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以及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等问题,人们的精神情绪或心理状态的自我调适能力常受到较大挑战。当部分群体在面临压力调试失衡,继而出现意志行为活动紊乱时,就会导致精神障碍(mental illness)或严重的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因此,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高发已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运动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的体育锻炼方式,近年来越来越被卫生健康领域所推崇。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减少抑郁、焦虑、情感性疾病等精神症状,改善人的情绪,缓解压力,并对减缓精神心理疾病症状的发作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 WHO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达18.4%,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生活水平处于中低水平的人群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最高;环太平洋地区的男性患病率较女性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流行病学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55~74岁女性患病率(7.5%)明显高于男性(5.5%)。儿童青少年也屡有精神障碍发生,但患病率低于老年群体。全球精神障碍患者高达3.22亿,其中近一半居住在东南亚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包括印度和中国)、全球范围内、精神障碍所导致的伤残相关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为1340万。而相关精神障碍疾病负担的主要年龄为30~40岁,男性与女性无显著差异。中低收入国家的精神障碍相关疾病负担约为发达国家的4倍。
2019年中国进行了一项精神卫生疾病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等的患病率为9.3%,终身患病率为16.6%。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受到了因疫情引起的精神障碍的困扰。
因此,鉴于精神障碍的高发病率,以及近年来比例的不断攀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刻不容缓。WHO早在2004年的精神病学报告中就指出,精神疾病的预防是减少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urope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EPA)关于预防精神障碍的指南也指出,通过实施有效的循证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各类精神疾病。其中预防的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策略(运动、饮食调整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
一、精神与心理健康概述
(一)精神障碍
1.概念 精神障碍,也称为精神疾病或精神失常,其基本症状是精神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患者极度痛苦或患有功能障碍,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甚至做出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这些精神障碍可以是单次发作,也可以是持续、复发或缓解。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中,以及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均提出精神障碍的定义是“一种以个体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的临床显著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反映了心理、生物或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精神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的分类包括抑郁障碍(重度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品行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特发性发育性智能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残留类别(人格障碍的综合类别)。
2.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现代西方精神病学认为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生物精神病学领域认为是由脑回路障碍所引起;遗传学领域认为,与家族史有关(包括抑郁、自恋型人格障碍和焦虑),有些具有很高的遗传性(尤其是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遗传、心理和环境因素均影响、推动着精神障碍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
WHO定义心理健康是“一种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备相应的能力去应对日常生活压力,高效工作,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心理健康也可以被解释为在尊重个人、社会和文化界限的同时,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进行感受、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既是心理健康的组成部分,也是防止精神障碍发生的预防因素,心理健康包括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自主性、胜任力、代际依赖、智力和情感潜能的自我实现,以及享受生活、在生活与心理弹性之间创造平衡的能力。
心理健康状态与许多生活方式因素有关,如饮食、锻、压力调适、社会互动它是一种连续的状态,从高功能状态到精神病状态等。如少量的压力为人们带来的动机性获益、但当压力变得难以承受且持续时间过长时,心理会出现健康问题等风险因素,WHO的数据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受到长期心理压力引起的精神症状的影响,对他们的自尊、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产生了相关影响。根据不同标准或严重程度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有效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体育运动、艺术治疗、自我关怀、社会情感学习、冥想、催眠、正念、瑜伽等,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执业护士或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等方式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干预、二、运动对精神及心理健康的作用
运动对机体可以产生非常有益的积极作用,其中包括降低总死亡率,改善肌肉骨骼健康和压力调节,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脑卒中和癌症的风险。证据表明,在预防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因心血管合并症死亡方面,运动与一线药物干预和使用受体阻滞剂同样有效;同时,运动可以减少如CRP的炎性参数,这在重度精神症患者中是普遍升高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普通人群的认知功能,包括可能增加海马体积。一项全球荟萃分析表明规律运动提升心肺耐力,可以保护患者免受抑郁症状和重度抑郁障碍的困扰。根据精神障碍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不同疾病亚型,依据运动的分型和作用,运动在精神和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归纳如下。
