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最佳姿势

文摘   财经   2024-12-03 09:55   北京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其中提到,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

为推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使得政府和国有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11月29日,由LP投顾、中国创投委、粤科金融集团、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最佳实践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5个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3个直辖市的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国有投资机构、政府引导基金、PE/VC等机构高层代表近160人参加活动。

在主办方致辞环节,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原院长助理沈志群就“国资创投应率先垂范做好耐心资本”作主题发言,围绕“国有投资机构”、“耐心资本”和“最佳实践”三个关键词展开深入探讨。他指出,创投作为推动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资本力量,是实现科技自强的决定性因素,国有投资机构高质量发展则是重中之重;耐心资本是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国有资本和国有投资机构有实力、有能力、有责任成为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的主要出资人和管理人;要在实务运作中探索做好耐心资本的新路,包括金融资本转化、管理优化等,国有投资机构应深化改革,引领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分享环节,LP投顾创始人国立波围绕“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趋势及挑战”作主题分享。他表示,目前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呈现五大趋势:一是政府引导基金由“引导”变为“主导”。政府引导基金在子基金中占比由20%上升到50%甚至70%,凸显政府引导基金在LP中的主导地位。但也反映目前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在变弱,社会化资本成为少数关键,不同LP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性加剧。二是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限有延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限延长到15年,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普遍延长到15-20年。三是引导基金跨区域管理成为新趋势。2023年以来,由非本地管理人管理的政府基金占比近36%,管理人类型以券商私募、央企、国企、产业资本为主。四是政府引导基金面临“实质退出”和“形式退出”的双重退出压力。既要求通过子基金DPI>1实现财政资金循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求引导基金或子基金延长期到期时通过基金清算或S交易实现工商层面的完全退出,以满足国资审计监管机制相关要求。五是容错机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探索建立国有创投机构和国资基金激励约束和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国有资金“敢于投”“大胆投”,为“耐心资本”松绑。

国总进一步指出,引导基金虽然是舶来品,但是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规模及丰富性远超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中国创投生态中,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引导基金和国资将持续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国有投资机构从业者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凸显。尊重基金规律,优化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束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创投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当下政府引导基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及问题,他提出五大建议供业界参考。一是亟需加大资产配置型LP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引导基金“引导”作用,服务和壮大市场化和社会化LP生态建设成为各地竞争的关键所在。拓展市场化、资产配置型LP生态建设,落实险资、社保等长周期考核机制。纯政策导向型的政府引导基金要向社会化资本让利、返利。二是进一步延长存续期限,探索常青基金模式。从国内外统计数据来看,创投基金清算退出平均需要18年左右。地方政府引导基金10年的存续期限太短,不可避免形成倒挂。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限都需要延长一倍,推动政府引导基金转型发展常青基金。三是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资源整合平台作用。政府引导基金的专业团队建设、子基金生态建设、投资管理经验等需要漫长时间和巨大投入,通过跨区域委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自身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四是破解政府引导基金通过S交易退出痛点。引导基金通过S交易退出案例较少,实操路径尚未形成行业共识;需通过国有资产评估及地方股交中心挂牌程序,流程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部分账面浮盈较低的子基金份额难以通过S交易进行转让。五是推动建立符合基金规律的绩效评价、容错机制。目前制定的政策制度大多是原则性表述,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解决创投从业员的后顾之忧;容错和容亏的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和进一步界定,政府引导基金的应用要区分不同场景;更为关键的是若要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除了地方国资创投主管部门的推动外,还需要包括财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达成共识、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粤科金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理事长林浩钧就“国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的实践及思考“作主题分享,他表示,当前国家经济进入转型关键时期,创投行业也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发展耐心资本、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国资机构成为主导力量、发挥主导作用正当其时。粤科也在积极推动构建创投发展新生态,做耐心资本的培育者、引领者,打造创新型市场化投资机构、平台型引领型国资创投机构。

