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中医生命观

健康   2025-01-10 21:58   四川  

花钱的本质

在今天开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杭州的朋友,这个朋友不算很有钱(一般的中产,略有钱),但我很喜欢他,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我特别羡慕的本质。

刚刚有特斯拉的时候,他和老伴儿去看。现场就发生了争执,一个喜欢红色,一个喜欢蓝色。这个朋友一跺脚说:“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方法:我们一人买一个,你买你喜欢的,我买我喜欢的。”

于是,他们在一天里买了两部车回家。

这听起来是很让人讨厌的土豪做法,有晒命的嫌疑。但即使在我那些比他更有钱的朋友那儿,也不常见这样的情形。

我就问这个朋友:“你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做出了简单的判断,解决了夫妻反目成仇的困局呢?”

这个朋友说:“我年轻的时候对人生做过一段思考,这个思考帮我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碰到过夫妻感情问题,兄弟姐妹关于父母赡养的问题,孩子教育的问题,自己身体的问题,自己和员工的问题......总之很多问题。

每次解决问题的时候,他都去想了很多的办法。他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就跑去读哲学的书,就发现了一段话:

你之所以不能解决许多问题,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这些事情的本质。如果你能从本质上解决,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我说:“那你发现什么是生活的本质呢?”

我这个朋友很坦率,他说:“我发现所有的困难、痛苦、选择、焦虑,都是因为没钱。”

“这不是废话吗?难道不是吗?”

他说:“不,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个地方,你会陷入到【自己穷】的困境当中。其实有钱没钱永远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你和比你更有钱的人在一起,你就是个穷人。你哪怕身上只有一千块钱,有一个人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你也是一个富人。”

“所以呢?”我问他。

“所以我后来又把这个问题再深层次的想一想,原来有没有钱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更本质的。更本质的是我们对钱的态度。
我们愿不愿意用花钱这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当中的绝大部分问题,能够用花钱的事情解决的,就不要耗脑油,因为这个东西可能更贵。

我说:“你倒挺有意思的,似乎慢慢的接触到了那个「」字,后来呢?”

他说:“后来我之所以把“没钱”这个问题转换成了“敢不敢花钱”的问题,是因为我解决了更重要一件事情。

我突然发现,你不花这个钱,这个钱也未必是你的,放在银行里面。它有可能被通货膨胀吃了。你不去买你喜欢的东西,你跑去买股票亏得更多。我就是这样,与其在股票里面亏,不如把它花掉。”

我说:“这背后还有什么更本质的东西呢?”

他说:“更本质的东西是,我有一天意识到,有钱的时候就花,可能也不会代表你将来没钱,你不花钱可能也不代表你将来就有钱,有钱没钱跟更大的事情有关。”

我问:“是什么呢?”

他说:“你生活在什么时代,生活在什么地方,你生活在两千年之后有电商时代的杭州,你去做电商,你就能挣到钱。但是恰好你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所以你做这个事情自然而然而已。有一天挣不到钱了,咱就不花这个钱了呗。”

我继续问:“那再后面本质是什么呢?”

......

我们俩聊了一晚上,发现可以一层一层往里推,推到最后,发现这还是一个念头转变的问题。

我在讲本草,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不去看到中医、中药,什么丹道、术数、方剂、针灸、刮痧、导引,还有很多各种奇怪的方法,没有看到后面那个「本」,你几乎会陷入到这个巨大的、复杂的、纷繁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


中医的本质

什么是中医中药的「本」呢?中医中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观和中国医疗实践的整合。

很多人都认为发明产物都是来自于实践发展出来的。不,其实不一定。有些时候实践并不能产生什么。

比如说电,电就不是实践发明出来的,是发现了理论之后再发明的电(我说的电是人类可以用来为我们所用的交流电、直流电等等),是法拉第根据电磁学原理发现了物质的转动线圈和磁力线的切割产生了电,电有可能导致这个转换。

因为有了这个理论的拓展,才有了后来电的应用。

原子弹也不是从实践来的,原子弹也是从广义、狭义相对论、物质能量转换、光速转换等等这一系列、大家都知道的理论里面发展出来的。

所以中医、中药不一定是劳动人民的实践,充其量是劳动人民实践丰富了它。

而它最开始的发端,我相信一定是基于某一种观念。

很多人都说中医是文化,所以只能把它当作一门文学或者哲学,不能当作科学。

这是对科学的不理解。科学的本质上也是从观念开始的,也是从假设开始的,假设是从一些哲学思考开始的,哲学思考是从某一些提问开始的。

那么中医中药的「」是什么呢?


