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中国伦理在线关注我哦~
在这里,与伦理学爱好者在一起~
序《尼各马可伦理学》李涛译本
李秋零
李涛博士翻译了《尼各马可伦理学》,邀请我作个序。我既不是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也不是伦理学研究专家,更不懂希腊文,这部译著哪里轮得上我来置喙?于是我就婉拒了。然而,在我翻阅了这部译稿之后,我却忍不住要说几句了。
在西方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历来被视为伦理学的创始人。尽管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希腊哲学中不乏伦理学“思想”,而且“伦理学”(Ethica)这个术语也不见得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但毕竟伦理学作为学科,却是由亚里士多德奠定并做出系统阐述的。而在亚里士多德阐述其伦理学的三部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谟伦理学》、《大伦理学》)中,尤以《尼各马可伦理学》备受历代重视。各种译本、注释本、研究著作层出不穷。汉语学界亦不甘人后,除了大量的研究之外,《尼各马可伦理学》已先后有多位学者从古希腊文、英文、德文译出的苗力田译本、廖申白译本、严群译本、向达译本、邓安庆译本等不同版本,更有许多学者在自己的著述中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段落、警句、术语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翻译。在这种情况下,李涛博士的新译本意义何在?
李涛博士曾师从于余纪元先生,余纪元先生师从于苗力田先生,苗力田先生则师从于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泰斗陈康先生。这个师承序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除了在研究中重视原文原典的研读之外,还重视原文原典的翻译。他们一致认为,一方面,好的翻译必须建立在真正的研究之上,另一方面,翻译本身就是研究,甚至是研究的前提。陈康先生“能使欧美的专门学者以不通中文为恨,甚至因此欲学习中文”的抱负,毕竟是以哲学开口“说”中文,中文精确地表达哲学为前提条件的。陈康先生亲自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就是哲学“说”中文的一个典型代表。苗力田先生更是陈康先生的这种抱负的身体力行者。他甚至主张,要让哲学家自己用中文讲述自己的哲学。一部哲学经典的优秀译本,远胜于一部研究专著的价值。在种种社会历史原因耗费了他的青壮年的情况下,他在耄耋之年重拾古希腊哲学专业,招收研究生,亲自讲授古希腊语,并亲率弟子们翻译出《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全集》,在实战中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研究人才。余纪元先生就是这批人才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参与了《古希腊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编译,而且参与主编了《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为哲学翻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在他的大量研究专著中,他更是精雕细琢地翻译介绍了大量西方哲学家的名篇名句。在这种师承传统的熏陶下,李涛博士重译《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壮举也就可以理解了。
重译名著,是一件吃力不见得讨好的事情。一方面,重译者必须面对前人译本已经被学界接受、甚至“约定俗成”的事实,面对学界前辈的威望;另一方面,前人的译本宛如“巨人的肩膀”,重译者必须看得“更远”,方能不辜负攀上“巨人肩膀”的努力。李涛博士在重译《尼各马可伦理学》时,显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大量术语,他在注释中不惜笔墨地罗列了前人的译法,与他自己所采用的译法对比,可以看出这里不是在标新立异,而是匠心独运。同时,李涛博士站在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以及国内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宏观角度,旁征博引,使得他的重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置换的“翻译”,而是倾注了多年心血的真正“研究”。
行文至此,也不得不表示一点小小的遗憾。李涛博士在列举前人译法的同时,并未与自己所采用的译法做出对比,说明自己新颖译法的理由,而是把这项工作留给了读者。这显然不是李涛博士力所未逮,那么,这是为了节省篇幅,还是作为学界后辈的谦虚?所幸李涛博士曾言,欲将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专题论文研究将来结集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学》出版,我们就期待这一工作的真正完成吧。
是为序。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日于北京西山
欢迎荐稿
中国伦理在线欢迎各位作者向我们推荐稿件。稿件既可以是已经在期刊、报纸、网站或会议发表的文章,也可以是专为中国伦理在线原创的文章。
根据稿件类型,需注意:
1、学术类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力求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时评类文章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尽量代入伦理学及相关哲学学科视角。
3、推荐他人文章需简短说明推荐理由。
4、中国伦理在线将酌情对社会影响力较大、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章进行奖励。
稿件需使用word格式,附作者或推荐人照片、简介。征稿邮箱:
zgllzx2020@163.com。
欢迎关注中国伦理在线
编辑 | 赵子千
中国伦理在线编辑部
你“在看”我吗?