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应该是继续记录《淘金记》(四),可是,阅读到《图灵传》中的图灵还有《素食者》中的英惠,让我觉得需要把第50天奉献给他们,有5000字】
1927年,图灵的爸爸图灵先生给极不喜欢语文课的图灵辅导哈姆雷特,讲到最后,图灵说,哈姆雷特至少有一句话让他喜欢,这刚令图灵先生感到了一丝欣慰,可图灵马上说,这句话是最后一行—“众人退下”。
我们都认识图灵吧。
百度百科上说: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分析学家、理论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读了一本《图灵传》,英国人霍奇斯写的,据说是写图灵最中肯和最客观的一本书。前面的那个《众人退下》故事,就是这本书中讲的。
艾伦.图灵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像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超凡的天才,所以他一直特立独行,从而与人及社会的相处格格不入,虽然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一直受到不公的待遇,直到因为同性恋身份的意外暴露,他的人生就此走到了尽头。
于是,阅读的过程中,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从霍金斯笔下的大量叙实中,试图去发现一下18岁以前的图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成长,他与父亲、母亲还有哥哥的关系还好吗?他所处的时代对他有什么样子的影响?换句话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吗?他是正常人吗?还是一个天才模样的怪才疯子?
因为,即使是在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中,也少有人去写图灵年少的样子,往往是一笔带过。
为了亲近,我就采用书中对图灵的称呼“艾伦”,而他的父亲叫图灵,母亲叫图灵夫人。
一、
艾伦1912年6月23日在英国出生。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艾伦2岁。
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图灵一家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世界给他们留下的遗产,似乎就是1917年的机械化屠杀,U型潜艇封锁,飞机地毯式轰炸,还有美俄革命爆发。
但对于图灵一家,这些东西造成的唯一结果,就是图灵夫人一直留在英国,没能回去印度,去陪伴当印度公务员的丈夫。
尽管印度公务员的薪水并不低,但图灵一家的生活并不宽裕,因为他们现在要为将来攒钱,他们必须要为一件事买单,那就是公学。
至于战争,革命,通货膨胀,这些似乎都跟他们家没啥关系,两个孩子要上公学,这就是图灵夫人唯一要关心的事。
艾伦如果有什么想法,他会习惯说“我知道”或者是“我早就知道”,比如说,他早就知道伊甸园的禁果不是苹果,而是李子。
母亲发现,这时的艾伦变了,从极度活泼,变得不爱交际了。在照片中,他那10岁(1922年)的小脸庞,甚至还透着强烈的抑郁和孤僻。
艾伦比较喜欢一些安静的小游戏或辩论,他讨厌而且害怕体育课和课后的游戏,比如其他男孩冬天玩的冰球。
1922年末,不知道是谁送给艾伦一本书,叫《儿童必读的自然奇迹》。他后来告诉母亲,这本书让他大开眼界,让他知道了世界上还存在一种知识,叫做科学。
这本书,不仅让他认识到什么是生命,而且也改变了他的生命之路。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曾经改变过艾伦,那无疑就是这本来自美国人写的书。
这一年,父亲朱利叶斯·图灵先生,因为职场上的不如意,愤而从印度辞职告老还乡了。
不过,他们一家并没有回英国,图灵先生不想交税,如果他每年在英国待得不到6周,那就不用交所得税了。于是,图灵先生一家去到了法国迪纳,说是度假,实际上就是去那儿躲税去了。
虽然每年还能拿1000英镑的退休金,可经济状况与以前相比就完全不同了。
图灵夫人现在需要详细记录家用开销的账目。从很多方面来看,图灵先生过早退休是一件坏事,他的两个儿子艾伦和约翰也觉得,这是一个灾难。
