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佑贝妈妈
先通过视频认识一下吧。
说起孩子的拖拉,很多父母都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周末明明就那么点作业,一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儿,从周五晚上拖到周六,从周六拖到周日,非要等到周日晚上,鸡飞狗跳的赶作业。
还有最让人父母们咬牙切齿的,就是寒暑假的作业。
一两个月的时间,集中拿出一两星期就可以从容搞定的作业,非要等到开学前一天晚上,一盏灯,一支笔,创造中国速度。
还有,父母看现在的孩子这么拖拉、磨蹭长大了,该怎么办呢?
上一次在我们社区举办的妈妈吐槽会上,有一位奶奶,特别焦虑,说我们家孙女干什么都好,但就是太磨蹭。
这以后工作了,多影响效率啊,这以后可怎么办呢?我和他爷爷都急得犯病了。每天都气得冒烟儿。
但其实我想说,对于心智发展,大脑发育还不完全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正常状态。
因为人性的本质就是懒惰,小孩子犯懒,对于困难的工作有畏难情绪,再正常不过。
昨天看到一个教育专家的话,也颇有些道理。他说:家长所谓的孩子拖拉,无非就是不及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到家就写作业。
孩子本来天性就有慢性子和急性子一说。对于慢性子的孩子,就算父母催、管就能改了吗?
父母可以去引导,但是不必强压,或者着急上火,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会适得其反。
而最近的一项心理学研究,直接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一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拖延症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中度拖延症的人在工作中最具有创造力。
这位心理学家,拒绝了几个学生的创业投资请求,因为他觉得他们不但对自己要做的项目充满疑惑,而且有严重的拖延症,公司开业前一天,网站还无法打开。
但之后,这几个迷迷糊糊的学生却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公司还被商业媒体评选为“全美最有创造力”的公司。
由此,这位错失财富的心理学教授,开始研究拖延症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中度拖延”的人最有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并具体分析了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无独有偶,这是我在工作中真实经历的一个事情。
那是早在2016年,我还是某日资企业的日语翻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我们单位要举办一个中日时尚论坛,中山装时装秀。
分别请了中国和日本最顶尖的时装设计师,日本人的做事风格就是凡事提前。提前一年就开始沟通服装的诸多细节。
在时装秀开始前的一周,设计师已经到达钓鱼台宾馆,召集所有模特,试服装走秀彩排好几次。所有的模特都是20岁上下,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反观咱们中国这边的设计师,直到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晚上,所有的服装都没有到位。
模特更是没有见到一个,只听说他们用的老年模特。当时我们作为主办方,也是捏了一把汗。退役好久的老年模特,能行吗?
没想到的是时装秀上,我们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大放异彩,老年模特派头十足、时尚新潮的中山装配上中老年模特绅士的造型,音乐的节奏,配合。
大家直呼太有范了。观众由衷地给他们鼓掌。连日本这位顶尖的设计师都忍不住啧啧赞叹。
而据说咱们这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就是昨天晚上刚赶制出来的。而且他的这种做事风格,不是偶然事件。
经常拖延到最后一刻。在这里我就不方便透露设计师的名字了,总之是咱们中国非常顶尖,享誉世界的服装设计大师。
总觉得孩子做什么都拖到最后一刻”,有拖延症的家长,是否感觉愉快了不少?
我其实并不想探讨拖延症有什么好处,而是希望跟大家一起发现那些“意外”:那些被我们贴上“糟糕贴纸”的行为,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相反,这些行为有其生理、心理的意义。
据说有拖延症的孩子,大多都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很多艺术大师都有拖延症。最著名的就是利奥纳多,达芬奇。
他的作品经常拖延,有的稿件一拖就是十几年,还不让人催。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许可以不要那么着急的给这些行为,甚至孩子贴上“坏”的标签,而是能慢下来思考一下。放平心态,慢慢引导。
与您共勉!
免费送书啦
亲爱的佑贝妈妈的读者们:
见字如面,展信舒颜!
我们公号的读者,都是佑贝妈妈视若珍宝的人。
这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不容易。他们接受的诱惑,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多。
而我们作为家长,比任何一代家长都更不容易。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都无可厚非。
因为爱子就要为之计长远,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渴望,从他们自身爆发出来的内驱力,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吗?
从源头去激发孩子真正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渴望。著名教育专家梅拾樱老师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力量。
我也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您。所以我会从留言区里,真正想要的家长里挑选一位,免费送出这本书,全新未开封。是我自己购买送给大家的。
呵护儿童心灵,助力儿童成长!
是我一直想做,在做的事情。哪怕能帮助到任何一位孩子和家庭都是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荣幸。
需要这本书的亲,请一定在留言里告诉我你需要哦。不然的话,我不知道哪位留言的朋友想看这本书,因为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有了,我想送给真正需要的人。
愿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培养心中有光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