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开始向往光棍的生活

文摘   2024-12-16 08:00   广东  
(图/《不能结婚的男人》)

最近,有这样一类短视频,正在悄然占据中年男性的点赞播放列表。
不是小姐姐跳舞,不是逆袭打脸的短剧,不是搞笑的段子,也不是时事热点,而是不恋爱、不结婚的单身男性视角下所呈现出的沉浸式日常:下班后去菜市场买些小菜,回家倒上小酒,然后开始吃吃喝喝看看电视,享受一个人的单身光棍夜生活。文案不复杂,场景也很简单,进入这个赛道的博主越来越多。
我们惊讶这类短视频的走红,因为它颠覆了互联网对男性喜好的固有认知。
回想从前短视频产品冷启动时,是去北京的各大高校邀请女大学生们来平台上跳舞,平台最初也是靠美女内容来吸引男性用户。
但如今,这类视频里别说女性,甚至连个雌性的猫狗都没有,却成了相当一部分男性心中的新型「爽剧」,有评论说看他们比看极品美女校花贴身保镖还上头。
现实生活中,不止是女性,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倾向于单身,觉得比两个人生活更自在,即便收入不高,也可以享受简单的快乐。
男性开始对穿着瑜伽裤跳舞的美女提不起兴致,这种社会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长期处于低婚育率的日本。
2023年,日本的结婚人数首次跌破50万对,为战后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终身不婚率还在持续攀升。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日本50岁之前从未结过婚的男性比例约为23.4%,女性比例约为14.1%。到2035年,日本男性的「终生未婚率」将会接近30%,女性将会接近20%。
日本男性甚至一度将房子、孩子、老婆看作是「三大不良资产」,而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窥见了当代婚姻对男性的一些规训与束缚,以及婚姻的价值下降是如何在男性身上体现的。
|01 个体资源的再分配
你也许没想到,日本的传统婚礼中同样存在着「彩礼文化」,被称为「结纳金」(ゆいのうひん)。但与中国传统的彩礼相比,在形式和功能上又有所不同,日本的彩礼更多的是体现对婚礼的支持以及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结纳金往往被用于婚礼本身的实际支出,作为购买结婚用品的准备金。具体金额取决于男方的经济状况,大多数家庭会给到100万~1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5~7万。女方在收到结纳金后,通常会返还10%~50%作为回礼,这就有点类似于「嫁妆」的意思。
因此,日本男性并没有什么彩礼的压力。但婚后家庭生活中的经济责任,大多要落到男性的身上。
这是因为日本社会依然遵循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传统,男性被期待承担起家庭的首要经济责任,而女性则承担家务和育儿的工作。
日本的职场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女性在职场上常常受到歧视,工资普遍低于男性,这也使得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得不更多地要落到男性的身上。
在这种社会分工下,倘若男性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那么养家、还房贷、车贷以及养育孩子的压力就会非常的大。
除此之外,日本的职场并不稳定,企业中临时工的员工占比很高。这种情况下,男性既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又要面对失业的风险。
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中就有这样一句台词,道出了不婚男性的心声:
人为什么喜欢结群呢?本来就已经属于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团体了啊,聚集在一起就会受到各种压榨,就像被国家压榨需要交税一样,一旦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之后,我的时间和金钱就会被压榨,我可不想那样。

结婚会大大占据个体的物质资源和时间,是日本男性不想结婚的关键,这背后也隐藏着时代的无奈。

|02 婚姻契约下的不自由
在日本,离婚比不婚的社会处境更加艰难。一方面是法律层面上对离婚的严格限制,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离婚污名化的精神绑架。
如果是配偶决定离婚,通常会被称为「Batsu」,意思是「不好」或「罢工」,比如在日本你考试没考好的时候,老师也会用这个词。
而且日本是唯一一个在法律上要求已婚夫妇使用同一个姓氏的国家,日本的家庭登记处(Koseki)曾经在采用该姓氏的配偶在离婚时挂上X」的标志。离婚一次就在家庭登记册上打上一个十字架,被称为「Batsuichi」,离婚两次就打上两个十字架,被称为「Batsuni」,简直离谱。
日本又是一个极为注重面子的社会,个体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有的时候为了保持社会形象,即使没有感情了,也会选择继续维持婚姻关系。
而离婚涉及到的子女抚养、户籍姓氏以及财产等方方面面的变更也颇为麻烦。就拿财产分割来说,日本法律规定,除了婚后共同财产按比例分以外,还会涉及到补偿金和抚养费。比如一方有家庭暴力或者是外遇行为,离婚后女方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金。
除此之外,还有养老金的分割,如果妻子是全职主妇,那么从65岁开始可以拿到丈夫的一半养老金,这属于硬性规定。