说实话,图灵先生工作很负责,遵守规章,服从安排,一心为当地的数百万百姓服务。但是在马德拉斯官场,这些都没有什么用。
他的余生,充满了挫折感和幻灭感,钓鱼和桥牌,也无法缓解他的苦闷和压抑。特别是图灵夫人一直想要回到英国,这更加恶化了他的情绪。
他们不断地给对方提出要求,但是谁也不能满足谁,到后来除了一起收拾花园以外,就很少再沟通了。
但这趟法国之行的结果是,艾伦喜欢上法语了,现在成了他最喜欢的学科。实际上,他是喜欢用法语作为一种密码。
他用父亲看不懂的法语,给母亲写明信片,讲法国大革命。
而这些是他在法国迪纳时,从布瑞顿的女佣那里知道的,这位女佣经常说,社会主义革命即将来临。
不过,真正让艾伦入迷的,仍然是科学。他父母回来时,看到他紧紧抓着《自然奇迹》,对此他们也并不完全反对。
艾伦喜欢绘制地图、喜欢国际象棋、喜欢化学,艾伦觉得这些都很有趣。
艾伦的这些爱好,让哥哥约翰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的时间可全都花在网球、高尔夫球、跳舞和在娱乐场调情上。
1925年3月,13岁的艾伦回到学校时写道:
“我这学期的普通入学考试,和上次名次一样,平均分53%,法语考了69%。”
1925年秋天,15岁的艾伦参加了马尔伯勒入学考试,令人吃惊的是,他这一次竟然考得非常好,但他没去。
1926年春天,16岁的他又一次参加考试,他又考得不错,如母亲所愿,去到了舍尔伯尼公学。
16岁的艾伦.图灵
舍尔伯尼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英国公学,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世界大战引起的社会变革,对故步自封的公学并没有产生冲击,这里的体制仍然是监视且控制着每一个男孩,这些才是舍尔伯尼真正重点。
诺威尔·史密斯校长把知识界分成古典、现代和科学,他认为:
只有最肤浅的脑子,才会认为那些新发现是先进的,认为我们离解开宇宙奥妙更进了一步……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小型顽固的英国缩影。
艾伦不是那种继承了原始本能的人类,不是喜欢向其他人投掷东西的男孩。在这方面,他有点像他的父亲,他父亲小的时候就不喜欢玩那些东西。
可艾伦的表现就有些太另类了,他成了经常被老师同学们挖苦和讨厌的人。
他本来肤色就比较黑,再加上总是抹得到处都是墨水,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很脏。
他的头发永远都不能倒在他想要的方向,衬衫从裤子里耷拉出来,领带缠在僵硬的领子外面,而且他好像还不知道哪个扣子该对应哪个眼儿。
这些特点,使他经常受到嘲笑,更不用说他那种怯懦、抑郁、尖细的嗓音——他不是真的结巴,而是犹豫,他好像需要用一套笨重的程序,费力地把自己的想法翻译成人类语言。
图灵夫人看到,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艾伦无法适应公学生活。
图灵先生似乎并不在意艾伦不走寻常路,他在这方面非常宽容。实际上,哥哥约翰和艾伦在这一点上,正是像他们的父亲,他们三个都认为,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在这个家庭中,图灵夫人则代表着大众的观点,她的品位和判断,被家里的其他成员认为是乏味而过时的。所以,尽管她丈夫和约翰都认为无所谓,但她觉得必须要改变艾伦。
不过,图灵先生尽管很宽容,但他也不能接受,昂贵的公学学费被浪费,他在钱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含糊的。
爸爸觉得,他辛苦赚来的钱看来是基本上打水漂了。
另外,他已经厌倦了逃税,于是回到英国,在英国瑟瑞的格尔福特边上买了一个小房子,现在除了要交税,还要想办法给哥哥约翰找个工作。
虽然颇有周折,可艾伦依然以很好的成绩留在了公学,期间的一些科学发现令老师吃惊,可也没有引起这座死水一样公学的任何波澜。
斯密斯校长提出警告说:
“我希望他不要两头耽误。如果他要留在公学,他必须以受良好教育为目标。如果他只不过想当科学家,那么上公学对他来说就是浪费。”
1927年11月7日,艾伦15岁,他参加了受洗礼,就像军事训练营一样,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受洗礼。
1928年,舍尔伯尼换了保守的校长,也换了不少保守的老师。
科学课的老师,是年轻的刚从剑桥毕业的爱普森,他用一种消极的方式,实现了艾伦的愿望:不管他!