(一)运动与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症状包括经常经历的抑郁情绪、失去兴趣或快乐、精力减退、内疚感或低自我价值感、睡眠或食欲障碍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症还会增加身体上的痛苦,最终损害健康功能和生活质量。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5%的人有患抑郁症的风险。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障碍(包括抑郁和焦虑)的负担也在不断增加。
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至少3种令人愉悦的神经化学物质的生物合成而引起一种短暂的欣快状态,通俗地说,在长跑者中称为“跑步者的兴奋”,在赛艇队员中称为“划船者的兴奋”。这3种物质分别是大麻素(anandamide,一种内源性大麻素),β内啡肽(β- endorphin,一种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和苯乙胺(phenethylamine,一种微量胺和安非他命类似物)。因此,有氧运动通过促进积极情感,抑制消极情感,降低急性心理应激的生物反应,从而对情绪和情绪状态产生短期和长期的积极影响。在短期内,有氧运动具有抗抑郁剂和发挥欣快剂的作用,而长期持续的运动则能普遍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和低自尊。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运动治疗对重度抑郁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疗效。
许多医学综述表明,运动对人类具有显著和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这种作用被认为是通过增强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来介导的。一些系统的综述分析了运动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潜力。2013年Cochrane的综述中指出,基于有限的证据,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并可与心理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相媲美,或减少抗抑郁药物的使用。2014年,Josefsson与Rosenbaum等学者依据运动具有显著抗抑郁作用,建议将其作为轻、中度抑郁障碍和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方法。2016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得出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2018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得出运动与高危人群抑郁症状的减轻相关。前瞻性研究也已证明,高水平的运动与后期抑郁风险的降低之间存在关联。一项大样本量(n=1237 194)的横向研究得出结论,运动可以减少抑郁症患者1个月内的心理负担天数。失眠是抑郁障碍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Buman等的一项系统性回顾表明,运动常可以改善大多数人的睡眠,并可能有助于缓解失眠,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得出关于运动和睡眠之间关系的详细结论。Yang等的一项综述初步证据表明,长达4个月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40岁以上成人的睡眠质量。Banno等的荟萃分析表明,运动可以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卫生政策文件和临床准则已经开始探讨特定生活方式因素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作用。《欧洲精神病学协会指南》(Europe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Guidelines)关于精神疾病中的体育运动的指导方针提出,有足够的证据建议将结构化运动训练作为治疗中度抑郁症的首要治疗选择,并作为改善重度精神疾病症状恢复的辅助干预措施。
在3项荟萃分析中,Wang、Liu和 Zhai等进行了久坐行为与抑郁症之间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久坐不动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诊断记录或临床访谈确定)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高。Krogh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显示骑自行车或游泳可能会降低抑郁症发作的风险,尽管这只是在名义上的显著性水平(没有经过多重测试的校正)。其他有关特定类型体育运动的自我报告变量(如健身房或俱乐部活动、愉快散步或做家务)与抑郁症没有因果关系的证据。
(二)运动与焦虑障碍
通过运动对焦虑障碍进行干预的研究数量较少,有限的文献报道以独立样本进行的、非连续性的体育运动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持续稳定的体育训练可以缓解患者人格焦虑;中等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的生理-心理指标,降低瞬时生理反应强度,使其从生理应激状态中恢复。
在一项包含11个队列研究的大样本量(n=69037)荟萃分析中,在3.5年的平均随访期内,得出进行较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突发性焦虑,同时对广场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具有保护作用(但这些亚组的分析,只有小样本)。也有研究显示,体育运动可以预防焦虑症状。
(三)运动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运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所有这些都与神经认知有关。
持续的有氧运动(如每天30min,慢跑、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可以持续改善某些认知功能,改变大脑的基因表达,促进神经可塑性和行为可塑性。在神经心理功能和某些认知功能(如注意力控制、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更新和容量、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表现上得分更高。这些长期影响包括:增加神经元生长,增加神经因子[如c-Fo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活动信号,改善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强对行为的认知控制,提高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改善陈述性、空间性和工作记忆,以及大脑中与认知控制和记忆相关路径的结构和功能。其中,BDNF是人类大脑中最丰富的生长因子,在有氧运动时上调,它能穿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结构活动,也可能通过内啡肽机制影响心理健康。有一些初步的证据支持BDNF作为一种中介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后,对其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但由于缺乏研究其他潜在机制的可用数据,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益处不能单独归因于BDNF。