由此可见,婚姻契约对于个体的财产以及道德起着双重约束的作用,而这本身又与男性的社会基因偏好刚好相悖。
但随着日本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的不断更迭,过去需要通过结婚才能得到的,现在不用结婚也可以得到;过去想要通过结婚避免的,现在依靠结婚也都无法避免。

所以,对于家庭中承担主要经济责任的日本男性来说,婚姻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解决两个需求:一个是性,另一个是繁衍后代。当后者可以被放弃,而前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那么婚姻的必要性就显得没那么强。从一个以「自我」为主体的角度来看,婚姻反倒会成为一道枷锁。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也能说明问题,当一个行为频繁获得负反馈,那么就能重塑一个群体的观念。
|03 无需照顾伴侣的情绪
与女性相比,男性对物质的需求远大于情绪。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女性往往更看重情感上的满足。
或许真正让直男感到搞不定的,并不是金钱上的付出有多大,而是猜不透女孩子的心思让人头大。即使是搜狗创始人王小川这样的科技界老大哥,也曾在社媒上吐槽:“女生真是个让人既放不下又有点麻烦的神奇物种”。
所以,谈过几次恋爱的男性可能就疲了。选择单身,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上,不必担心家庭和伴侣的感受和需求。
而扛过了一定年龄,无论男女,都是可以和自己的孤独和平共处的。
就像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中那个四十多岁单身又多金的建筑师桑野信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希望被打扰。住在高级公寓里,每天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愿意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空闲的时间里,桑野信介就在家里做做饭,然后大快朵颐地吃肉;或者是躺在沙发上听古典交响乐,闭上眼沉浸在旋律里;又或者是去租碟的店里转转,每当瞅准的影片被人捷足先登,也会像打了败仗一样一脸不甘;他享受着单身的自由,向眼红的妹夫炫耀自己没有老婆孩子的负担在经济上的优势……

把工作做到令自己满意为止,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一个人听交响乐和歌剧,研究不同DVD版本中收录的内容,摆脱所有不必要的人际关系,享受自由自在一个人的当下,这或许也是许多大城市里独居青年的理想生活。
|04 难以摆脱社会大价值观的框架
现如今,要说真正让男性步入婚姻的推手,恐怕早已不是生理上的性和繁衍,而是传统文化中的那份责任感。
尤其是对于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体面收入的男性新中产,可能本身对传宗接代已经失去了执着,但尚且无法摆脱父母的期望。
正如影片中桑野信介的那句质问:「我不做父亲得罪谁了吗?还是犯了什么法了?」
估计发问的长辈内心也很难说清楚个所以然,但这就是不符合这个社会古往今来的传统模式和道德观念。这种新旧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的不同,是两代人之间的核心冲突。
日本青年一代即便是提出了「独身生活」的新思想,却难以颠覆社会大框架下的价值观,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昭和时代式的传统家庭规训里去。
但我依然记得在《家族的形式》这部电影中,那最戳中人心的一幕,妈妈对一直单身的Hanako说:
”什么时候都可以过来,你要是想看看和这里不一样的风景,或是想找人说话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一个人也好,和别人两人一起来也好,我都非常欢迎。”
事实上,婚姻和生活一样,底色都是困难模式。但倘若真的能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婚姻这个制度似乎也并不坏,只是这存在着一个概率。
我不是想结婚,而是想跟你结婚,这是很大的区别。
社会有不婚主义的小姨,也可以有不婚主义的二舅。
·END·

商务合作、稿件邀约、媒体专访等事宜可直接扫码添加「知趣同学」的微信,一起「交个朋友」
更 多 精 彩 阅 读

互联网行业     当代青年    中产家庭

中产家庭的爱情 | 不婚主义者的人生指南 | 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生活护城河 | 基层女性的底线思维  | 中年男性比想象中孤独  | 城市咖啡馆最懂新中产 | 无可避免的老后破产 | 学历是衬衫上的第一粒纽扣 | 小镇做题家的中年均值回归 | 中产时代落幕 | 大厂被裁的人先享受世界 日益平庸的互联网大厂人 | 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如何自处 | 北漂中产如何选择第二城市 

我们不想上班
反对职场PUA,反对内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