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学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双新”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开放互动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交流推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11月22日,由邗江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承办的扬州市小学数学特级联盟活动在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扬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秀花,各县(市、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以及教师代表。
聚焦新理念的缤纷课堂
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理念,由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的黄怡倩老师、扬州市育才小学的顾圆老师,江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莫正云进行课例展示。
上午,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黄怡倩老师展示了一节汇报课《校园“增绿”项目—小小测评师》,黄老师的这节课呈现了“数学+”跨学科项目学习“多维度”的评价。以前期项目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校园绿地面积不多,学校如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改造,绿地面积还能再增加吗?”为驱动问题,聚焦项目作品“校园增绿架模型”,从增绿面积、工程造价、稳定性、项目优缺点及改进反思等方面进行项目作品评价,体现了新课标颁布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开展“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展示新样态:锚定核心素养,聚焦真实问题,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多维度的项目评价,展现深度学习,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下午第一节课,由扬州市育才小学顾圆老师执教汇报课《7的乘法口诀》。顾老师的课堂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如填写表格、思考问题、发现规律,最终引导学生自己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结构化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下午第二节课,江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特级教师莫正云执教了示范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莫老师从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等式、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实践探究过程,并结合生活实际、数形结合进行推理。从加法交换律到加法结合律,由扶到放,在实践中感悟加法算式中的变与不变,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践行新思想的专家讲座
扬州市特级教师、维扬实验小学缪永留校长做题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反思与价值再认识》讲座。缪特结合学校实践,总结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个实践走向:从“学科拼盘”到“有机融合”,从“热闹的做”到“深度的学”,从“单一评价”到“谱系评价”。他认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要通过三“跨”,即跨起来,跨出去,跨回来,才能实现学科素养的超越和进阶,深度阐述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
特级教师孙冬梅做题为《结构化,为数与运算的一致性赋能》的讲座。孙特结合三个课例进行阐述,在结构化视角下,践行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对数与运算的教学至关重要。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
特级教师莫正云结合示范课,做题为《深度关联:助力儿童思维拔节生长》的讲座。莫特从运算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运算律的价值追寻、本节课的具体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她认为,要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感受运算律的必要性,在经历举例求证过程中理解规律,在知识前后联系中实现建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精粹深见解的名家引领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扬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秀花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张特对本次小学数学特级联盟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此同时,她也指出,学习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这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希望各个县区能够实行教研员+助手“1+1”的教研模式,学校能够实行数学领军人+备课组长“1+1”的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扬州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品质。同时,更希望所有的扬州小数人能够继续勇于担当,同心同向,为扬州市小学数学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这次扬州市小学数学特级联盟活动,不仅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教育盛宴,更带来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新课堂,为与会老师提供了互观互学、相互交流的机会,相信老师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共同书写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奋进之笔。
【END】
让每个孩子生命更精彩
撰稿 | 朱玲
图片|宰智颖
编辑 | 陈朵
审核 | 倪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