中国文化的本质

钱穆先生是我最喜欢的知识分子,说他是个国学大师都不一定准确,因为钱穆先生是真正的把国学用活的人。


如果你有机会看他在三十年代的论文集,对世界格局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他的预测之所以那么精准,他一定是看到了隐藏在纷繁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中国历史演化的本质。


他看清楚了。

钱穆先生在九十五岁高龄时,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篇论文讲到,他兴奋的东西——尽管这四个字讲了很多年,但到最后他再次确定,整个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乃至于对未来世界的贡献,都来自于这四个字——叫做「天人合一

你一定会觉得,这有什么,不是每一个所谓的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这么说吗?

当年钱先生的秘书、助理、太太也这么说,“你不是早就在年轻的时候说,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天人合一」吗?怎么到九十五岁的时候才说‘这是我最大的人生兴奋呢?’”

钱先生写道,这是他人生最后的彻悟,认定「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他对此彻悟非常兴奋。”

终于在一九九零年端午节的前三天,他完成了此文,题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点击蓝字阅读本文,文末亦有),离他的逝世一九九零年八月三十号只有三个月。

后来,钱穆夫人胡美琦女士把这篇文章寄给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月刊》,并在当年十二月刊出。

钱穆先生开篇就讲:

中国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观,虽早年已屡次讲到,为最新始彻悟此一观念实乃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总归处。”

西方讲使命,那是上帝给你的一个信使、message,然后才有了你的迷信。

但中国人讲天命,是用你的人生去应和你的天道。人生不光是你的生老病死,也有你的因缘际会。

这一些东西的背后是什么?是我们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到世间三万多天,都是一个行为艺术家,我们用所有对于生老病死、钱财、身体的种种选择、认知、体认,去正道宇宙运行的规则。

有没有呢?可能是有的。否则孔夫子也不会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古代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line、没有微博,两个人如果隔得很远的话,是不会有交流的,怎么就会有不亦乐乎的感觉?

只有一个可能,两个没有交流的人却讲出了类似的话。他们各自在不同的人生坡道上爬坡,看见了差不多的风景。

如果没有一个更宏大的天道在那,怎么能看得见呢?每一个蝼蚁般的生命如何能看见那个东西呢?如果两个人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差不多的快乐,彼此共振的那种快乐,那是至善之乐,所以叫不亦乐乎。



天人合一的本质

今天聊天命这件事情,我们的人生和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你相信有天道轮回,那它投影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有各自的气数节奏。

如果你相信的话,你可能会涌现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本质了吗?当然不完全是。

天人合一」有更宏大的体系。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河流当中,不同的人不断的添砖加瓦所丰富出来的。

当年董仲舒承接了从庄子《齐物论》发展出来的天人合一观,并且在《春秋繁露》里提到天心和人心、天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他发展了这套体系,但是还不完备。

天人同构」是讲,天和人是同一个构造,天人相契合。也是《齐物论》里讲的“人人相契,人物相契,物各有偏性,偏性又和合为天道”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如果你有看稍微一些学术文章,甚至去Chat GPT去搜索关于「天人合一」,你还会看到物理学中弦理论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

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物质构成的,因为物质的底层是由振动弦波构成——由弦以及弦振动的波形成的粒子,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最后变成了万千世界。那么只有波和波之间能形成共振,才能形成所谓的彼此相应的感觉。

