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稠的烟雾从人们的口袋中冒出,然后听到的便是有如烟花和枪响一样的爆炸声……当地时间9月17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及全国范围内发生传呼机、对讲机等锂电池设备爆炸事件,造成12人死亡、约2800人受伤。次日,该国又出现一波无线通信设备爆炸事件——ICOM V82型对讲机在多个地区爆炸,已造成20人死亡、至少450人受伤。传呼机、对讲机、无线通信等再普通不过的锂电池设备,为何突变“夺命炸弹”?尽管爆炸原因仍在调查,但传呼机、对讲机、无线通信等锂电池设备频繁爆炸,引发全球民众对“通讯设备武器化”的担忧,甚至进一步演变成“远程操控就能让电池爆炸”的恐慌。试想,当手机呼机响起,你拿起来通话,手机却在手中突然爆炸,这令人不寒而栗。毋庸置疑,锂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消费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再到无人机等,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正日新月异。首先是消费电子领域。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些电子设备便携、轻便,而锂电池则提供了稳定的能量输出。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锂电池在健康监测、运动追踪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其次是电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而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然后是无人机领域。近年以来,孕育万亿级市场的低空经济持续火热,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载人飞行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测绘、物流、安全监管等多个领域。还有能源储存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如何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储能介质,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可以将多余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这有助于解决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锂电池还在电动自行车、电动船舶等领域发挥巨大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锂电池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电力储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网友众说纷纭,也有了两种推测:一是黑客入侵通讯设备,机器非正常运转引起锂电池爆炸;二是通讯设备被提前放置了炸药装置,袭击方远程发送电子信息引爆。更多证据指向后者,但炸药目前来源不明。手中的锂电池设备是否还安全?面对公众的恐慌,专家们的声音提供了理性的分析。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的杨义先教授表示:锂电池是个“铁疙瘩”,人不可能远程控制,黑客操控的是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即便黑客入侵手机,危害的也是信息安全,未经特殊改装的锂电池设备难以实现远程引爆,“所谓遥控手机爆炸,是恐怖分子希望达成的社会恐慌效果,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青松认为,寻呼机里的小容量锂电池释放的能量有限,能够瞬间引爆并造成较大伤害,很可能是存在额外的能量来源。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锂电池设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远程引爆呢?答案并非绝对。《通信简史》的作者周圣君指出,“寻呼机不像手机,没有复杂的计算系统,只有功能简单的电路板,即便黑客入侵,也是黑掉寻呼中心,而非某台寻呼机,更不是锂电池。” 远程控制的前提——设备本身被经过改造。业内专家强调,正规锂电池硬件在100%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安全,不会因为过热而轻易爆炸。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更应该关注的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避免病毒植入。港媒《南华早报》,近日援引多名专家分析指出,尽管目前仍存在诸多疑点有待厘清,但这一系列由通信设备引发的致命爆炸,或将促使中国对电子产品武器化提高警惕。“棱镜门”曝光者、被称为美国“吹哨人”的斯诺登公开表示,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让世界上每个人都变得更不安全了”。“如果有一天出厂的iPhone内部塞满爆炸物,媒体就会更快明白今天发生的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先例。”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曼奇尼表示,“这是朝着‘自动化战争’方向迈出的又一步。在这类战争中,技术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将设备武器化,还开发出可以通过远程信息(触发)爆炸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