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1 “我们”的故事 第三季第一场
全文约4500字,阅读约8分钟
大家好!我叫支寅芳,今年52岁,是一名餐饮连锁的品牌的运营经理人,有着三十多年的餐饮管理经验,曾经在杭州数家知名的餐饮企业担任职业经理人。去年,已过天命之年的我,开始了新的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杭州众寅】咨询公司,帮助国内的中小型连锁餐饮企业做品牌的升级服务。我在性格上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也是一个自尊心和危机感很强的人,所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参与培训并取得了公共营养师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
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尤其是爬山,在我考出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同一年。一个初夏傍晚,我去爬西湖群山。我爬山有个习惯,总是会不断地超越跑在我前面的人,可那天,有一个穿着全套运动装的身影却始终跑在我前面,我很多次想超过她,可就是没赶上。一直到了中途补给,我才有机会和她攀谈起来,这是一个88年的女孩,在阿里工作,和我一样,也是个运动爱好者。聊着聊着,我们一见如故,之后就变成了跑友,经常约了一起跑步。那一年的杭州女子马拉松赛,我们相约完成的彼此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取得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成绩。现在这姑娘已经是国内各大赛事的站台选手,在跑圈里名声不小。而我也从此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跑马。只要条件允许,现在我每周都会跑2-3次,每次跑4个多小时。目前我已经参加过的国内马拉松大型赛事有26场,其中全程42.195km马拉松19场、超级马拉松50km组一场、半程马拉松六场,全马PB最好成绩为4小时15分,累计五年的跑量近6000km。在“百日百马”接力赛活动中,我连续三年担当女主跑。现在,我还担任了有着800多名成员的公益组织“浙大户外总跑团副团长兼上城跑团团长”一职。
跑步给予我很多的力量和信心,我跑步从不听耳机,而是习惯于边跑步边思考。在途中自我对话,自我反思,自我纠偏,当工作生活中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当被人干扰的时候,当思路混沌不清的时候,我就会通过边跑步边思考来整理思绪,和调节情绪。并且从中获益。可以说我跑步前后的情绪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我是做服务行业的,从一名饭店的普通服务员到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的COO与CEO,多年的工作让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处理各类棘手事件的能力。而马拉松更赋予我坚韧的意志。我有个习惯,哪怕平时跑步随便跑跑我是不跑的,要跑就是40公里以上。而在我第一次跑完全马之后,就再也不跑半程马拉松了。因为在我看来,半程马拉松更像是一种妥协。
而且越是艰难的赛事,我的印象越深刻。2018年11月18号,我参加舟山马拉松赛途经跨海大桥,当时雨下得挺大,风力在7级以上,风大到脸吹得变形,浑身湿透的我已经完全分不清是脸上身上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只是一把又一把的抹脸。那样的画面至今回想起来还依然动容。我感觉马拉松可以帮我点亮内心深处的一抹光,而环境越恶劣,越能够激发潜力。
时间迈入2020年,在此之前,我可以说在事业上和跑步上都达到了一个小巅峰。但是猝不及防的疫情,打破了这一切。自己所属的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很多餐饮人几乎一夜之间失业,而我自己很多笔在行业内的投资也严重亏损甚至打了水漂,疫情导致很多餐饮企业被迫关闭甚至永久停业,我认识的一些举债经营的餐饮老板甚至有人跳楼自杀。眼见着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我自己也深陷迷茫、困惑、挣扎当中。6月份重新创业之后,我又要迎接身份转换和角色变化带来的压力,很多的事,要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有些项目做了半年,你可能还收不到一分钱。前期的投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回报。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
这时,国内所有的马拉松赛事也都停摆了。生活、工作的节奏被完全打乱。最痛苦的时段我曾经自我评价极低,没有了自信心和觉察力。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缓解了,我参加了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的抽签,并幸运地中了签,要知道对于大众选手,中签率只有五分之一,可是在上传体检报告时,我被吃了退票。上传报告里的心脏彩超诊断,我的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供血功能不足。退回来了之后,我心里就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了,而是一个病人了,我担心我不能再跑步了!巨大的丧失感一阵阵地涌来。而杭马急救志愿者负责人的一句话,更让我彻底跌到谷底。他告诉我,你这种情况绝对不能跑步,先停跑三个月,我顿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具丧尸。
