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春风留客舟,与尔同销万古愁。
大家可以放心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4.6%。
怎么看待数据?众口一词的评价是,中国经济稳住了。上半年的中国经济经历了房产市场的大动荡,金融平台的大降薪,企业出海的大热潮……喧哗迷人眼,我们忽视了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
尽管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极端复杂,中国还是坐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结合近期的几次调研观察,我看了东南亚和日本,看了国内几个省会城市,看了几十家中外企业,在稳之外,我还看到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增长
增长意味着以旧换新的政策供给在发挥作用,增长意味大量的就业岗位在释放,增长意味释放的信贷可以走税收渠道回炉,我们的经济在回暖。大河有水小河满,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在2024的上半年,很多人没意识到,我们的增长来之不易,前阶段有人说中国将走日本的老路,长期滞涨缠身。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优势是日本搬不走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三十年停滞,大学生工资20年没有涨过了。我6月份刚去日本转了下,一家非常知名的国内大机构驻东京办事处负责人告诉我,东京的办公室租金、白领工资和上海基本持平,一些热门高技术人员挣的还不如北上广深,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象的日本。
在随后的几天内,我询问了众多企业人士,异口同声,东京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中年职场人士,赚取的收入大部分也不超过人民币40万,多数人也就是20万到30万人民币之间,一年40万可以自豪地迈入高收入阶层了,这个价码跟国内非常接近了。总的来说,在企业的中高层,日本和中国收入差距不大,有些领域我们还领先,在基础性岗位,日本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收入还是要高于我们。
我在东京入住的王子酒店位于东京品川区,也就是王思聪上车牌的地方,属于当地富人区,这里的五星级酒店一晚1000元人民币左右,同行的小伙伴都是经常出国的,他们说没有贵过上海同等档次酒店。而且这个价格抬高了,近期日元汇率下跌后,大量中国人涌入,去年同等住宿还只有七百左右。
我们仰慕的日本从云端跌落。一切的根源,就是日本的收入,包括日本的GDP,几十年没有增长,甚至还在缩水。中国不同,我们有5%的增长,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看看上半年主要国家的增长指数,除印度外,中国第一,美国只有我们的一半不到,其他国家就更少了。我们的百分之五在其他国家眼中,还是逆风飞翔。
第二个关键词:升级
大盘在增长,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升级。中国经济其实已经换挡了,产业在升值,房地产在退席。
本次国家统计局披露了一个信息,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地产总销售下降了25%。各地的卖地收入都在降,连带建筑企业也过不好年了,中国经济明明白白地去地产化,因此5%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爆发。
第一,上半年中国外贸出奇地好。
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苏州,2024年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231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其中,高技术产品进出口4221.7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同期贸易总值的34.3%,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的增长不是在重复廉价低质的道路,我们有升级。苏州是整个国家的缩影,今年中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密如繁花,到处都有科创森林在崛起。
近期在苏州信达生物医药调研,这家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中国创新药企共有7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是目前中国拥有单抗药品上市数量最多的制药企业。企业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大量的科创企业喷涌而出,苏州一个城市为科创板贡献了55家优质企业,占据全国第三。在信达的带领下,中国在创新药企数量上占据全球份额的16%,仅次于美国;新药研发数量也排在全球第二位,同样仅次于美国。
在另一场调研中,我参观了苏州知名企业南大光电,这家企业从零开始,自做仪器设备,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专心致志研发生产制造,斩获三项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MO源,中国第一瓶电子特气,中国第一支光刻胶,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奖项。
生物医药与半导体,作为中国在与西方竞赛中慢一拍的关键产业领域,现在已经赶上来了,升级推背感肉眼可见。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经济几十年来高歌向前,源于企业和政府合力同心带来的加速度,企业的出色发挥固然出乎意料,政府部门的关键指引难能可贵。参访的多家企业都提到,在今年风高浪急的特殊时期,海关总署和各地海关出台创新政策举措精准帮助企业拓展外贸市场。
在考察中遇见了很多没有预期的变化。其中一定就是,中国制造在向中国品牌升级。我们的父辈到了日本都想带几件小家电回家,我也有样学样,想买一个较为高级的纯正日本制造电子产品,银座周边的商场来回跑,发现产品都是中国来的,在日本购买同类价格要高于国内。最后我退而求其次,在东京堂吉诃德杂货店,一家以小商品丰富而知名的店铺,我翻找了半天,发现连充电器大部分都是中国品牌“安科”的。我无奈下手了一个日本制造的充电器,外观瞧着不错,充电速度却很慢,用了两趟就扔在一边。
这一幕也发生在新加坡,在樟宜机场免税商店,店主说,在他这里买手机类产品不划算,直接在国内购买更更便宜。因为国内是原产地,且我们的收入较以前为高。客观讲,东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都差不多,比较有钱的西方人偏爱水果机,但商店里畅销货大多数是中国制造的手机品牌,毕竟小米们性价比高,这也是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升级感不仅体现在产业,也反映在城市建设。走遍半个亚洲,也就是日本东京和新加坡在都市氛围感上要强于国内二线城市,其他地方包括比较发达的吉隆坡,尽管马来西亚人均GDP和我们大致相当,交通基础设施和街头跑的汽车档次却低于国内一二线城市。
第三个关键词:超越
有效的增长和关键领域的升级之外,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的亮面与日俱增,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以及技术封锁带来的阴影在退潮。在某些关键产业领域,我们已经领跑世界,高铁疾驰、电力澎湃、核能稳健、5G迅猛发展,这些领域的标杆成果,如森林繁茂,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无限活力。
拿新能源汽车说。卷是真的,但重重竞争高压之下,产业高峰叠起也是真的。重庆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已经能做到每分钟两台新能源汽车的惊艳下线,江苏昆山协鑫光电1.71平方米的钙钛矿叠层组件稳态效率高达26.36%,双双刷新了业界认知,这些记录也将很快被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速度超越。
据中汽协数据,靠着新能源汽车发力,今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显示出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增强的竞争力。2024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2%,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从销量榜单排名来看,前5位中有4位是国产汽车品牌,销量前10名中,国产品牌占了6席。
我们有把握,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丰田大概率会诞生在中国。中国的技术实力正日益受到西方同行的瞩目,譬如总部位于苏州的智能驾驶企业Momenta便与日本丰田携手,在名古屋共创研发实验室。从追赶模仿到并驾齐驱,再到创新超越,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产业方阵集体追赶的真实记录。
中国经济正在转为技术驱动,我们看到近半年来,各省都在成立科技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各地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可以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各省科技委员会一般都有当地主官一二把手担任,多个省份出现了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的布局,这些前所未有的举措证明,央地之间、官民之间,对科技驱动经济前进的决心无比坚定。在2024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跨越的姿态正逐步起势。
当然,所有转变都有阵痛,所有改革都有代价,所有进步都有周期,所有成功都有试错。
问题在于大方向,细节所能引发的系统混乱,只能是在大局紊乱前提下。看清大局很重要。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