结合粤科具体操作实践,林总就国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分享了八点看法:一是提升耙向质量,选择有价值的耐心项目。从技术源头成果转化中找创项目,以产业链聚项目,强化国外合作拓项目,以资本市场促项目。二是培养一批专业专注的耐心团队,打造层级合理的耐心组织、专业分工的人员队伍、价值创造的能力体系。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耐心运作机制,解决耐心资本运作的束缚和动力问题。四是组建若干耐心基金,如政府引导的科创母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金融资产股权投资基金、跨境长期投资基金等。五是创新耐心项目的投资打法,创新“直投+跟投+联合体投资”的“宽投资”模式,创新集团统筹、部门协同、团队主体的“兵团式”协同投资机制,创新“科技+金融+产业”的闭环投资生态。六是营造有利于耐心项目落地成长的科技金融环境,在科技端拓宽科技成果对接金融市场的新渠道,在金融端打造金融服务耐心项目发展的新模式,在落地端落实适应耐心项目成长的税收优惠政策。七是探索有利于耐心项目的退出通道,如畅通项目上市渠道,发展并购基金,落地S基金,实施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八是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国资与国资之间相协同、国资与民营之间相融合,促进耐心资本达成最佳实现。

东方嘉富合伙人金春燕围绕“国有资本投早投小投资科技的观察与思考”作主题分享。她表示,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市场化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需要具备三个基础条件:一是要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为后盾。国有资本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投行业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主要募资来源。二是要有专业的投资及投后赋能团队。有扎实的投研能力、完备的投后赋能体系、具备产业思维和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三是对国有资本而言,还需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容错机制等,以适应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留存。结合东方嘉富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实践案例,金总认为,投早投小投科技需要具备六大能力:一是内部深专业,外部广覆盖”的组织能力。严格的用人标准是国有资本成功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的必要条件,能力资源互补、脾气秉性相近、三观相符,组建资深专家顾问团队。二是建立完善的产业情报网络。产业信息的全面收集、汇总和漏斗梳理是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点:已投项目生态、主动行业研究、合作伙伴及同行,团队人脉网络。三是成熟的投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加快执行速度。四是健全闭环的投资风控体系。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可提升投资的安全边际:专业的投资、财务、法律、三方机构组成的风控模块,贯穿事前、事中、事后风控全流程。五是强化独特的投后赋能要求。有针对性的投后管理输出可以切实有效地为被投企业赋能增值:项目团队全程跟踪、投后团队统筹协调、运营团队服务赋能。六是数字化赋能“募投管退”全流程。基于情报网络获取海量项目进行严格筛选,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项目管理颗粒度,数字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募投管退”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及沉淀。

中国创投委与LP投顾正式发布《 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LP投顾研究员刘丹就2024年报告要点作出解读,她深入分析了国资机构在激励与尽职免责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做好顶层设计、探索跨部门联动、推动国有投资机构激励机制市场化转型、确立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差异化评判体系、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生态体系等五个方面对壮大耐心资本的后续政策提出了建议。(报告内容具体详见:重磅发布 | 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 )

在研讨环节,来自广东省科技厅、国投创业、国新基金、国家军民融合基金、信达资本、盈富泰克、广州白云金控集团、深投控资本、龙华资本、辽宁基金、苏州天使母基金、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华发基金、横琴创投、福建金投基金等近二十家机构的领导代表交流发言。参会嘉宾围绕政府引导基金及国有投资机构面临挑战及痛点、国有投资机构激励约束与容错机制实践及建议、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的体制及机制建议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有投资机构在耐心资本领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研讨会针对国有投资机构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存在的不足,如何优化国有投资机构管理机制则以及如何保障政策发挥实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为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也为当前创投行业如何突围破局、应势发展注入了信心、增添了动力、带来了希望。  

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方嘉富协办,杭州银行深圳分行作为支持单位。 

中国创投委和LP投顾将认真梳理本次研讨会上的研讨成果,形成专报,提交给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为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体制和机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往期内容回顾:
数据 | LP投顾-人民币基金业绩基准(2023)
数据 | 活跃机构LP画像(2024第10期)
培训 | 第二届人民币基金退出特训营在深圳成功举办

活动 | 创投聚焦合肥 探索退出最佳实践和高质量发展

LP投顾
为LP提供赋能的一站式平台。聪明的投资人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