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中国行(北京)成功举办

文摘   2025-01-21 08:02   北京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办1号文),针对基金设立、募资、运行、退出全流程,分8部分提出25条具体措施,这是国家层面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理解国家针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最新政策,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1月15日,由中国创投委指导,LP投顾、国投创合联合主办的“政府投资基金中国行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国家级大基金、北京及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国央企等投资机构代表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逾60人参会研讨和交流。这也是国办1号文发布以来业界举办的最具代表性的研讨会。

在致辞环节,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原院长助理沈志群首先致辞。他指出,国办1号文是在总结近十年各级政府投资基金运作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开启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进程意义重大。沈会长将国办1号文的关键内容概括为六句话:一是确立基金政策定位,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方式,属政策性投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二是完善基金引导功能,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引导各类资本投向特定产业及创业投资,培育耐心资本;三是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的统一;四是优化基金投资布局,防止重复投资、无序竞争及产能过剩;五是健全尽职免责机制、绩效管理与容错机制,优化基金发展环境;六是强化基金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政府监管,依法保障政府投资基金出资人权益。

此外,沈会长指出,2025年是中国创投行业走出低谷、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国有金融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天使投资人)、吸引养老金、家办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壮大社会资本出资队伍,亟需业界深入探讨、研究和解决。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原院长助理 沈志群

在主题分享环节,LP投顾创始人国立波首先带来“政府投资基金最新政策解读”的分享。他指出,国办1号文是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分水岭。此前,2015年的270号文仅提供原则性框架,各地方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补充,形成了以地方补充为主的政策体系,带来了过去十年政府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招商内卷等系统性问题。与 2015年文件相比,此次国办1号文对政府投资基金定义更全面,将创投类引导基金纳入管理体系,对创投类引导基金是利好,对未来5-10年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且后续各部门还将出台 “1 + N” 实施细则。

国总进一步表示,1号文作为纲领性顶层设计,其总体要求明确了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突出政府引导、明确政策性定位、遵循市场化等原则、分级分类管理、防止挤出效应等。同时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等。

从LP投顾调研业界反馈来看,大家对国办1号文给予了积极和中肯评价。国办1号文体现了尊重规律、回归本源、对社会化资本权益保护及对管理人提出更高要求。大家也更关注国办1号文实操落地问题,也有很多具体实操问题。

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我们也将梳理业界具体的意见和实操问题,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持续推动国办1号文落地执行。

LP投顾创始人 国立波

随后,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与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科技投资》总编刘建钧对政府投资基金最新政策进行了点评。

刘教授深入阐述了政府投资基金的底层逻辑,由于创业投资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投资基金应运而生。对于市场失灵严重领域,政府可直接投资;对于有一定市场失灵领域,可间接引导社会资本,且要处理好与社会资本关系,可采取让利于民等方式。同时,应对政策性和商业性投资主体实行分类管理,理清两者逻辑,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发展。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与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科技投资》总编 刘建钧

接下来,LP投顾研究员刘丹就“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机制调研关键发现”作主题分享。她结合案例调研成果深入分析了国资机构在激励与尽职免责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调研数据显示,部分机构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了 “三个区分开来” 精神,有“免责”标准、规定审计时间、明确免责反馈时间等亮点,但也存在与监管部门理念冲突、部门间信息未打通、容错与激励考核脱钩等问题。此外,国有投资机构的激励容错制度还存在监管体系与市场运营模式有差距、实施主体不明、政策缺乏实施细则、第三方资源稀缺等问题。尽管如此,仍有政策积极信号,如国资委和发改委等出台相关意见,各地引导基金也在先行先试降低返投比例等。

关于后续的政策完善,她从顶层设计规划、确立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差异化评判体系、区分政府引导基金应用场景、积极探索“P+S+D”矩阵式基金、推动国有投资机构激励机制市场化转型、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生态体系等 6 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点击查看重磅发布 | 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

LP投顾研究员楚晨曦围绕“2024年度活跃机构LP画像报告及调研结果”进行主题分享。她结合LP投顾过去一年对基金出资动态的跟踪数据,从备案基金情况、基金背后出资主体、认缴资金动向等方面深入分析机构LP在2024年的VC/PE出资情况,并发现六大趋势:一是创投行业发展韧性强,VC/PE基金募资集中化明显;二是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在机构 LP 中持续活跃,并占据主导地位;三是机构出资呈现二八分布,头部效应显著,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出资实力远高于市场化LP;四是社保、险资、银行及信托等长期资本对VC/PE的配置比重下降;五是民企和上市公司出资频次高但整体规模较小,产业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六是活跃机构 LP 区域集中度高,主要分布于东南海地区,江苏、浙江、广东尤为突出。

在报告分享的最后,LP投顾正式发布了“长期资本榜-2024年度机构LP系列榜单”。该榜单根据中基协全口径备案数据、工商穿透数据以及为期两个多月的调研,最终评选出了包括LP总榜、政府引导基金、国资LP、险资LP、S基金、市场化母基金、上市公司LP、成长型LP、高校及慈善基金会等十三大奖项,以表彰过去一年对中国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机构LP。(点击查看“2024年度机构LP系列榜单”重磅发布

主题分享环节后,LP投顾隆重举行了“政府投资基金中国行”的启动仪式,相关领导及政府投资基金机构代表上台开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随着创投国17条、新国9条、国办1号文等一系列政策建议发布,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生态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基金在推动创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关键,但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切实有效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LP 投顾在总结过往政府投资基金培训、社群活动及数据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磅推出“政府投资基金中国行”活动,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形成多层次的“培训+研讨+咨询”体系,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与认知能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中国行活动将深入前往政府投资基金的活跃及新兴地区,邀请政府投资基金、并购基金、S基金、PE/VC等行业专家开展线上线下的授课与培训研讨、调研交流,共同探讨最佳实践方案和成功案例、经验。参与对象覆盖政府投资基金相关负责人、财政、发改、国资、审计等相关部门、GP机构及被投企业等。具体内容包括线上授课、线下培训、闭门研讨会、机构调研、研究及咨询服务等。中国行活动配套的《政府投资基金理论与实务教程》目前正在编写中,课程体系将全面涵盖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及实践、政策监管、尽职调查、激励与容错、绩效评价、退出及S交易等多方面核心知识,并配套大量优秀案例以供学习,还可以根据各地方需求定制。

“政府投资基金中国行”启动仪式

在研讨环节中,来自国家级大基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头部GP等机构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对国办1号文的认识与疑问、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及建议、如何引导和壮大社会资本、以及对2025年的展望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发言代表针对国办1号文分享自己的理解思考以及提出了很多具体实操问题,总体来说对于国办1号文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期待国办1号文配套细则落地。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后续LP投顾将持续聚焦“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开展“中国行”活动,倾听各方声音与思考,搭建沟通桥梁,为政府投资基金的生态建设注入新动力,提供思路与解决方案、专业赋能,与业界同仁共同推动创中国投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往期内容回顾:

数据 | LP投顾-人民币基金业绩基准(2023)

培训 | 第二届人民币基金退出特训营在深圳成功举办

活动 | 创投聚焦合肥 探索退出最佳实践和高质量发展

LP投顾
为LP提供赋能的一站式平台。聪明的投资人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