种勇敢不是一时冲动,不是一时肾上腺素飙升,是基于理性思考后作出的理想主义,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是多年如一日的以一敌多的坚持。成为一个忠于的逆行者,是有代价的,否则便不会有那么多人随波逐流,被环境所同化。陈行甲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毅然辞官,急流勇退,转而投身慈善事业,背后恐怕也有不为人知的无奈。这仅仅是我的推测,也许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可以找到答案。社会的各个角落,像陈行甲这样的逆行者并不多见。许多人的美好初心或多或少都被环境裹挟,渐渐环境的一部分。如若多一些陈行甲这样勇敢的逆行者,大概一切都会美好一丢丢,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