道教的《太上感应篇》,讲的就是人和天地之间是可以共感的

儒家说「」这个字,是讲你是否有足够的方法去体会别人的体会,甚至体会到它物质的体会。

禅宗也有讲类似的事情,比如顽石点头,你是不是能够像石头一样震动?你的心如果安静如磐石,你或许能听到磐石对你的赞许。

林林总总,从科学到儒学、到禅宗,到我们今天讲到的本草。在小梁看来,「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宏大而又精妙的概念。



万事万物的本质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相互咬合的过程。

你的身体今天有了这样的一个病,有些人表现为头上长包,拿个刀把它割了;有些人表现为脚底流脓,拿个创可贴堵住......表面上各有不同,就像家里面有各种的矛盾一样。

你如果你不能够学习和发展,或是观察出一套基于这些现象背后更本质的东西,你一定会陷入到非常痛苦、对每一个问题的穷追猛打当中,甚至被每个问题穷追猛打。

所谓有哲学思想的人,或者所谓的智者,或者所谓偷懒的人,他总是在想一个事情:如何把这一些纷繁的病,变成同一个背景下的基础问题。

简单说,中医或中国文化里的「天人合一观」,产生了对身体出现的所有疾病的一个假设——你的身体偏离了它的自性,偏离了它本来的样子。

该拉的时候没拉出来,不该拉的时候拉了出来;你以为是一个屁,结果是泡屎;你以为是泡屎,结果只不过是一个屁。

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什么呢?

当中国文化用「偏性」来看待一切疾病的时候,它的方法就变得很简单了:用另外一种偏性把它综合回来,达到了一种中道,就是平衡态。


中道的本质

但达到了「中道平衡」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平衡的。如果是个静止状态,它必须要往前走。

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当你在踩左边轮子的时候,车身是往左边偏一点的,但是它不会倒,因为过一会你往右边踩一点。关键是,如果这个车不往前走,你左脚、右脚是很难平衡的。

也就是说当你处在「中道」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往前冲的运动,因平衡而带来的往前冲的运动

它是一个在三维世界里的中道,中道不是一个二维的左右平衡,而是在往前走的、一炁周流之下的平衡。

这就是中医的「」。

庄子的《齐物论》为什么不叫《整物论》?「」讲的是“一样”,「齐讲的是“契合”,是你的长和他的短正好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格局。

变态的人碰到了另外一个变态的人,互相讨厌,结果他们结婚了,构成了一个还比较正常的家庭。这难道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吗?多少正常的家庭都是由“变态”的男女组成的。

在这个背景下,你再去读王小波所说的那句话:这世界最美妙的莫过于一个施虐狂碰到了一个受虐狂,彼此之间都得到了快乐,而且他们应和天道。(后面这句话是我讲的)


中药的本质

《梁品本草》为什么先要叫「」和「」?为什么要先讲「」?

整个中医中药的「」,就是用它的偏性治疗另外的偏性。

除了用草药之外,针灸是什么?是用一种伤害来治疗另外一种伤害;刮痧也是用伤害治疗伤害,用魔法降服魔法。

很多的药本身就是毒药,是药三分毒,所谓中药的副作用,这没错。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它的毒性去解决这个问题。

法家说,好人来管理坏人是天下的灾难,必须要用坏人来管理好人,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当然,这是万恶的旧社会时法家的言论。

但你认真琢磨一下,也有它的道理。

小的时候,班主任常常把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纪律委员,他可能会管得很好。如果找一个学霸来做纪律委员,可能发现他一点也管理不了。

能利用好他人优点是本能,能把他人缺点利用好的才是本事。

小梁今天作为开题想和大家分享,原来中药就是【用偏治偏】的艺术,合乎《齐物论》的「万物相契」的观念,这才是中医中药之本。

小梁也想和大家分享,有许多事情不一定就是终极真理,但是你必须要有这个意识。当你碰到许多困难的时候,请你停下来问一下自己这些困难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后面更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你把那个根本原因解决了,本立就自然会道生,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自在睡觉
睡好觉的人,运气才会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