在这样的一段很丧的阶段,来自各地的跑友们给了我很多支持与鼓励,有一天,一位安徽的跑友给我发来问候,这不禁让我回想起18年协助她跑完半马的经历。这组照片是2018年10月我陪同视障运动员在钱塘江边训练并参加2018年11月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的影像,
她叫何敏,是一位视障患者,她的眼睛只能看到微弱的光感,平时出门都要靠她的导盲犬,在生活中她有很多的不幸,但坚强的她由“黑暗跑团”辅助参加了很多场的马拉松赛。一位视障患者跑步,需要一个至少7人的团队辅助她完成。那次,她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冲过终点的时候,她不可置信地问我:“姐姐,我们的成绩真有这么好吗?”我给她了一个大大地拥抱。
大家能体会这种喜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吗?平时走路都只能摸索着前行,但是她能跑,能够感受风声划过耳际,能够感受肌肉紧张的双腿与地面撞击反馈来的冲击力。能够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而帮助她完成这一切的我们,得到的精神奖励不亚于她。
回想这些动人的场景,我当时心里想,就算我不能参赛,但我可以做志愿者呀。这样我就可以和我亲爱的跑友们继续在一起,在另一个赛道上继续延续我的奔跑。
于是,我积极地投入到跑团的志愿者服务中去。越野比赛的志愿者不仅是为运动员递茶和食物,保证运动员补给点的吃喝,为赛手打气加油,更重要的是精确的完成百千跑者的越野CP点打卡、在岔路口精确的引导,同时还要为伤者提供基本的医疗处理。志愿者最需要服务的对象不是那些大神、站台选手,而是跑到最后未被关门,仍在歇斯底里、处于奔溃边缘坚持的小白选手和带伤跑者,年长者和残障人士。无论是半夜恶劣严寒天气还是高温时节,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安抚好每一位滞后的选手,为越野选手们进行一对一的医疗按摩及心理疏导。
在志愿者队伍里,我喜欢挑选最困难的补给点服务,相对于马拉松,越野挑战赛对人的意志和体能的考验更大。108公里的越野赛,比赛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当人跑了7、8个小时间,几十公里崎岖的山路,身体和精神都会到达极限。人在极度疲倦的状态下,会退行到小孩子的状态,会边抹眼泪边说:“我太累了,我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给他按摩放松、医疗救护,还要给与他心灵上的抚慰,给他理解、鼓励,认可、打气。志愿者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被欣赏、接纳、抱持的客体,看到运动员跑不动了,我们一路负责支持补给的志愿者就挥舞双臂向他们呼喊:“你一定行的,你非常非常棒,加油。”
去年11月15日,杭州大宋108国际越野赛,我在37公里补给点做负责人。下午6点多钟,迎面跑来一位40岁左右的男运动员,跑近一看,他衣服裤子都破了,一只手和小臂以及膝盖都摔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脸上也擦伤了。现场的急救人员就一边给他清理伤口包扎,一边劝退他,觉得他应该弃赛。但我没有那么做,因为我理解,作为一名跑者,如果在这一刻放弃,巨大的挫败感会在他心里住很久,甚至于留下终身的遗憾,因为他们是在用生命奔跑。于是,我一边抚慰他,一边给他加油。我相信,凡能去参加55公里以上越野赛的人都不是凡人,他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当这位选手站起来重新上路并朝我们微笑地挥手,我眼中也泛起了泪花。
很多越野赛的志愿者也鼓舞着我。其中比赛中野外的指路人,是最辛苦的,他们要探路、指路、做好移动向导乃至应急救助,在我们跑团里有一位75岁的退休男老师,他每次都自己带三餐饭的补给,自己越野探路,全程16个小时以上不停歇地为选手们服务。非常地令人感动。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心态也逐渐得到了调整,开始降低配速训练,并且增加核心力量训练。之后重新报名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在那之后到现在,我一共参加了5次全马的比赛,并且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在6个月的困惑期、撞墙期后,是一次次的志愿者服务给我带来了精气神,而跑步冲刺终点的高光时刻让我逐渐找回了原有的自信及对职业生涯的重新规划。“执着与坚持,对马拉松的一种敬畏”鼓舞着我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跑下去。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西安马拉松比赛,在即将跑到42.195公里终点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副至今令我动容的画面,金黄色的夕阳里,一个190多高大魁梧的身影,在终点和每一位跑过终点的选手击掌、祝贺,那是这场比赛的赛事总监。
我想,哪怕有一天我跑不动了,离开了心爱的赛道,我也会把志愿者一直坚持做下去,和所有勇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大众选手说,风里雨里,我在终点等你!
如果在场的朋友,也希望快乐的奔跑,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我们”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