如果说是《自然奇迹》把艾伦带进了后达尔文世界,那么爱因斯坦则把他带进了20世纪的物理革命。艾伦就此写了一本红色的小备忘录,送给他的母亲看。
艾伦看到了爱因斯坦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他一直在怀疑。
这种笛卡儿式的怀疑,对于艾伦的家庭和学校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英国人往往对此嗤之以鼻。
当学校的男孩们都在看一本青春期的入门书籍《青春织机》的时候,艾伦意识到了自己有另外一个秘密,一个其他人都不知道其存在的秘密,那就是他自己的秘密。现在吸引他的,不只是“大自然最普适的性爱道理”,还有他自己对性爱的欲望。
舍尔伯尼公学里有一个男孩,名叫克里斯朵夫·默卡。
他是一个家道优渥、显贵的家庭,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多才多艺,而且还与艾伦一样对科学充满热爱,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科学问题。
1927年,当15岁的艾伦第一次看到他时,就感到吃惊。他知道,他内心的孤独,终于要被打破了,他与他恋爱了。
艾伦后来写道“有些时候,我尤其深刻地感觉到他的魅力。我总是在想,会有一个夜晚,他在实验室外面等我,我到了之后,他用他的大手拉着我,出去一起看星星。”
1929年12月18日,高考结果登在了《时报》上。克里斯朵夫赢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奖学金,但艾伦没有。
1930年2月6日,一些歌手到访舍尔伯尼,唱起了悲伤的离歌。艾伦和克里斯朵夫都在,艾伦看着他的朋友,努力地试着告诉自己:“这并不是最后一次见他。”那天晚上,艾伦在黑暗中突然醒过来。大修道院的钟敲着,两点四十五分了。他起了床,从宿舍的窗户看出去,望着星空。
当时的艾伦并不知道,克里斯朵夫病了,就在这个夜晚,就在此时此刻。他被救护车送到伦敦,在那里做了两个手术。经过6天的痛苦折磨之后,1930年2月13日中午,他死了。
1930年秋季,艾伦如愿剑桥录取,虽然没有得到三一学院的奖学金。但他得到了国王学院的奖学金,每年80英镑。
那年头,一个有经验的工人每年赚160英镑,无业单身青年的保障金是每年40英镑。
第一年过后,艾伦就很少回格尔福特看望父母了。他独立了,他终于独立了。
这一年,他19岁。
二、
我努力得以书中的句子,按照顺序精炼到这里,不知道你可以读懂多少。本来想就停在这里吧,又觉得话好像没有说完。
1932年1月,在克里斯朵夫去世第三个年头的时候,他的母亲找到了他,20岁的艾伦陪同他的母亲故地重游了剑桥,之后,他写信给克里斯朵夫的母亲说:
我个人认为,灵魂会永恒地与实体发生相互作用,但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同样的形态。
至于灵魂和身体的真正关系,我认为,当身体活着时,可以吸引并抓住灵魂,使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身体睡着时,我猜不出会发生什么,但当抓着灵魂的身体死亡时,它就会“失灵”,然后灵魂会去寻找一个新的身体。
1954年6月8日,艾伦的女管家在5点左右进门,发现他干干净净地躺在床上,口吐白沫。
艾伦死了,42岁。
房间里有一个果酱罐子,里面装满了氰化钾,床边放着一个咬过的苹果,可以推测,氰化钾正是蘸在苹果上。但是警察没有化验这个苹果,所以这并不是十分确凿。
从书中的大量事实描述中,可以看出,艾伦一家事实上是很和睦的。1952年,当艾伦发生那件令他难堪并最终被判化学治疗一年的同性恋罪案中,他的母亲、哥哥约翰以及他的亦父亦师的剑桥实验室领导纽曼都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这一边,艾伦也表现出应有的融入变化,尽管他的同事们因为与他本来就不大来往,所以现在更有点避之不及。
三、
挺喜欢为这本书写译者序的那位叫马慧元的先生写的几段话:
人性、伦理、社会、历史,是不是都有个事关生命特质的“底层”基础?人群有着惊人的“求同”本能,而社会中的人,时时处处关心“自己眼中的他人之眼”,一些奇异的个体要么被扭曲、被多数人同化,要么被遗弃。
在求同和挣脱之间,我们好比用图灵机来考量的“语言”,用一生来判断自己的归属。
世上的天才奇思,往往在“不沟通”的状态下孕育而成,而人世不只需要奇思妙想。种种芜杂俗务,要的就是个体与环境步调一致,水往低处流。
如此这般,你才能换来他人眼中的正常生活。
艾伦应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正常人,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人,他当然天赋异禀,只是他一直在摆脱,希望可以不求同,但无论他是自杀还是有什么其他阴谋,结果他还是失败了,众人没有退下,他退下了……
2024年10月11日,现年53岁的韩国女作家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素食者》。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表彰她“以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
书中的主角叫英惠,他在一场噩梦之后拒绝吃肉和煮肉,拒绝与老公做爱,因为他身上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肉味,她把自己当成一株植物……
太多的人给予英惠同情,认为她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而我认为,如果《肉食者》没有获得诺奖,嘲笑英惠的人一定要比现在多得多,人们同情她是因为终于有大人物肯定了自己。
现实的世界之中,人世不只需要奇思妙想。种种芜杂俗务,要的就是个体与环境步调一致,水往低处流。
张家卫阿根廷百日散记(2024.10.21,第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