在精神分裂症的整个病程中,社会认知障碍从发病开始就一直存在,它们与就业和独立生活负担相关,而运动对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可以普遍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另外,只有由教练或专业运动人员监督的运动干预才能显著提高整体认知能力,这可能与运动的参与度提升相关;同时,运动剂量也是实现认知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两项对运动反应有显著变化的因素是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这两项是精神分裂症首发后功能恢复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因此从疾病早期阶段开始实施的运动干预可能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的恢复。事实上,运动可能对早期精神病患者带来更大的好处,因为此时的认知增强干预比疾病后期更有效。
Brokmeier等的荟萃分析研究了体育运动与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疾病的前瞻性关联。在5项前瞻性比较中,随访4~32年,得出较高水平的体育运动显著降低了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还有研究显示,每周至少进行90min中至高强度的运动,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整体认知能力。
Sun等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遗传证据,表明运动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预防因素,但对精神分裂症不是。这一发现,为有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的个体保持运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另外,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物质滥用障碍和频繁精神失调的人来说,运动强度较大的体操和骑马两项运动是有效的,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支持这一发现。
(四)运动内容与评估方式的匹配性
在当下众多研究中,所涉及的运动形式非常丰富,包含有氧运动(跑步、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等)、无氧运动、器械训练、力量训练、抗阻训练、散步、瑜伽、正念、居家体育运动等;运动强度也因群体而异,分为低、中、高3类;运动时间每次45~90min;运动频率从1次/周到2~3次/周或4~5次/周。在目前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均呈现了运动对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但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性、问卷式研究,研究内容、测评方法表现出粗放型特点。大多数研究均依赖于运动内容的自我报告方法,这可能会受到参与者情绪、记忆、社会可取性偏见、认知偏差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干扰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虽然这并不会使自我报告测量的效用失效,但依然有必要使用更丰富、准确、客观的测量方法来验证结论。
另外,在大量相关研究中,大样本居多,样本量的可信度较高,受试群体也易获得,但对于所有的群体性实验,目前仍停留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水平,并未发现有靶向性的运动行为和运动剂量的处方制订。如情感类精神疾病群体中,有些研究采用高强度运动。有些研究采用中高强度有氧运动,有些研究采用低强度运动(如居家类体育运动),需要关注,情感类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具有病症的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症状表现等特点,但在干预过程中并未采用十分精确、针对性强的干预方式,如依据病症的不同时期或严重程度应进行哪种强度、类型的运动。同样,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病期、维持期、稳定期等不同时期所使用的运动处方一定是不同的,对于这方面目前尚缺乏指南性方针。未来根据不同情感类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人群制订出针对性强、运动剂量固定、运动处方明确且高效的相应方案或指南,以便将来大规模推广运动处方,尤其针对精神、心理类疾病人群,是非常必要且十分可行的。
在现有的研究中,极少发现有运动治疗师具体参与治疗干预的过程,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条件下,仅让患者自行运动,会难以控制运动质量的精细化程度。如果能够培养大量专业的运动治疗师参与运动处方的制订及执行的过程中,对受试者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无论进行哪类运动形式,对于患者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帮助患者从人与人相互影响的社会效应中获益极大,最终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另外,很少有研究和文献关注到运动带来的不良反应。未来的研究应仔细评估任何不良事件,特别要考虑到心血管风险因素,这涉及心血管风险筛查和精确的运动处方制订,而且运动处方也应具有预防精神障碍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WHO在2018年依据全球人群的年龄分布特点、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给出如下运动建议: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进行60min中至高强度运动,每次超过60min可以带来更多益处。18~64岁成人应每周进行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75 min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中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的等效组合;有氧运动至少每次持续10 min;为了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应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加至每周300min,或每周150 min 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的等效组合;每周应该有2d 或以上进行主要肌肉群的强化训练。65岁以上老年人与18~64岁人群的运动建议相同,另外建议每周应进行3d或更多时间的体育运动,锻炼平衡能力,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同时,当此年龄组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情况不能进行推荐的体育运动时,可以在其能力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体育运动。
在未来需要继续开展大量大样本研究,来确定运动与精神疾病关联的特异性,包括运动的不同形式、强度、时间、频率等对更多类型精神疾病的多个角度、层面的作用,从而探索和制订出可复制、推广、针对性强的精确运动方案。
[1] YAZDANIHO, KALTENMEIERC,MORDERK,etal. Exercise training decreases hepaticinjury and metastases through changes in immune response to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J].Hepatology,2021,73(6):2494-2509.
[2]ZHANG H,CHEN T, REN J,et al.Pre-operative exercise therapy triggers anti-inflammatory 843-858.trained immunity of Kupffer cells through metabolic reprogramming[J].Nat Metab,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