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奇怪的现象,儿女伺候卧床不起的长寿老人,拿自己年轻的命,养父母年老的命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医院里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年轻的命在养老人的命。
什么意思?
就是那些60多岁的"年轻人",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照顾80、90岁卧床不起的老人。这些所谓的"年轻人",其实自己也已经满头白发,浑身是病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让人心酸不已。
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躺在病床上,她的女儿正在给她喂药。老太太身材肥胖,光是翻身就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能完成。而给她喂完药后,她女儿就马上掏出自己的药盒,一口气吞下好几种药片。
而这个"女儿",已经63岁了。
她一边要照顾卧床的母亲,一边还要操持自己的家庭。每天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晚上还要应付母亲的喊叫声。这样的生活,让她不得不靠药物来维持。
有人说:"那就请护工啊!"
说得轻巧。
护工一天200块,一个月就是6000。而且护工也不是24小时守着,他们通常要同时照顾好几个病人。
更重要的是,很多护工根本不愿意接这种活——要伺候大小便、翻身、按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出事。
我有个亲戚,老人偏瘫后,三个子女轮流照顾。不是按月轮,是按周轮。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根本扛不了一个月。
无意间刷到一句话:"年轻时,总祝父母长寿,现在才明白,有些长寿,也很累。"
你可能会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不孝,但这就是现实。
久病床前无孝子,轮到谁,也难。
听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子女耗尽心力照顾,却换来老人的牢骚和埋怨;子女掏空积蓄治疗,却看不到康复的希望。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老人痛苦,子女崩溃。
有的老人明确的跟孩子讲,如果自己卧床不起,不准插呼吸机,不准进ICU,不准用药物维持生命。
当时觉得是不是太极端,现在觉得,这或许是对自己的尊重,对他人的体谅。
那送养老院呢?
理论上可行,实际上难。不是每个老人都愿意去,不是每个子女都付得起,更不是每个养老院都靠得住。
没有对错,只有无奈。
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是老人能自理,能有尊严地生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子女能常回家看看,而不是被迫24小时寸步不离地照料。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我们这代人就像夹心饼干,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为生计奔波。当父母卧床,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残酷的选择: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去照顾,还是把父母送去机构托养?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拿年轻的命,养年老的命,这是当下最无解的人生困局。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能让人活得更长,却解决不了生活质量的问题?让老人能活着,却活得很痛苦,让子女能尽孝,却累得半死不活。
这不是在批评长寿,而是在呼吁:我们需要更好的养老体系,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需要让每个人都能优雅地老去。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还没老就被父母的照护拖垮了。等到自己老了,子女又要重复这个循环。
所以,对于那些正在照顾卧床老人的人,我想说:你们不是不孝,你们已经尽力了。对于那些还健康的老人,我想说:保重身体,才是子女最大的福气。
愿你我都能健康地活着,有尊严地老去。
点赞分享
让钱和爱流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